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輝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北流中學)
摘 要:對于高中物理、化學、生物的教學而言,實驗是教學的靈魂,是學生探究知識來源的重要途徑,但是當前在實驗教學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今天就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困境以及解決措施做一下探討,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困境;措施
一、當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困境
1.一部分教師依舊以演示為主
在當前物理實驗教學中依舊有一部分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時間而選擇“演示性”實驗的方式教學,也就是教師自己做一遍實驗或者是從網絡上搜集一些實驗的視頻來讓學生觀看。這種形式的教學學生只是觀看實驗的過程并沒有動手參與到實驗中,教學效率也很低。
2.實驗儀器、設備不足
學校里的很多物理實驗設備由于使用時間長,已經破損,每次實驗前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去檢驗設備。另外,學校的設備數量不足,無法保證每個學生一臺設備,畢竟學校的資源和空間都是有限的,當前無論是數量還是空間都無法滿足每個學生獨立做一次實驗。
3.實驗過程過分依賴教材
很多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因為擔心學生不能得到最終的結果而要求學生一步一步按照教材上的步驟來操作,這樣的形式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無異,學生根本無法在實驗過程中開動大腦,只是按照別人的步驟一步一步操作而已,這種形式的教學效率也很低。
二、解決實驗困境的措施研究
當前情況下,教師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解決實驗教學的困境呢?
1.切實開展實驗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實驗教學的意義在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去探究知識的來源,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并借此提升教學的效率。如果教師一味選擇演示實驗的話,學生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實驗中,教學效率自然很難提升。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演示一遍,學生無法參與到親自測量的過程中,更不用說去確定勻變速運動的規律,但是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操作,給學生提供打點計時器、紙帶以及測量工具,去計算運動的規律,那么不僅教學效率能夠有所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得到增強。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講,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參與到實驗過程中,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究,這樣教學的效果才會更好。
2.合作實驗,引導學生共同探究
面對當前實驗設備以及空間不足的情況,并且考慮一些物理實驗過程相對復雜,如果學生自己來完成可能會有困難,但是如果讓學生成立合作小組一起進行操作的話,不僅可以節省時間而且也能提高效率。基于此,教師可以采取合作實驗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立合作小組來進行實驗。準確來說,就是讓學生四五個人分成一小組,共用一套實驗設備并合理分工共同操作。在進行動量守恒定律的驗證實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成立合作小組并確定哪個學生負責測量小球的直徑,哪位學生負責用圓規來確定小球落地點的平均位置等,這樣既能保證每個成員都參與到實驗中,同時也能實現互助式教學,提升教學效率。教師要想利用合作實驗來提升教學效率,一定要遵循幾個原則:首先,分組要合理,每個小組內既要有物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也要有“學困生”,保證小組內的成員能夠互相促進、共同提升;其次,要引導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不能整個實驗都是一個學生在操作,而其他學生都在觀察,這樣其他學生的探究能力很難得到提升。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分組實驗的教學形式,但是一定要遵循分組實驗的原則。
3.適當脫離教材,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當前實驗教學過分依賴教材,導致學生全部按照教材給出的步驟來操作實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適當脫離教材。教師可以開展這樣的教學形式:實驗之前讓學生先根據教材進行預習,預習結束后教師讓學生自己去說每一步應該如何操作以及這樣操作的原因等等,這種形式注重的是學生獨立思考與探究能力。另外,教師也要注重學生的評價、分析能力,學生的實驗如果最終成功了,那么就要去總結成功的經驗,以及每一步操作的注意事項以供其他學生參考;如果學生實驗失敗了,就要找出失敗的原因并與教材進行對照,看有無疏漏。這種實驗的方式更加注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教材置于一個“參考”的位置,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斯金納認為,教育其實就是在塑造能力,塑造不久的將來對個人或他人有利的能力,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就是在塑造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維意識,因此實驗的教學很重要。今天我們就當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困境以及改進措施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相信實驗教學的質量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黃新安.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困境的原因分析及對策探討[J].新教育,2015.
[2]金啟英.高中物理教學困難的成因及對策[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