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群,陳啟優,林妙山
(1.海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海口 570228;2.海南省職業技術學院,海口 570216)
海南省公路客運滾動發班運輸組織管理模式分析
林旭群1,陳啟優2,林妙山1
(1.海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海口 570228;2.海南省職業技術學院,海口 570216)
道路客運班車滾動發班模式唯海南省所獨有,這種模式涉及道路客運行業發展規律問題,涉及行業市場結構調整與優化問題,涉及行業管理與行業自律問題,涉及行業內相關企業經營與發展問題。經過十多年的實踐與發展,有必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其進行系統總結、分析并予以優化創新,使之能持久性地成為海南省道路班車客運發展的主旋律和主要的發展模式之一。海南省面對建設“國際旅游島”和不斷增加的旅客運輸需求,要提高道路客運班車的競爭力,全面提高海南省道路客運服務質量,需要從滾動發班的資源優化配置、體制機制等制度安排、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分析。
客運運輸;滾動發班;組織管理
隨著海南省城際間輕軌交通建設和運營所帶來的客運市場競爭的加劇,同時,“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公交一體化”政策的逐步實施,面對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和不斷增加的旅客運輸需求,如何提高道路客運班車的競爭力,使滾動發班模式更貼近現實,更好地服務經營者和滿足公眾出行的需要,需要從滾動發班的資源優化配置、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稽查工作的跟進、利益分配機制的優化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進行系統分析。
“滾動發班”日常管理主要抓好了五個原則,即“車型分類、班次共保、循環發班、營收共享、優質服務”。
車型分類。將參與滾動發班的客運班車按照車輛技術等級、配置條件和當地實際情況分為三種類型:一類車型(豪華空調車)、二類車型(普通空調車)、三類車型(普通非空調車)。車型分類可以滿足不同旅客對車輛檔次的需求。管理機構利用車型需求比例,在進行運力調配、車輛更新時通盤考慮,避免出現某類車型(如豪華車)過剩,而另一類車型(如普通非空調車)又不足的問題。
班次共保。將同一線路經營業主的全部班次集中起來,根據客源情況和市場變化來確定和調整該線路的日發總班次數量,并按照各自原有班次比例均衡分配。
循環發班。同一線路的車輛分類后,按照抽簽原則給同一類型的每輛車編定序號,按客源流時排好日發班次和發班時間,再按照編定的序號順序讓同線路、同類型的車輛輪流循環發班。同線路、同類型車的發班次數、發班時機都是均等的,體現“滾動發班”公開、公平、公正的特點。
營收共享。將同一條線路滾動發班車輛的全部營業收入(票款)集中到同一指定賬戶,由滾動發班業務管理機構(結算中心)根據不同車型的票價、座位差異按統一標準進行統一結算,公平分配票款。
優質服務。滾動發班經營業主通過共同簽署自律公約,實行客運服務質量公約化、標準化,倡導優質服務,并對違反滾動發班自律公約或服務質量管理標準的,按相應條款進行處罰,保證服務質量。
海南省道路客運滾動發班模式以“車型分類、班次共保、滾動發班、營收共享、優質服務”為原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組織、管理下,由運政、車站和經營車方共同配合,運用運政管理與企業行業自律相結合的方式,將車型分類,按照有序的班次發班,在提升服務水平的基礎上規范客運市場秩序,促進有效競爭的形成。在“滾動發班”模式的要求下,構建設置符合道路客運市場發展需求的“滾動發班”管理機構(見下頁圖1),由省交通主管部門和各市縣交通管理部門組成“滾動發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度的建立和整體工作的指導、協調;成立“滾動發班”工作委員會,具體負責“滾動發班”的客運業務管理、服務和相關工作的執行,工作委員會內細化成立辦事處、秘書處及結算中心等相應的履行自身的工作職責。
為有序推進“滾動發班”業務的正常開展,及時溝通,各方聯系,由參營方客運企業自律成立了“海南高速公路客運滾動發班工作委員會”,全面負責“滾動發班”工作。2002年5月,注冊成立了“海南省道路班車旅客運輸協會”,由12家理事單位組成,具體負責全海南省道路客運班車實行“滾動發班”的業務管理工作。2008年3月,經主管部門批準,在原海南省道路班車旅客運輸協會、海南省旅游汽車協會的基礎上整合改制成立了海南省道路運輸協會。海南省道路運輸協會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組織,負責全省參與班線客運“滾動發班”所有線路和所有客車協調管理工作。

圖1 海南省道路客運滾動發班管理機構設置圖
海南省道路運輸協會始終以“促進道路運輸行業發展”為原則,以“雙向服務”為宗旨,為政府服務,為社會服務,為企業服務;在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和民主協商、實事求是的原則基礎上,宣傳貫徹執行國家有關道路運輸業的方針、政策,努力確保“滾動發班”的順利有序開展。協會設立班線車專業委員會(下設17個市縣辦事處,海口辦事處分為西站和南站辦事處)、旅游汽車專業委員會、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委員會、場(站)管理專業委員會四個分支機構。協會現有單位會員95個,專職工作人員121人,負責全省參與班線客運“滾動發班”的32條線路801輛車的協調管理工作。
