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鶴玲
摘 要:學生的數學作業普遍存在抄襲現象,甚至有的干脆不做,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和后續教學。教師應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培養他們獨立或協作完成作業的能力。
關鍵詞:抄作業;課堂效率;對策;例題與習題匹配;人性化
數學教學需著眼于實,落實于練。布置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它既可以檢驗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又可以讓學生鞏固和拓展課堂上所獲得的知識。可實際情況是,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愿意獨立或協作完成作業,普遍存在抄襲現象,甚至有的干脆不做,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和后續教學,造成越不會就越抄襲、越抄襲就越不會的惡性循環,破壞了學習風氣。為解決這一問題,我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探索,找到了一些數學作業抄襲的對策,與大家共享。
一、提高課堂效率,爭取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訓練
要杜絕“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從頭講到尾,學生越聽越疲勞,甚至厭煩;要秉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加大學生的參與度,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主動性。不能面面俱到,總怕學生沒掌握好,到講例題的時候學生已經產生不耐煩情緒,到練習的時候已經臨近下課,草草收場。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面對布置的作業就無從下手了。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盡快進入主題,給學生足夠的練習和反饋時間。學生練習到位了,獨立完成作業就有了基礎。
二、例題與習題要匹配
題海無涯,同一個數學知識點可以有很多的例題和習題,教師要精選,而且例題與習題一定要在題型上匹配,說白了就是例題和習題要基本相似。而教材中有些題目沒有相匹配的例題,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做好充分的準備,科學增刪取舍。我曾聽到不少學生對我說:“老師,你上課講得我都會,但我一到做作業的時候就不會了。”后來我才發現學生不會做作業與例題和習題不匹配有很大關系,如果兩者差別太大,學生聯系不起來,就會遇到作業障礙。
三、批改作業時要善加評語
有的老師覺得數學不像語文,只有對錯,沒必要再啰嗦幾句評語。其實,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揚,從而生發出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發揮潛力。有的學生解題方法新穎,有的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書寫、作圖、解題工整、美觀、規范等。遇見這些亮點,哪怕是小小的亮點,老師都應該給予肯定和表揚。即使指出錯誤和缺點,評語也要委婉處之,加以勉勵。我改作業時,常在較好的作業后面批改日期前寫一個“好”字,有一次由于趕時間,沒有寫,結果第二天批改作業時發現有個學生在上次批改的作業日期前畫一個圈,并寫道:“老師,怎么沒在這里寫一個‘好字?”這是一個作業曾經馬虎潦草后來大有改觀的學生,我馬上致歉并補上贊語,此后他學習數學更加積極了。從中可以看出,學生是多么在乎老師對自己的評價啊!
四、批改作業形式要多樣化
批改作業是教師的天職,但有時讓學生批改也未嘗不可。這樣做是讓學生互相學習,明白怎樣的作業才是正確、規范、美觀的,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學生喜愛在同伴面前炫耀、害怕丟臉的心理,鞭策他們認真完成數學作業;讓他們感受到做小老師和一個評判者的榮耀,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當然,這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我的做法是:每天按學號順序找出六位學生,讓他們當面批改自己的作業,講解每一步的對錯,直到徹底弄明白為止,然后讓他們再分別批改六個小組的作業。批改完后,我再認真地審閱一次,因為學生畢竟還沒有達到老師的批改水平,有些問題他們難以發現,而且老師審閱后才能了解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批改得失。這樣做雖會耗去老師的精力和時間,但效果確實顯著。
五、在測驗中要多出現做過的作業
現在教學資源很豐富,有的老師圖懶省事,隨便拿來一套數學試題進行階段性檢測,但有些題型學生沒有練過,甚至教師沒有教過,對數學學得好的學生尚可,學得不好的學生還沒有達到數學變式解題能力,結果測下來成績很不理想,會讓他們覺得這一階段白學了,從而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的做法是:做過的題型和未見過的題型按8∶2的比例出現,這樣多數學生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優秀學生的能力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讓他們顯山露水。
六、教師到校要早和勤
有的學生在家做作業,有時遇到的問題家長未必能幫上忙,他們只有寄望于到學校得到解決。如果老師能夠提前到學校,到班級了解學生作業中的疑難問題,及時給予點撥指導,他們自然不會糊里糊涂地抄襲別人的作業,我經常看到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完成作業后輕松愉悅的表情。
七、人性化對待學生的作業
教育提倡分層教學,布置作業也應考慮人性化,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我的做法是:作業布置分A、B、C三個層次,基礎太差的學生只完成A就可以了,成績中等的學生要完成A和B兩部分,能力強的學生完成B和C部分,對全部完成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這樣對每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兼顧到,學生也不會感到作業太多太難。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學生不能按時交作業,老師也不要輕易批評處罰,不然會讓學生為了免于批評處罰而抄襲應付。比較好的處理方法是,摸清不交作業的真正原因,對確實不會做的學生給予指導,或讓他們去請教別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再把作業交上來,不能讓不做作業、遲交作業成為習慣。
總之,沒有學生甘愿抄襲作業,只要老師肯下功夫,善于引導,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是可以扭轉的。
參考文獻:
[1]楊平濤.中學數學作業設置的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7(3):55-57.
[2]魏著.淺析如何防止初中學生的抄作業行為[J].科學咨詢,2014(2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