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毅芳
摘 要: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要比讀寫訓練重要得多,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就要把口頭表達能力提上日程,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闡述自己的觀點,從多聽多看入手,通過多渠道訓練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的寫作水平相應提高。
關鍵詞:多渠道;多聽多講;多看多講
語文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獨立聽、說、讀、寫的能力,以往我對高年級讀寫能力的訓練較重視,卻忽略了“說”的練習——也就是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自己本身也有這樣的想法,反正學校不考查“說”的能力,讀寫的訓練在高年級的任務又重又緊,以沒有時間訓練為理由而放棄了。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發現高年級的說話訓練還是很重要的,因為光從“語文”這個詞來說,“語”在前,“文”在后,說明口頭語言的訓練要比讀寫的訓練重要得多。同時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工具。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有助于提高寫作能力,因此切實抓好口頭語言的訓練非常重要。
關于說的訓練,除了課堂上抓緊外,更多的是要通過各種途徑,抓住各種說話的機會有意識地進行訓練。
一、多聽多講
(1)上課前讓學生口頭表達3分鐘,或新聞介紹,或專題講述。這樣在輕松和諧積極的氣氛中各自表達著、討論著,以培養他們不畏權威的勇氣,喜愛表達的習慣,勇于研討的熱情。
(2)早上十五分鐘的廣播內容要求專心聽,聽后課前抽五分鐘提問學生復述今天中午的廣播內容。
(3)回家后要求聽電視中的一些人物對話,第二天早讀時抽2~4個學生復述。
(4)布置學生在校園或上學路上要注意聽周圍的人對話,有知識性的,也抽學生復述。
(5)要求每個學生都要訪問家長:給我起的名字的意義是什么?然后組織好文字,口頭匯報。
(6)讓學生學會講笑話、故事,適當地改編故事、笑話,可以培養學生的幽默感和樂觀的性格,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思維的條理性,還可以加強學生的理解力和記憶力,使他們的表述更合邏輯性。
(7)有主題地開展辯論會、演講、朗誦比賽這一系列活動。不但需要知識做基礎,還需要自信和勇氣做后盾,教師要正確引導,訓練學生的語調、語氣、語速、停頓、姿勢,讓他們明白這一活動的重要性。如果堅持下去,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應變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8)教師也可以開展活動讓學生當個小主持,鍛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如讓孩子們爭當校園小廣播員、文藝會演主持人、主題班會主持人等。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放手讓班干部獨立組織一些活動,如組織“三分鐘故事會”“一分鐘新聞報告會”以及讀書討論會、各種評議等,促使學生在七嘴八舌的議論中,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以增長才干,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二、多看多講
(1)觀察一處景物、事物,把觀察到的口頭講一遍,例如,校園里的景物隨著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而有所不同,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后用口頭語言講一講。其中陳×同學說得很好:“一陣秋風吹過,枯黃的樹葉脫離了樹枝,隨風飄悠地落下來,不一會兒,校園里,操場上像鋪上了一條黃色的毯子,一踩上去,干枯的樹葉發出沙沙的響聲。”繼而要求學生講出自己的感受:“秋天雖然樹葉黃了,但我愛秋天,因為秋天氣候涼爽又是勞動人民收獲的季節。它代表著繁榮昌盛,它給我帶來了歡樂,我要贊美秋天!”
(2)教育學生平時多深入到生活中去,從中可以得到很多有趣的語言,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
(3)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要求學生有條理地講述自己體驗的事。如每天從家走向學校要求學生要注意觀察路上的景物和上學的路線,清楚地告訴同學們和老師,讓我們都能按你所講的景物和路線找到你的家。又如每天你吃的水果、蔬菜,把它的名稱、樣子、滋味、營養價值等具體地說一遍。如鄺××同學就說得很好:“我愛吃黃瓜,黃瓜的身子長圓形,活像個吹火筒。它既可以生吃也可熟吃。我最愛生吃黃瓜。生吃的方法是:把黃瓜用水洗干凈,切成長方形的小塊,用白糖、辣椒、酸醋拌勻,味道酸甜辛辣,既爽口又能幫助消化。我愛吃黃瓜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黃瓜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含有許多的維生素、碳水化合物,有防病治病的功效,還可以治療腸癌、通大便。”
由于堅持口頭訓練,學生既積累了許多生活知識、寫作材料,又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既促使其思維活躍、反應靈敏,又促進其智力發展,同時相應提高了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敏.如何訓練小學生數學語言口頭表達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8).
[2]張云.提高認識 激發興趣 加強訓練:淺談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J].江蘇教育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