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城陽第一高級中學)
摘 要:陜北黃土高原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特色的描寫,黃土地特有的自然災害,承包責任制的實行,農業學大寨等方面的描寫都散發出濃濃的鄉土氣息。同時,少安、少平個人的發展經歷,少安和田潤葉的愛情,對田福堂和孫玉亭的刻畫及作者現實主義手法的運用都向人們展示了《平凡的世界》是一卷農村的社會風俗畫。
關鍵詞:黃土高原;《平凡的世界》;社會風俗畫
環境的獨特常常造就文學的奇葩,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就是一部對當時中國農村生活進行深刻描寫的作品。由于黃土高原農村的獨特環境和作者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作品蘊含著作者對人生命運進行的深刻反思。照作者所說,他唱了一首嚴肅的鄉村牧歌。然而,嚴酷之中見真情,這同時又是一首對新生活的贊歌,傾注了作者對命運的抗爭和對黃土地的熱愛。
我們的作者,站在黃土高原上,從小社會、雙水村、石圪節及整個陜北黃土地的旋轉變幻來透視大社會,體現大時代的旋轉變幻。他寫的幾家幾戶幾個小人物,隱現的是當時黃土地上千千萬萬的人;他寫的是兒女情長、農民創業還有當時的政治運動等瑣碎的農村小事,但這一切都顯示了作者在鄉土文學方面很強的功力和不凡的魄力。
這部作品中,首先吸引我們的是作者手中那只散發著濃厚的泥土氣息的風俗畫筆。黃土地所特有的地理環境,使作者在小說中推出多少聲色并作的風俗畫面:一百多萬年地殼變化所造就的連綿不斷的黃土高原;那生機勃勃長滿農民希望的山洼;顯示農民力量杰作的廟坪山;還有那山脈腹地里悠揚的陜北民歌……都令人向往,引人遐思。當一年一度打紅棗的日子到來時,雙水村人沉浸在一片無比歡樂和熱鬧的氣氛中,更顯示出民風的純樸。
然而作者并不孤立地寫風俗,更不靠古舊的奇風異俗來招徠讀者,作者所寫的農村風俗畫是流動的,滲透著豐富的政治內容,并從中透露出黃土高原的時代信息。當黃土地特有的嚴重旱災威脅到人們的生存時,農民“政治家”田福堂、孫玉亭及整個雙水村的人民顯出小農的狹隘性。田福堂為了保全自己的政治地位,提高在群眾和公社干群心中的威信,孫玉亭為展現自己的政治才能,雙水人為了自己的莊稼,他們決定到東拉河上游去毀壩偷水,并且準備械斗。然而適得其反,由于壩口開得太大,水像山洪暴發一樣一瀉而下,地沒澆成,反倒沖毀了雙水村,沖走了社員俊斌。公社下來追究責任,田福堂病倒在家,副書記只好在廣播里檢討他們損人利己的不法行為。
由于長篇的發展,作者要用較大篇幅推出生活在一定歷史背景、一定地域條件中互相以各種關系組成社會全景觀的人物,對他筆下的主要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組成進行精微細致的剖析。孫少平是作者傾力塑造的一個人物形象,他生于黃土地,身上不可避免地有舊式農民的素質;但他求學于原西高中,在怎樣做人的標準,如何處理周圍關系,衡量事物的尺度方面都出現和他父親不同的取向。他貧困自尊,學習和勞動都好,與共同生長于黃土地但家庭出身不好的郝紅梅互相愛憐。可能由于窮怕了的思想使郝紅梅變得過于勢力,使她與家庭優越的顧養民戀愛,但孫少平并沒有因此而痛恨郝紅梅。恰恰相反,善良、忠厚老實的本質使他在郝紅梅偷手帕事件中挺身而出,幫助處理好這件事,保住了她的名譽。
作為雙水村的兩位領導田福堂和孫玉亭,他們在這幅畫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田福堂精明的算計、陰狠的居心、莊重的舉止和濃重的私心,引發起這個農村能人心靈里閃閃爍爍的思緒;他可以不顧一切地去謀取個人的私利,他的黨性在這方黃土地上完全被淹沒。孫玉亭“革命”的喧嚷、行動的猥瑣、出奇的虛榮和生活的羞澀,引發起這個農村“革命”者心地里飄忽不定的念頭。如此這般,都滲透著黃土地特定環境的色彩,那確實是一個美與丑、善與惡、正義與邪惡糾纏在一起的地方,也確實是普通人在命運顛簸中苦苦掙扎的地方。在他們身上既有歷史行進的影子,又有環境賦予的畸形。一場波及整個中國的動亂,在這偏僻的山村,在這最底層的人民中間,擾動起那么多思緒,而這些思緒又無不和那里的環境息息相通,這也許正是這部長篇巨作雖然只是樸樸實實地寫,沒有在技法上做更多的變幻,甚至有些章節顯得紆緩、板滯卻富有魅力的根本原因。
這部作品的人物很多,但作者安排得有條不紊,雜而不亂。他能夠在矛盾的漩渦中寫人,在風俗畫中寫人,在黑與白的對比中寫人。他把身份、地位、個性、氣質迥然不同的人物,放到共同的環境中加以描寫,觀察他們的反應,同時使人物個性躍然紙上,也使得這卷農村的風俗畫有了靈性。
參考文獻:
[1]蔡葵,韓瑞亭.長篇的輝煌[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4.
[2]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室當代作家論[M].作家出版社,1986.
[3]路遙.平凡的世界[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
[4]古華.芙蓉鎮[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5]周立波.暴風驟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楊洪兵(1979—)男,山東青島青度市人,就職于青島市城陽第一高級中學,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語文。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