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
摘 要:在教學任務緊張的今天,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推出和增加給小學生打開了一個新視野。這項課程的生成旨在關注教師和學生的內心感召,創造生機盎然的新課堂,新的課程因素的生成也給教師帶來了富有彈性的教學空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現在已經成為新課程改革的中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形式開放,活動內容豐富多變,體現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再加上活動結果的不可預見性等都使其在實施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大大增多,趣味性增加。讓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教師的根本目標。
關鍵詞:實踐活動;活躍思維;開闊視野
一、綜合實踐活動推出的必要性
現在中國的生活節奏加快,似乎什么都快了,包括對小學生的教育也是速成式教育,瘋狂的灌輸知識似乎已經成了眾多小學教育小學生的常用手段。中考考什么我們就瘋狂地學什么。至于那些課外活動什么的,考試不考,自然這些小學生也不用學什么。這種現象不是偶然,而是一種流行。所以在這個時候綜合實踐課程的推出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可以說是孩子們沉悶課堂中的一縷清泉,讓孩子們的心神都得到了放松。只有孩子們得到了放松,才有精力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但是目前的情況是怎樣的呢?有的教師并不愿意讓學生參加這種綜合實踐活動。因為可能在有的教師看來,這種課程是可有可無的,沒必要把精力浪費在這上面。其實不然,我們應該好好做一下這些老師的思想工作。教師只有在心里認可了綜合實踐,才能更好地開展這項課程教育。
二、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從哪里來
要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個口頭上的倡議,如何把它付諸實踐?我們要先從綜合實踐的資源從哪里來開始考慮。其實綜合實踐的資源是無處不在的。
1.綜合實踐的資源從生活中來
“藝術來源于生活”,其實不僅僅是藝術,生活可以衍生萬物。不可否認的是“學生既是課程資源的消費者,也是課程資源的生產者”。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認識生活,從生活中選素材。比如,我們可以讓小學生考慮一下自己的“零花錢該怎么花”。以班級為單位,采訪自己周圍的同學如何花自己的零花錢。將不同的花錢方法進行歸類,做成表格,再讓每個學生都說說應該如何管好零花錢,自己的花錢方式是否存在問題,如何調整,讓自己的零花錢花得更有意義。當然了,這只是我舉的一個例子。不一定非得是零花錢,比如說調查一下小學生回家之后有沒有幫家長做家務等等,這樣一系列生活素材其實都可以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素材,不需要多么的高大上,但是一定要能夠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更好地思考生活,引導小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學習一些生活技能。
2.資源也可以來源于校內
學校是學生成長的主要樂園,從校園取材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比如,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西齋小學五年級的小學生就曾經從學校“發展歷史、辦學規模、優美環境、辦學水平”四個方面開展《我們的西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如何開展的呢?讓小學生自己搜集資料,記錄小學的發展史、面積、校名的歷史改變。并加上自己的感悟寫一篇300字的日記。其實這個素材我們小學也可以利用一下。不在乎別人是否開展過類似的活動,只要它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我們就可以借鑒。
3.運用網絡資源產生素材
現在互聯網的發展十分迅速,所以,利用互聯網的快捷、方便、高效性也可以很好地開展實踐活動。例如,我們可以讓小學生在互聯網上搜索一下我們當地的風土人情、文人古跡,然后在課堂上分享,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文人或者是歷史古跡,這都是可以的。我們還可以將課堂和互聯網相結合。比如,在學習古詩的時候,我們會接觸到詩人,我們可以讓孩子們回家搜集詩人的相關資料,之后讓孩子們給老師講課。學習不耽誤,又起到了一定的實踐的作用。
4.從社會生活生成資源
社會資源往往具有豐富性、多元性和廣泛性。我們可以帶領小學生從社會熱點出發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譬如說,針對某一實事,談談自己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放松了心情,又對社會上的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不再是一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我們在開發社會資源時應該積極爭取家長和社會、政府等各方面的支持,如果允許的話,還可以聘請校外社會專業人士為指導教師,他們熟悉行業,了解行情,對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更有優勢。
上面我談了這么多關于社會實踐資源的問題,事實上都是為了綜合社會實踐活動有一個好的開展。但是目前社會實踐課程在全國并非普遍開展,所以這一項課程還需要我們大力支持,深入到教師和學生的思想中才能有所改觀。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仍舊是一條艱難的探索之路。只有發揮人的主體作用,大力宣傳它的優勢,多方配合進行課程資源的持續開發和利用,才能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吳華章.淺論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成性教學資源的利用[J].教師,2014(27):75.
[2]嚴莉.淺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對生成性資源的捕捉與有效利用[J].學苑教育,201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