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琪
摘 要:小學生作文“言之無物”是他們害怕作文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教學中是通過游戲讓學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的。
關鍵詞:游戲;快樂;情趣;觀察
一、寫意思連貫的話,寫出快樂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所以我們要根據孩子“情緒性”的這個特點,讓他們在放松的情緒中,先主動參與到游戲中,再引導他們留心觀察,最后調動他們表達的欲望。例如,在教學“寫意思連貫的話”時,我設計了“老鷹抓小雞的游戲”。我是這樣設計游戲的,首先讓學生明確游戲規則,知道游戲名稱“老鷹抓小雞”。這是他們經常玩的游戲,孩子們一定不陌生。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要認真觀察老鷹是怎么做的,雞媽媽是怎么做的,小雞又是怎么做的?要認真觀察他們的表情、動作和同學們神態。通過觀察同學們做游戲時的動作,掌握什么是人物的動作描寫,學會用準確的動詞來描寫人物的動作。通過觀察同學們玩游戲的表情,掌握什么是人物表情的描寫,學會對人物表情的描寫,然后把句子寫通順。
二、體驗游戲,寫出情趣
在中年級教學時,要在游戲之后能夠簡要概括地寫出游戲的玩法與規則。能夠仔細觀察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及場面氣氛特點,能夠詳略得當地敘述游戲的過程。親身體驗游戲的樂趣,捕捉內心感受,寫出對人的啟迪。比如在一次教學后,有一位學生這樣寫道“隨著老師一聲令下,比賽開始了。先是笑口常開隊逗我們隊。只見他們個個手舞足蹈,使出各種花招。你瞧,那幾位男生跳起了迪斯科,他們扭動著臀部,有的扮鬼臉,有的像猴子。看著他們滑稽的樣子,如果在平時,我一定會放聲大笑;可是,我現在是鐵面無私隊的一員,是不能笑的。于是就搜腸刮肚地想一些傷心事,看到有人在跳舞,我就想象他們在踢我。這一招果然靈,我不僅沒有笑,眼眶里竟噙滿了淚水。”這位學生不僅捕捉到了精彩的鏡頭,還用他生花的妙筆,將瞬間快樂變成永恒,讓它們永遠定格在我們美好的回憶中。
三、貼近游戲,寫出感受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高年級學段的習作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這些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醒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寫身邊的人和事,學會汲取生活這一作文的源頭活水。所以高年級在游戲之后能夠培養學生抓住細節仔細觀察,在游戲中找到作文的素材。比如,我設計了這樣的游戲“兩人三足接力賽”,在這個游戲中,讓孩子描述游戲的經過,循序漸進地挖掘學生內心深處的不同感受,讓他們在參與游戲以后,再讓他們說說游戲的過程,就這樣在侃侃而談中激起了寫作的欲望。游戲的過程是這樣的,老師把繩子或者帶子分發給兩個隊第一組參賽的同學,比賽規則是這樣的:規定好起點終點,全班分成兩組進行接力賽,最先完成的隊為獲勝隊。在這里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典型小組,典型人物在比賽中的表現。觀察時要發揮各個感官的作用,仔細觀察比賽時大家是怎樣做的,最吸引你的是誰,注意觀察細節,他是如何做的,如何傳遞給下一組,有什么動作,什么表情,你在比賽時有怎么樣的表現?你的心情如何?你有什么想法?活動的場面上氣氛怎么樣?比賽結束后,你從活動中得到什么啟發?要寫出游戲中的真實感受和收獲。
四、寫清過程 寫出啟示
運用觀察理解,把游戲經過寫完整、寫清楚、寫具體,并寫出獲得的啟示。所以在寫清楚游戲的過程時,要詳寫“豬肚”。豬肚也就是文章的重點段落,寫作時可以運用。通過學生生花妙筆將當時發生的情景像攝像機一樣“拍攝”下來,也就是將游戲的過程寫清楚。再一點就是對大多數同學的表情、動作、語言等進行概括的描寫,而對個別的人要抓住他的具體動作、幽默的語言、活靈活現的神態進行具體而重點的描寫。在寫作時一定要從自己的視角,對整個游戲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表達出來。同時寫作的時候要詳略得當,突出寫出游戲中的啟示。所以對游戲的感悟和收獲要詳細描述。感悟由何而來,為何會有這樣的收獲?一定要具體展現在讀者面前。由于我在作文教學中融入了游戲,因此學生在玩中學會了寫作文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給了他們如何觀察生活和認識事物的方法,學會了在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提取寫作材料,更讓學生知道了,作文不是坐在那里苦思冥想,不是華麗辭藻的堆積,而是作文就是敘述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游戲等。只是在講述的時候內容要有詳有略,避免記流水賬。在游戲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質。培養學生寫作的能力要有一個過程,要經過一番勤奮的澆灌,從詞匯積累、文化積累、知識鋪墊到道德涵養、表達技巧到人格完善,每一步都要扎扎實實的。
參考文獻:
[1]李乃君.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 2016.
[2]唐敏.小學童話作文教學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