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桃
(甘肅省蘭州西北中學)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國家逐漸加大了對信息技術學習的重視程度。相應的,各個高中學校都加大了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力度,可以說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效果仍舊不夠理想,如何切實的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的有效性成為了需要我們一線教師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標。而分層教學法作為新課改背景下誕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有助于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對此問題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分析和研究。旨在將分層教學切實的落實到高中信息技術的實踐教學中去,并使得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育教學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績。
關鍵詞:分層教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從幾個基本點著手來確保其落到實處,并實現價值最大化,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一、合理分配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學生進行合理分配、分層是確保分層教學得以有效實施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教師一定要做好對學生的分層工作。首先,對于分層指標的選擇一定要全面、科學、有效,而且要贏得學生的同意,切記因為分層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其次,分層過程中要采用不一樣的方法,可以是通過階段測驗將不同分數段的成員分成不同層次,可以是教師提前把要求說好,通過學生報名來實現自主分層;此外,對學生進行動態的分層,也就是說,對學生分層之后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學生的變化和學習需求與要求的變化要及時改變分層小組,以提高分層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二、分層教學目標,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教學目標的分層一定要根據學生所處的不同層次,結合學生的能力、特點和實際需求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確保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達到“夠一夠就能夠提高”的學習效果,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其學習的欲望和主動性。例如,學習“網絡數據庫的信息檢索”相關內容時,對于低層次的學生來說,就將學生能夠利用一個數據庫按照教材的步驟來搜索相關的內容定為教學目標;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來說,就將教學目標定位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利用多個數據庫來搜索同一內容并比較搜索的結果定為教學目標;對于高等層次的A層學生來說,可以將教學目標定位在此基礎上,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從多個數據庫搜索內容,并整合相關內容,真正對自己各科的學習有所幫助。
三、分層教學,確保學生個性的發揮
教師在對學生合理分層,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之后,最關鍵的環節就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開展分層教學。而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從以下幾個基本點著手:一是明確分層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縮小層次差距,以促進信息技術課堂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對于能力比較弱的學生不僅要加大對其的輔導程度,而且還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其產生超越上一層次的信念和信心;二是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學習“動畫制作”的相關內容時,對于中低層次的學生就可以將教學重點放在動畫的制作方法上,只要其能夠畫出簡單的動畫就可以。而對于高層次的學生來說,就可以將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其畫出完整的、能夠表達自己思想的動畫作品,最好能夠反映出一定的人文色彩,以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四、分層評價,提高評價的有效性
分層評價就是說教師在實際評價的過程中一定要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去評價,并給予學生一個透明、開放的評價平臺,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對于低層次的學生,學會基礎的理論知識,完成基礎的操作就是好樣的;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能夠在此基礎上做得更認真、速度更快、準確率更好就是好樣的;對于高層次的學生,能夠在此基礎上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創新意思,有自己的思維體系就是好樣的。以此來增加不同層次學生的信心,從而使更多學生愿意主動學習和研究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例如,學習“信息技術與社會”的相關內容時,對A層次的評價標準可以是利用信息技術來制定出簡單的某個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對于B層同學的評價標準可以是能夠利用信息技術來查閱相關資料,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C層同學來說評價標準可以是讓其利用信息技術能夠進一步認識社會的某些事件。
總的來說,將分層教學法落實到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分層指標的確定要科學、合理、全面,在促進優異學生學習的同時,也要帶動較弱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有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平臺和機會。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工作取得更好成績,學生也能夠實現更好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徐健.分層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開心(素質教育),2016(12).
[2]郭麗.漫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運用策略[J].文理導航,2016(1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