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
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鎮新苗幼兒園
【摘 要】 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更是幼兒在社會中生存的必要條件。幼兒時期的語言發展是黃金時期,也是重要時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能夠使幼兒在快樂中自覺地去學習語言,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象征著民族的未來。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不僅是幼兒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 幼兒語言能力;良好環境;營造措施
語言,是每個時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記錄了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的歷史發展。人們在語言中感受時代的進步以及歷史的不斷發展。因此,語言能力象征著一個國家發展能力,語言在不停的創新,成為了人們社會交往中的重要媒介。幼兒時期的語言雖然不是那么清晰,但是足以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加上幼兒時期,幼兒正處于一個語言高發期,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诖耍瑺I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十分重要,好的語言環境不僅能夠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并且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到知識,更快地學會如何與他人進行交流。在語言環境營造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不完善問題,需要教育工作人不斷地提出并完善。
一、創設閱讀環境,加強幼兒語言鍛煉
閱讀可以積累幼兒的語言知識,并且通過與其他幼兒的交流、分享,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課外知識面,而且會加強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在閱讀中尋找新的知識,解決各自存在的問題。教師在創設閱讀環境時,可以首先根據幼兒的喜好,選擇幼兒喜歡的題材,如一些卡通動漫人物,提高幼兒閱讀積極性。在創設的過程中采取遞進的模式,幼兒年齡較小,注意力不能夠長時間的專注一件事。因此教師在創設閱讀環境時,首先制作一段有趣的音頻,讓幼兒學會聽,生動的語氣、有趣的問題均能夠提高幼兒的興趣。然后慢慢將音頻轉化為簡短的故事閱讀,并且引導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與其他幼兒保持密切的討論,相互之間可以進行交流與解答。讓幼兒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并且訓練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情感的感受力。在一段故事閱讀結束后,將該書籍或音頻保存到閱讀區,以便幼兒們平時閱讀。
例如:在《森林里的聚會》閱讀時,教師將故事中的小動物以不同的語氣進行音頻錄制,并讓幼兒們進行傾聽,并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鼓勵幼兒表達出自己所聽到的故事情節,森林里都有哪些動物去參加了聚會?并通過學習時的閱讀,教師慢慢對幼兒進行引導。使其逐漸融入到故事的情節中去,閱讀完成后,教師帶領幼兒們對文章中的動物進行模仿,使其感受到閱讀的趣味性。通過閱讀、交流、表演,充分提高幼兒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訓練了幼兒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二、創設趣味性教學,激發幼兒語言學習積極性
以往的教學方式中,學習缺乏趣味性,幼兒容易對語言學習產生疲倦感。并且,在以往的幼兒園教學中,教師們常常忽略了幼兒們年齡小、理解能力弱的特點。要求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回答出自己所提出的問題,并且問法生硬,大多數幼兒并不理解教師所想要表達的意義。對學習產生抵觸。因此,創設趣味性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形成亦師亦友的相處模式,這樣更加能夠使幼兒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感受到語言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兩條彩虹》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將彩虹搬進教室(事先與幼兒們一起親手制作一個彩虹,并且在制作中鼓勵幼兒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做出自己認為的彩虹),使幼兒們感受到學習的趣味,并且教師可以通過對幼兒引導,讓幼兒之間進行討論,向其他幼兒講述自己看見彩虹是什么樣的?學習完成后,讓幼兒將自己的彩虹帶回家展示給爸爸媽媽看,并向他們介紹。趣味性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并且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其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三、創設實踐活動,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幼兒的課外生活,還能夠使幼兒在社會實踐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教師在進行實踐活動的策劃時,充分考慮幼兒的愛好以及注重實踐活動中幼兒的合作。并且在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引導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合作并注意分工。最后在實踐活動完成后,注意幼兒的活動總結,引導幼兒對本次活動進行簡單的語言總結。促進語言能力的表達,加強對活動的印象。
例如:在社會實踐活動“超市大購物”中,其主題是讓幼兒們了解工作的意義。在進行活動前,教師引導幼兒們進行簡單的分組,分別為購買組、工作組、領導組。在活動開始時,教師帶領幼兒進行討論,圍繞各個組的問題進行討論,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幼兒在進行實踐活動時可以邀請爸爸媽媽前來參加,遇到不懂的問題隨時向大人請教。幼兒在邊實踐邊學習的過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能力,又感受到實踐的趣味。
四、巧用家庭互動環境,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父母作為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幼兒語言啟蒙以及語言習慣均來自父母的潛移默化。因此,家庭語言環境的巧用對幼兒語言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更好地使幼兒在家庭中得到良好的語言習慣,教師可以定期在幼兒園開設相關的家長會,將語言的重要性以及幼兒學習語言過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問題與家長進行交流。更好地幫助家長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孩子進行適宜的語言教育,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例如:教師在完成兒歌《飛機天上飛》后,告訴幼兒回家將這首兒歌唱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并且向他們簡單地描述這首歌,最后讓爸爸媽媽與幼兒一起演唱這首歌。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并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促進了家庭關系的和諧發展。
總而言之,教師在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時,不僅注重課堂中的環境創設,同時社會實踐以及家庭環境同樣重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壞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兒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并且提高了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激發幼兒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