1.海南省道路客運滾動發班實際運作程序。海南省道路客運滾動發班是以“車型分類、班次共保、滾動發班、營收共享、優質服務”為原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組織、管理下,由運政、車站和經營車方共同配合,運用運政管理與企業行業自律相結合的手段,真正做到“車進站、客歸點”,使參與道路客運滾動發班的車輛統一進站、統一票價、統一調度、統一配客、統一發班、統一結算的“六統一”運作管理模式。
2.海南省道路客運滾動發班模式下的應收分配關系。海南省道路客運滾動發班模式下的利益分配關系,遵循“按勞分配”的原則,由各個車站結算中心每月按照《滾動發班單車臺賬》—《滾動發班××公司單車臺賬匯總》—《滾動發班各公司營收預分配》—《滾動發班車輛×年×月技術、經濟指標及應收分配》的順序(見下頁圖2),將同一線路車輛的營業收入集中,按同一車站同一車型客車“滾動發班”取得的營收款,在扣除各項費用后(如包括為了保障“滾動發班”順利、持久開展設立的專項基金),按各個企業的車輛班次排布合理分配。
3.海南省道路客運滾動發班模式下的管理與監督機制。海南省道路客運滾動發班模式以“政府指導、企業自主、行業自律”為管理原則,先后由參營企業自律成立了“海南高速公路客運滾動發班工作委員會”,配合運政管理部門,全面負責“滾動發班”管理和監督工作;“海南省道路班車旅客運輸協會”,具體負責海南省道路客運班車滾動發班的業務管理工作。2008年經主管部門批準,在原“海南省道路班車旅客運輸協會”“海南省旅游汽車協會”的基礎上整合改制成立“海南省道路運輸協會”,自此,“海南省道路運輸協會”負責全省的道路客運滾動發班的管理、協調和監管工作。
參營企業規模差距明顯,缺乏有效競爭,所謂有效競爭是介于過度競爭與壟斷之間的,既可以發揮競爭效應,又能發揮規模經濟優勢的市場競爭格局,但是目前“滾動發班”參營企業的企業規模參差不齊,規模差距明顯,企業關停、變更問題突出,個別小企業實則“名存實亡”,12家理事單位目前2家已停業,10家單位里實際有車輛參與“滾動發班”的僅有5家,5家企業參營的份額也差別較大,這樣的企業規模格局造成市場內有效競爭缺失,市場不飽和,競爭不充分,無法形成規模經濟效應。
“滾動發班”模式缺少競爭,公平、公正問題需要考究。海南省道路客運滾動發班模式強調“車進站、客歸點”,在東線、中線和西線設計的各個市縣都設立了相應的客運站點方便旅客乘車。但是隨著客運市場的發展,目前海南省所有的客運站全部審批下放到一家企業經營管理,企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思想決定了這樣的現狀與“滾動發班”模式的“班次共保、滾動發班、營收共享”背離,站務管理缺少必要的競爭,對于進站車輛標準、車站內的站務管理,政府和協會都無權管理,參營企業無經營自主權,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競爭。

圖2 為海南省道路客運滾動發班模式的結算流程圖
城鄉一體化政策帶來了短途道路班線客運市場發展空間縮減。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思路,以此為契機,全國各個省市在交通運輸行業著力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海南省也不例外。作為一個島嶼省份,海南省的“城鄉公交一體化”更具優勢,在推進延伸各市縣公交線路的同時,海南省的班線客運市場發展空間縮減,諸多的公交線路與短距離班線客運線路重合,在此基礎上出行旅客更愿意選擇票價相對較低的公交出行。相對于政府對公交車輛的各類補貼、政策扶持,以及完善的公交基礎設施建設,短途“滾動發班”車輛實載率降低,客運量降低,直接導致部分短途“滾動發班”線路即將失敗。
海南省鐵路運輸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東、西環高速鐵路的開通運營標志著海南省的交通運輸行業進入了高速、高效發展的行列,而鐵路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又推動了海南省綜合運輸體系的構建。相對于有政策扶持、舒適、快速、客運量大、基礎設施完善的鐵路運輸,海南省運輸市場內道路運輸劣勢明顯,競爭力明顯不足。加之近年來道路交通擁堵嚴重,綠色環保意識的加強,人們的出行選擇更多考慮的是高速、節能、環保等方面,對于道路班車客運的選擇呈現出遞減的趨勢。
[1]石寶林.我國交通發展模式轉型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0.
[2]符英詩.海南島嶼經濟發展戰略研究[D].海口:海南大學,2010.
[3]魏越.海南省滾動發班利益分配模式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5.
[4]徐達文.海南省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對策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4.
[責任編輯 李曉群]
F542
A
1673-291X(2017)21-0189-03
2017-02-07
林旭群(1966-),男,廣東汕頭人,實驗師,從事電氣化研究(通訊作者:林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