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江
摘 要:成功的語文課堂教學離不開別出心裁的導語設計。好的導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觀積極性,使學生迅速投入教學情境中,從而增強教學效果。以實例為參考,探討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導語設計存在的問題、原則及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語設計
在正式講課之前,教師用來導出新課、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話語,我們習慣上稱之為“導語”。導語在課堂教學中所占的時間不多,作用卻很重大。鑒于此,本文試以語文版七年級上冊《風箏》為例,從幾則導語設計的案例分析入手,探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導語設計存在的問題、導語設計的原則及策略。
一、從《風箏》導語設計案例看初中語文導語設計存在的問題
導語設計案例一:同學們,我們今天開始學習第x課《風箏》。
問題一:直入課題,不重視導語設計
有初中語文教師認為,教材內容多,教學時間卻有限,在有限的課時里,把教學計劃中列出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弄清楚并掌握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這樣直奔主題,難免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上課提不起興趣。學生積極性沒有得到激發,怎么能完成教學任務呢?
導語設計案例二:
第一步:讓學生誦讀與課題相關的詩篇,比如,清代鄭板橋《懷濰縣》“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秋千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
第二步:導入新課。“風箏,又叫紙鳶,在我國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歷代詩人譜寫了不少形象生動的風箏詩令人賞趣。可見,人們對風箏的喜愛程度,但有個孩子卻無端地被剝奪了玩風箏的權利,究竟是怎么回事?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風箏》。”
問題二:導而不入,難達到預期效果
部分語文教師認為,導語的設計非常重要,于是在導語的設計上大做文章,或是在導語中加一些與課堂內容關系不大的話語;或是為彰顯自己的才藝與知識“旁征博引”;或利用多媒體大屏幕展示一些與課堂內容關系不大的視頻……老師的出發點雖說是為接下來的教學創設情境,但事實上卻因學生對詩意的理解困難,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課堂教學導入效果。
導語設計案例三:同學們,打開你的記憶窗口,給大家講述一個你小時候做過的游戲或是玩過的玩具。接下來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可讓老師著急的是,學生沒有說是“放風箏”和“風箏”的,甚至還有同學在座位上爭論起某一項游戲的規則。老師見場面不好把控,就草草收場道:“大家沒有放過風箏嗎?我們今天要學的就是《風箏》這篇課文。”
問題三:導語設計針對性不強,反而分散學生注意力
有的初中語文教師認為,課堂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應該從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出發,可由于導語設計時“做過的游戲或是玩過的玩具”給學生留下的思考空間太太了,針對性不夠強,結果反而難以引導到正常的教學活動中來。
二、初中語文課堂導語設計的原則
1.新穎活潑,形式多樣
如果導語無輕無重,平平淡淡,直入課題,流于平直,就不能啟人心智。
2.短小精悍,適應性強
以學生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為基礎進行導語設計,教師教起來既能得心應手,又能達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
3.不偏離教學目標,針對性強
教師設計的導語內容,可以是同課文相關的內容,也可以是與課文無關聯的內容等,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巧妙地過渡并引導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去。
三、從《風箏》導語優秀案例看初中語文課堂導語設計的方法
1.《風箏》導語設計成功案例
(1)第一步:聽歌激情啟發回憶。比如,放一首放風箏的歌曲,引發學生對放風箏美好感受的回憶,這個春天有誰去放過風箏?當時放風箏的感受又是怎么樣的?
第二步,引入正課,風箏會帶給我們哪些無盡的夢想和快樂呢?又是否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這平凡的放飛風箏的自由與快樂呢?
(2)第一步:配兒歌展示兒童嬉戲的圖片或視頻,感受幸福童年。
第二步:導入新課。我們的童年是幸福、快樂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幸運。這是為什么呢?
第三步:我們欣賞優秀的文學作品的過程,應該成為和文學大師對話的過程。如何有效地開展閱讀對話呢?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途徑入手: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生活對話。
(3)你見過風箏嗎?見過什么樣的風箏?你放過風箏嗎?你們放風箏時心情怎樣?看到風箏,你會想到什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和他小兄弟的故事里,看看這只蘊涵手足情的“風箏”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總結以上案例,我們不難發現導語設計的共同點:創設情境,并啟迪深層次的探究。
2.初中語文課堂導語設計的策略總結
要設計適合課堂教學的導語,首先要求教者參透文本,理解文章含義。教者如果沒有深入理解文本,對導語的設計也可能會出現偏差。
其次,注意導語設計的方式,要在不偏離教學目標的情況下,運用適合自身的恰當方式,激發學生求知、探究的欲望,從而引導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讓他們發現風箏的意義,構建自身心目中的“風箏”——精神的家園,即對真善美的追尋。
總之,導語設計頗為重要。導語好比綠葉,映襯出語文課堂教學這朵綻放的花蕾。教師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將很大程度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因此我們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導語設計的探究也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