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勇
(河南省安陽市中醫院,河南 安陽 455000)
澤瀉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周圍性眩暈42例
張智勇
(河南省安陽市中醫院,河南 安陽 455000)
周圍性眩暈;澤瀉湯;小半夏加茯苓湯
眩暈是臨床常見癥狀,常見于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迷路炎、頸椎病等引起的周圍性眩暈以及小腦、腦干病變等引起的中樞性眩暈。患者以自我感覺周圍環境或自身旋轉為主要表現,伴惡心嘔吐、耳鳴、心悸等癥狀。病情持續時間不等,且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筆者在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加服澤瀉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周圍性眩暈,取得顯著療效,現報道如下。
84例均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眩暈癥患者,均伴有頭暈目眩、視物旋轉、自身傾倒感、惡心、嘔吐、心悸、耳鳴等癥狀。其中男36例,女48例;發病年齡27~74歲,平均(49.45±13.74)歲;病程2.5~52.5 h,平均(15.34±12.62)h。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1]中眩暈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80歲。
排除標準:①經CT、MRI等檢查顯示有顱腦占位,小腦、腦干梗死以及腦后循環缺血或出血者;②伴惡性腫瘤、嚴重血液病等危重內科疾病者;③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婦女;④不愿意配合或有意識障礙、失語、癡呆等不能配合本次研究者。滿足以上任1項者即排除本次研究。
對照組:銀杏達莫注射液聯合鹽酸倍他司汀氯化鈉注射液治療。治療方法:銀杏達莫注射液(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2020032)20 mL,溶于250 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鹽酸倍他司汀氯化鈉注射液(江蘇遠恒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629)500 mL,靜脈滴注,每日1次。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澤瀉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處方:澤瀉20 g,白術15 g,法(清)半夏15 g,生姜20 g,茯苓20 g。熱證用清半夏,寒證用法半夏。
兩組均治療7 d為1個療程,在治療3 d和7 d時分別進行療效評價。
1.療效標準[1]。痊愈:眩暈等癥狀消失;顯效:眩暈等癥狀明顯減輕,頭微有昏沉,或頭暈目眩輕微,但不伴有自身及視物的旋轉、晃動感,可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頭昏或眩暈減輕,僅伴有輕微的自身或視物的旋轉、晃動感,雖能堅持工作,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響;無效:頭昏沉及眩暈等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
2.結果
(1)治療3 d后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9%,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2%。治療組痊愈率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3 d后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治療7 d后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0%。治療組痊愈率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7 d后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眩暈的病因很多,涉及多學科、多系統,其病理基礎雖不完全明確,但多因循環障礙、迷路積水等影響前庭神經功能所致[2]。因此除針對高血壓、頸椎病、高血脂等基礎病因治療外,對癥治療,盡快改善患者癥狀是治療關鍵。目前常規治療以改善循環,減輕迷路積水為主[3]。歷代醫家對眩暈發病機制多從風、火、痰、瘀、虛立論。《丹溪心法·頭眩》有“無痰不作眩”的主張,提出“治痰為先”的方法。《濟生方》提出“胖人停飲而眩”。《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中有“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又“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認為本病由于水飲停留或飲食不節,脾虛運化無力,水津失于輸布,聚濕生痰;或肝經火熱,灼傷津液凝煉成痰;或腎中陽氣不足,水液氣化不利等,終致痰飲阻遏氣機,氣機升降失調,清陽不升,濁氣不降。痰濕蒙蔽清竅,腦髓失養,故頭暈,胃氣上逆,故嘔吐,若痰擾心神亦可心悸。所以眩暈病機與痰飲密不可分,治療應重視祛痰除飲。痰飲除,樞機復,則清陽自生,濁陰下降,則頭暈、嘔吐等癥狀可解。
方中澤瀉性味甘寒,利水消飲,直中病機,使水飲從小便出;白術苦溫,入脾胃經,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為治飲之要藥;生姜溫中降逆止嘔,為止嘔之圣藥。澤瀉配白術,一補一瀉,既祛痰飲以治標,又可健脾益腎以治本,使脾胃健運,升清降濁,氣機調暢。半夏與生姜相合,體現了“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被譽為止嘔組方。茯苓甘淡平,健脾利濕,且可寧心安神,既增加了利濕化痰之力,又使水火下行,悸眩可止。現代醫學研究,澤瀉具有明顯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減輕膜迷路積水等作用[4],對大鼠有明顯的血管擴張作用和利尿作用[5]。白術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利水消腫等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常規西藥結合澤瀉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周圍性眩暈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1]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2]甘立森,陳北森.眩暈癥的病因分析與治療進展[J].光明中醫,2014,29(2):418-419.
[3]關秀萍.國人眩暈癥的病因及治療綜合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5,25(8):755.
[4]胡雪峰,成忠煌,王松迪,等.澤瀉湯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1,22(9):2073-2074.
[5]尹仁杰,吳繼洲.澤瀉的研究進展[J].醫藥導報,2003,22(5):295-296.
敬告讀者
本刊不斷收到讀者來信講述治療疑難病的家傳秘方和民間驗方,雖未整理但有一些很珍貴。為此我刊將開辟“讀者來信”欄目,提供交流平臺,可尋醫問藥,亦可答疑獻方。投稿郵箱:zgmjlf@163.com,請標注“讀者來信”字樣。
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