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
(山西省臨汾市浮山縣第三中學)
一、活動背景
語文教學中困擾老師和同學們的首要教學任務,依然是“寫作”。經過一年半的日記隨筆及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的訓練,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從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并積累了一定的寫作方法,能嘗試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擁有自己寶貴的生活經驗與情感體驗,可以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作文教學可以向“精細化”邁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七到九年級學生寫作要求:“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我們在教學中發現這一要求恰恰是學生很為難的地方。針對學生反饋的種種情況,我們語文組就將開學初的第一次大作文課擬定為《今年春天我很_____》,要求學生多角度觀察開春以來的學習、生活及環境氛圍,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挖掘典型的事例,捕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真切體驗,確立文章的主題及行文線索,再獨立完成寫作。而我們再針對學生習作中出現的一些棘手的、處理不當的寫作現象進行具體批改指導。
二、實施過程
1.導入
“當年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才著就《紅樓夢》。”好的作品永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要經過打磨,要經過時間的考驗。
2.教師進行習作總結點評
(1)回顧本次作文題目及要求。板書:《今年春天我很_______》
(2)師點評:
本次習作多數同學都能緊緊圍繞文章確定的情感線索來組織材料,努力挖掘在特定時節——今年春天的動人情感,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清新秀麗、推陳出新的文字,讀起來感覺很是新奇。這次作文暴露的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很多同學寫作很隨意,不管結構是否完整,隨時隨地開頭或結尾。有的文章各部分間銜接過渡太突然。那么,怎樣的文章才能算得上好文章呢?
3.出示優秀作文的標準
(1)精彩的文章標題。(2)精妙的文章構思。
(3)精巧的文章角度。(4)精當的材料處理。
(5)精要的開頭結尾。(6)精美的文章語言。
三、榜上有名
1.品最佳,找亮點
同學們認真聆聽“最佳寫作者”許盈、卜衛婷、孫嫣然三位學生談構思并朗讀作文,點評文章的亮點,尋找寫作的訣竅。
師指導:同學們在處理詳略的問題上,容易犯兩種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寫、濫寫;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寫,或不寫。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寫,反之則少寫,或不寫。其實,最能直接地、具體生動地表現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詳寫;同表現中心意思有些聯系,完全不寫就會對主要方面有影響的,就要略寫。
2.小試牛刀改作文
出示“潛力作品”梁永行的《今年春天我很迷茫》,大家幫助他銜接上下文。同時,師備下水文,示范指導。
師指導:寫作要注意上下文的銜接,越到起伏處,越要讓事情的發展、情緒的變化合乎情理。要讓作文有真情實感,有生活的基礎,這樣才能吸引讀者、打動讀者。還要注意上下文的景物描寫,要呼應得上。
3.打造“鳳頭豹尾”
投影出示陳昊男、邢文博、衛豐婕的“最佳開篇和結尾作品”,同學們議一議好在哪里。
師點撥:“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開頭能一下子就打動讀者的心。結尾時筆法要簡潔、明快、干脆利落,猶如豹尾勁掃,響亮有力,給讀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投影出示“最具潛力作品”陳扉揚的《今年春天我很憂愁》,同學們為這則文章修改開頭和結尾。
四、布置作業——升格作文
1.修改自己的作文。
2.同桌互評,為對方提出至少一條修改建議。
五、收獲與反思
1.作文課別貪多求全,一次寫作一個訓練目標,一步一步地走,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地踩下去,學生的寫作基礎一定會夯實。
2.“好文不厭百回改”,一定要讓學生在修改中找到完善習作的好方法,于實踐中提高寫作水平,實現知識向能力的有效轉化。
3.作文教學不要高高在上地給學生一些空泛的理論,要蹲下身來,解決學生所需、所急的困惑,給學生“我們一起”的信念與支撐。
4.多鼓勵學生提出更切實的好的修改意見。教師個人業務能力也要“水漲船高”,一定要給予學生可操作的修改意見,要讓學生在修改中找回信心。
六、改進與設想
1.作文教學要在七年級就進行部署,結合教材上的編排內容及新課程標準關于初中寫作的具體要求,有計劃地實施,形成三年一貫制的作文教學體系。
2.語文教研工作在年級備課組互動的基礎上,每學期很有必要進行三個年級教師的聯合教研,及時了解學情,及時更新教學思路,掌握教學動態。
3.寫作與閱讀是合二為一的。學生的好多情感體驗來自于優秀文學作品的熏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要想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閱讀。閱讀課的開設是必要的。注重學生的獨特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由內而外地散發書香氣息。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