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蘭
(福建省南平市建甌芝華中學)
摘 要:情感教學是現階段英語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挖掘情感內容,融入情感,教師用自己情感化的語言、表情、動作幫助學生學習,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成績。探討高中英語情感教學的基本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情感教學;英語教學
將情感運用到英語教學的課堂中,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現如今,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提高英語教學方面著重從情感方面入手,不僅使教師和學生之間樹立起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更重要的是成績有了顯著提高,學生學到了知識。除了讓學生獲得幫助之外,對于教師而言,也改善了傳統的教師為尊的教學方式,重新審視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師生平等的關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挖掘情感內容,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英語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特別是需要學生和老師的默契配合,從而建立一種比較理想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更加有助于學生的教學工作。
例如,教師在講新單詞“dress”的時候,為了方便學生更好地使用這個單詞,教師就針對班級女孩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 “How many dresses do you have?Do you like it?”(你有幾條裙子?你喜歡他們嗎?)教師萬萬沒想到的是女孩站起來半天沒有說話,教師以為是學生不理解,又重復了一遍問題的意思,沒想到女孩紅著臉,支支吾吾半天沒有回答。正在老師感到奇怪的時候,教室后邊有一個男孩突然站起來說:他是個“男人婆”,從來不穿裙子。當時女孩也非常尷尬。
如果這個時候,教師對剛才發生的事情不管不顧讓女孩坐下,那么這個女孩肯定會非常傷心,甚至會厭惡英語。但是如果教師就此訓斥男孩,那么也會引起男孩的不滿。但是,如果教師這樣講,“Oh,its nothing. I am the same with you. I dont like dress either. So I dont have any dresses.”(哦,那沒什么,老師也和你一樣,也不喜歡穿裙子,我也沒有裙子。)那么剛才的男孩肯定就會不好意思,也不會再搗亂,那么這個女孩也能平靜下來,原來老師也和自己一樣。在以后的課程教學當中學生也會順其自然地尊重老師,和老師構建非常好的師生關系,推進課程的有序進行,而且還能幫助女孩重拾自信,讓她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
習中。
二、轉化師生角色,樹立學生信心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正確認識自己的作用。教師不僅要傳播知識,還是課堂的引導者和鼓勵者,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在課堂角色中的轉化。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以靈活的方式教學,例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和學生之間互換角色,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給學生提供學習資料,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充當教師,講課給全班同學聽,同時教師也可以自己充當學生,認真傾聽,分析學生對于知識的把控。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學習提供建議,讓學生取得進步,對英語感興趣。通過有效的交流發揮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獲得學習的信心,變“要我學習”為“我要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肯定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表揚,但與此同時,學生要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因為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只有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學生的學習成績才能不斷提高,才能得到教師的肯定,同時也使學生不斷地自我肯定,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融入情感因素,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1.善于用語言表達教學內容情感
語言是最能直接表達情感的工具,當我們對某一事物感興趣的時候,就會帶著喜歡、喜愛的語氣去講話。但是當我們不喜歡這件事物的時候往往在話語中就會表現出不滿,甚至是抱怨。因此,語言是表達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我們可以通過語言感知一個人的喜怒哀樂,通過語言了解身邊的人情是非。
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中,往往會涉及很多的語法知識,還有閱讀理解和長篇大論的課文都需要識記,對于那些對英語沒有興趣的學生來說比較困難。往往越是不理解的知識越不想學習,這就導致了惡性循環,陷入了學習英語的死胡同,把自己卡殼在英語成績低分中,不管后期如何復習都是低分的狀況。追根溯源,最根本的問題在于教學過程中缺乏教學技巧,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出現了問題。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只顧自己講,但是對于學生來講還是陷在英語學習的死胡同當中,這就需要教師善于分析問題的根本之處,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
在高中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就非常重要。教師在講課的時候,自己的口頭語言一定要經過自己的加工提煉,選擇一個優美的詞語來提高英語課堂的審美性。教師在讀的時候也要善于運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富有感染力以及幽默的語言配合多種句型,用輕重緩急的語言節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2.善于用表情傳遞教學內容情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使用言語教學的方法,還要配合非言語的表情。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是面部表情中最生動、最富有感情的表現部位。因此,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也要與學生進行眼神的交流。例如,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做小動作,沒有認真聽課,教師為了保證課堂秩序可以用眼神提醒學生認真聽課,同時也能讓學生多了解知識,保證每一位學生學習成績跟得上。學生在課上表現好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用眼神給學生以鼓勵的暗示,給學生精神上的滿足感。
課堂表情傳達的方式還有很多:面部表情的微笑、嚴厲都能很好地傳達給學生教師情緒的轉化,通過表情表達出對于這節課程的滿意程度,也可以反映學生對于課程的接收程度。
總之,表情方面的作用在教學中的作用逐漸凸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漸認識到情感、意志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學生智力方面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強調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刻苦勤奮的學習態度,不僅要學會學習,而且要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3.仔細挖掘教學內容的隱性情感
教師的隱形情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表達出來,肢體的動作、情緒的變化等,但是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和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多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
高中英語教學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鼓勵學生多讀、多聽、多寫,特別是英語學習比較差的學生。教師也可以多要求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多回答問題。例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話題,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學習。用自己的話語表達出來,這樣來培養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表達能力。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學生在發言的時候其他學生也會專心聽,這樣也達到了糾正學生發音錯誤和提高聽力的能力效果。
文章通過對高中英語相關情感理論的研究和學習,結合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對現階段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建設性意見,為我國高中英語課程開展情感性教學提供了基本策略,這些策略可以為高中英語老師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英語教師教學理論的提升、教學方式的改進,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1]李月娥,梁惠萍.新課改下的高中英語情感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9(34):48-49.
[2]宗媛媛.淺談將情感教育融入高中英語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1-2.
[3]李瑋林. 高中英語情感教學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2011(4):82.
[4]令狐昌華.探究高中英語情感教學方法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8(20):18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