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阿民 李 爽 霍桂榮 呼 春
(1.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蒙醫中醫醫院,內蒙古包頭014000 2.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醫院)
蒙醫傳統療法結合康復治療腦血管病偏癱138例臨床觀察
包阿民1李 爽2霍桂榮1呼 春1
(1.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蒙醫中醫醫院,內蒙古包頭014000 2.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醫院)
腦血管病;偏癱;康復治療;蒙醫
筆者應用蒙醫傳統療法和現代康復技術、針灸理療對腦血管病偏癱恢復期患者進行康復治療,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單純用蒙藥和針灸按摩治療,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通遼市醫院康復科和2013年3月-2015年3月包頭市蒙醫中醫醫院康復科收治的224例腦血管病偏癱恢復期患者。觀察組138例,其中男86例,女52例;年齡36~75歲,平均56歲;病程小于3個月者24例,3~6個月者46例,6~12個月者42例,1年以上者26例;原發病:腦出血56例,腦梗死82例。對照組86例,其中男60例,女26例;年齡28~72歲,平均54歲;病程小于3個月者12例,3~6個月者32例,6~12個月者18例,1年以上者24例;原發病:腦出血36例,腦梗死5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1.觀察組:應用蒙醫傳統療法和現代康復醫療技術進行一對一康復訓練與治療,并與針灸理療相結合,具體方法如下。
(1)西醫對癥治療:調理患者生命體征(血壓、心率、脈搏、呼吸)、血糖等并保持平穩。
(2)常規經典蒙藥:早晨口服嘎日西15粒;中午口服額爾頓烏日樂(珍寶丸)15粒;晚上睡前口服扎沖-13(嘎日迪13)味丸9~11粒。口服2~6個月。
(3)康復訓練療法:根據肌力、肌張力等體征進行康復評定,對偏癱肢體、中樞性面癱患者行針灸理療,每次20~30 min,10 d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1~2 d,然后進行一對一康復治療。步驟如下:①肢體遲緩狀態時進行被動活動,誘發運動。②對抗異常痙攣模式的拮抗肌肌腹加壓、拍打、肌腱牽伸和松解按摩。③按運動發育順序進行運動,再學習,一般采取翻身-起-坐-站-行的順序,先在床上訓練站立位,為步行打基礎,如翻身、起坐、坐平衡三級訓練,髖、膝、肩、踝等關節抗痙攣訓練以及單雙腿搭橋訓練,然后坐位轉換到立位三級平衡訓練。當患者負重良好后,進行邁步訓練、基本步行訓練(平衡杠內-拐杖-輔助-獨立行走)和使用步行訓練(階梯、跨障礙)等。④依靠助力運動訓練到抗助力運動訓練,促進癱瘓肌肉肌力恢復,盡量達到軀干和四肢肌力的平衡和對稱。
(4)作業療法:早期徒手被動訓練,助力促進上肢控制,上肢負重抗痙攣訓練,然后進行上肢粗大功能訓練。當手恢復到Ⅳ~Ⅴ級時,進行抓握、釋放、手指精細動作的訓練,同時注意飲食、睡眠、血壓、心率、心理與精神的情況,重視心理支持。循序漸進地增加訓練強度,避免發生疲勞等不良反應,保持內環境平穩。
2.對照組:應用電針灸患側上肢穴位(肩髃、手三里、曲池、內關、合谷等穴位)和下肢穴位(環跳、風市、足三里、陽陵泉、太沖等穴位);按摩療法:對癱瘓肢體采用按、揉、推拿等手法按摩,每日40 min。并結合日常生活動作訓練等康復措施。
1.手功能和步行能力評價。Bruunstrom分級從Ⅱ~Ⅲ級恢復到Ⅳ~Ⅴ級為偏癱功能改善。觀察組患者上肢、手、下肢從0級恢復到Ⅳ級以上者分別為68%、60%、92%,從Ⅱ、Ⅲ級恢復到Ⅳ、Ⅴ級者分別為45%、48%、65%。偏癱功能恢復總改善率上肢、手、下肢分別為58%、64%、76%。患病1年內接受康復治療,其功能恢復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而病后1年以上接受康復治療者僅下肢恢復較為明顯,上肢和手恢復不明顯。
手功能綜合評價:觀察組總改善率為48%,其中廢用手從60%減少至21%;對照組總改善率為15%。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觀察組步行改善率為64%,其中不能站和行的35例全部改善,獨立步行從25%提高到64%;對照組步行改善率為22%。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觀察組患者手功能障礙及步行能力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手功能及步行能力康復前后變化(例)
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價。康復訓練前后采用Barthel指數評價ADL。觀察組138例全部改善,ADL正常率從16%增加至49%。對照組患者部分改善,ADL正常率從14%增加至42%。
3.腦血管病偏癱患者經過2~6個月的康復治療后,觀察組顯效率為40%,總有效率為98%,病程在6個月以內者全部有效,病程在6~12個月者有效率為88%,病程1年以上者有效率為67%。對照組顯效率為30%,總有效率為72%,病程在6個月以內者全部有效,病程在6~12個月者有效率為65%,病程1年以上者有效率為38%。
本研究中,蒙藥嘎日西功效調理脾胃,助消化吸收。額爾頓烏日樂功效舒筋活血,鎮靜安神,治療和預防腦血管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神經麻痹、肌筋萎縮等。扎沖-13味丸功效舒筋活血,鎮靜安神,治療和預防腦血管病半身不遂、四肢麻木、言語不清、口眼歪斜、筋骨疼痛、神經麻痹等。
患者全身狀況、飲食與睡眠、心理與精神、合作與否等諸多問題都會影響康復效果,給予必要的心理咨詢,對焦慮、恐懼、抑郁情緒進行疏導和治療,否則單靠被動治療難以促進功能的恢復,應注意訓練強度和頻率是否適宜,以次日晨起身體精神是否舒適為度。康復訓練后,步行的恢復程度優于手功能,手功能的恢復在6個月后仍有改善。注意查找疾病復發的危險因素,生命體征平穩是康復訓練的前提條件。對偏癱1年以上的患者經過系統康復訓練也有一定的療效,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生活質量,排除原來1年后偏癱后遺癥不可恢復的觀念。對腦血管病患者急性期過后,應盡早進行針灸理療和現代康復訓練治療,可明顯提高肢體功能的改善率,使廣大患者盡早康復。
201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