劉昳伶
近年來,在就業難的背景下,創業成為大學生的新出路。這個問題,一方面是由于大學生畢業數量的不斷增長,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目前一部分的大學生素質技能與企業用人要求不相匹配。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學生創業團隊面臨的風險要素,并為解決大學生創業團隊風險提出建議,希望在某種程度上為減少大學生創業風險作出一些有效的指導。
2014年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和目標并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來鼓勵創業,更是激發了一部分創業團隊的迅速成長。但是創業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據長江晚報的數據披露顯示,全世界每年誕生的上千萬家創業企業中,3年后不復存在的比例超過90%,而能堅持到上市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其中大學生創業團隊的成員大部分來自高等院校,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外部市場風云變幻,學生本身又受到自身條件的制約,在創業團隊中屬于失敗率更高的群體,因而研究大學生創業的團隊的風險因素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創業團隊的主要構成模式
創業團隊特性。創業團隊要能夠成功組建,成員之間就會某些互補性或共同點。共同點可能基于共同的利益、興趣、目標或者從屬。正是由于這些共同點的存在,才使得人員招募和團隊組建成為可能。此外,由于生活圈子的彼此影響,大學生創業團隊很多都是自己的同學。這種現象一方面減小了團隊成員之間的代溝,有利于形成共同語言和目標。另一方面,這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一個團隊的多樣化,導致眼界受限或思考問題不全面。
創業團隊主要構成要素。創業團隊由很多要素構成,這里主要列舉最重要的四大要素。
目標。目標是方向、愿景。大學生創業團隊的目標可能是追求利潤、規模、上市、融資品牌等等,不一而足。
人員。人員實際是計劃實施的最終載體,人員所擁有的勞動力知識等要素,對創業團隊的貢獻程度具有決定性作用。
團隊成員的角色分配。每個人在創業團隊中分別承擔相應的職能和權利,從而保證創業團隊的有效溝通和高速運轉,提高企業的效率。
創業計劃,即制定創業團隊在各個階段的進度和目標,為整個創業的順利推進提供指導。
創業團隊主要組建模式。一個創業團隊的成功或失敗,很難完全復制到另一個團隊中去。總體來講,主要組建步驟如下:確定目前和愿景;制定創業計劃;招募成員,組建團隊職權劃分制定團隊的制度體系;團隊的調整融合。
大學生創業團隊的特征和常見問題
大學生創業團隊的成員缺少真實工作環境的經歷,相對更理想化。他們的年齡層普遍較小,相對來說,對可預見的目標更有信心,并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大學生在學校內學了很多理論性的知識,有著知識技術等優勢,這些有時也會幫助他們得到一些投資者的資助。大學生也具有創新精神,有挑戰傳統觀念的野心,有突破傳統模式的欲望,也有這樣去做的勇氣。另外,大學生團隊創業有利于培養他們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提高團隊合作能力,實現自身的抱負和理想,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對國家而言,大學生創業對中國夢的實現也是一份重要的力量。
同時,大學生創業團隊也面臨自身的問題和困擾。
大學生沒有相關的工作背景,很難真正接受風險的存在或者對風險給予足夠的重視。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他們往往難以做到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而他們不能準確地把握市場信息,存在嚴重的從眾現象,具有自發性和盲目性。有些大學生團隊甚至連基本的創業常識,如風險管理和法律優勢,都不太清楚。例如有些大學生團隊片面追求標新立異,卻沒有把握真正的市場需求,沒有做好市場調研,往往導致創業失敗。
大學生沒有來得及積累自己的人脈或資金。大學生創業團隊的資本往往來自于自己多年的積累及父母的支持,大學生創業團隊往往有野心沒實力,所以只有極少數敢于冒險的投資者肯與他們合作。銀行也不愿貸款給沒有經驗的大學生,而父母及自己的資金不足以支持他們走的更遠,所以有很多懷揣創業夢想的年輕人被扼殺在搖籃里。
沒有一定的管理方法。大學生創業團隊往往是以合伙的形式開始的,這種合伙模式一開始會有一定的凝聚力,后來就會出現分歧。因為這種形式沒有一個總的指揮者和管理者,容易造成誰也不服誰的尷尬現象。這種團隊是很難長久的。如成都某高校食品科學系六名研究生籌資二十萬在著名景點邊開的“六味面館”由于長時間處于無人管理和經營不佳的狀況,僅開了四個月便草草收場。
大學生創業團隊面臨的風險因素研究
近年來大學生創業團體越來越多,但是最終成活的卻寥寥無幾,觀摩成功案例,我們不難發現,優秀的大學生創業團體往往化風險為優勢,他們具有優勢互補的團隊成員,團結一致的奮斗目標和合理有序的管理機制等要素,這些正是眾多大學生創業團隊所需要的,也是大學生創業團隊面臨眾多風險因素,如果不能規避風險將會面臨解體的危機。
團隊內部人員管理不科學的風險。大學生創業團體往往是由同學,校友構成,他們因為關系好才會及組成團隊,但是,人情問題往往會讓他們不好意思互相指出對方的缺點及問題,出現管理上的漏洞。另外,大學生在投資理財,采購營銷,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實踐經驗不足,不能科學的管理好整個創業團隊,導致多數團隊半途而廢。
團體間溝通不當的風險。大學生創業團隊中創業初期的人員一般來講都是私下關系很親密的同學或朋友,他們之間溝通沒有障礙,但是,到創業中期,團隊逐漸壯大,需要更多的不同方面的優秀人才,勢必要招賢納士,而這些人才都來自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人生觀價值觀也都不同。各種方面的差異可能會造成團隊之間的溝通會逐漸變少,沒有溝通,哪里會有協作?久而久之,團隊凝聚力下降,團隊也就面臨著解體的風險。
團隊內部成員目標不一致的風險。共同的目標能保證整個創業項目方向明確,順利推進,在大學生創業團隊中至關重要。但是在創業過程中,目標可能因為薪水,理想,情感等各種因素而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團隊內部成員的目標不一致。如果矛盾雙方或多方不能及時調整的話,就會造成團隊之間的分歧不斷擴大,輕則降低效率,重則可能導致團隊解散。
團隊內部利益分配的風險。創業團隊內部利益分配是一個比較敏感卻又十分重要的問題。企業應當用有效的激勵體系來保持團隊士氣。合理的“利益補償”就顯得十分重要。大學生創業團隊由于缺乏社會經驗,缺少管理能力,沒有一套系統完善的利益分配標準。創業期間會有人員有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心理,從而導致團隊內部出現利益分歧,團隊凝聚力下降,最終造成團隊解散。
研究啟示
大學生創業團隊面臨的風險主要有團隊內部人員管理風險,溝通不當風險,成員目標不一致風險及利益分配風險等。如果能夠有效處理好這些可預見的風險,就可能將風險轉化為優勢。大學生創業團隊從提高自身素質開始,多閱讀管理類書籍,掌握團隊管理的方法,增強管理能力,加強團隊內部溝通,建立起信息交流及反饋平臺,保證團隊成員之間的高效溝通,建立健全團隊內部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切實保證團隊內部成員的多數利益。這些方式固然不能完全消滅風險,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
大學生團體創業無疑是在就業形勢嚴峻情況下的一條可行的道路,但大學生團體創業仍面臨著一系列的風險及挑戰。大學生不能盲目創業,在選擇創業之前要做好調查研究,在有能力規避風險的前提下創業,以達到最初的創業目標,提高大學生創業團隊的創業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