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敏
摘 要:該文闡述的是電網調度智能化的主要內容,從智能電網與電網調度智能化這兩個方面開始著手,結合我國現代化的電網調度智能化的主要問題,分別對發展情況、計算水平、基礎數據、三道防線這4個方面開始進行深入分析,最后針對于有相關問題提出優化對策,為我國電網調度智能化的技術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智能電網 調度 智能化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7(a)-0038-02
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對我國電網建設的規模與覆蓋范圍越來越大,與此同時,自動化技術的全面應用,對電網建設和運行的智能化水平有著巨大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我國電網調度智能化狀況來看,其中依舊存在許多不健全的方面,使其我國電網調度智能化水平仍然不高。針對于電網調度智能化方法的優化是當前電網運行質量與效率最為關注的核心問題。所以,應加大對電網調度智能化的關鍵技術的重視程度,從多角度對問題進行剖析,是當前電網工作者最應重視的課題。
1 電網調度智能化的主要內容
1.1 智能電網
由于網絡科技的快速發展,自動化技術已經普遍應用到各個領域當中,通過利用自動化技術對電網進行實時數據檢測與管控,在這一交融碰撞中,智能電網在社會中的應用被受關注,現如今我國電網也走進了網絡化的進程中,電網運行借助網絡數據平臺、自動化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等科技,使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規范性,與傳統的電網相比而言帶來的作用更大。自動化技術與計算機軟件的有效結合對電網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這樣用戶對自己的用電度數以及產生的電費一目了然,并提倡用戶要合理對于電力的進行使用,節約電能。智能電網的應用優化了電力資源的結構,減小了對電力的浪費情況,并且還會準確地測量出電力所帶的安全隱患,及時提供出有效的防范方法,或是對于電力資源的重新整合,會極大地減少因為電力產生的事故對社會、群眾帶來的損失。
1.2 電網調度智能化
在智能的電網建設與發展以后,電網調度智能化也順勢而生,就字面的含義理解,就可以看出電網調度智能化是對電網運行情況進行分析之后,為增加運行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對其進行的安全科學的調度,對于電能的資源配置進行優化保障數據在傳送中的高效性,有效地提高電網的應用效率。比如:在某個鄉鎮上鋪設電網一定要依據實際的區域電網,運用三道防線技術,來實現電網的智能調度,極大地提升了電網的運行水平,并且對于常見的電力事故的發生明顯的有減少。
2 電網調度智能化的主要問題。
2.1 斷路器跳閘事故與設備事故
當斷路器發生跳閘問題后,在運行時值班的工作人員要及時地向管理人員闡述具體的事故發生的原因,例如:天氣情況、設備問題、事故發生時間等,在跳閘之后的15 min以后,值班人員一定要將實際具體的設備情況進行上報,調度人員提供了參考條件,來做出正確的調度指令。如果設備發生異常情況,值班人員要及時地向調度員報告異常情況發生電壓的變化、設備的頻率等,同時,值班者應堅守崗位,隨時等待調度員下達調度命令。
2.2 基礎數據方面
就基礎數據角度來看,調度智能化的合理實施是需要基于電網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作為堅實的基礎,但是目前我國電網的數據還不夠健全,需要有關工作者對電網的實際運行特點進行結合,在對其統籌分析,從而對電網的基礎數據進行革新與完善,以此促進電網調度智能化的順利實施。
2.3 三道防線方面
基于三道防線方面來看,傳統的三道防線對于電網的運行情況不能實時進行精準的控制,在對于電網系統正常作業的保護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在電網系統運行的安全性上不能夠滿足其需要。與此同時,實時預警等方面的功能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導向不明確、缺乏標準化的推廣、系統業務不清晰等,這些對于電網調度智能化運用的效果具有嚴重影響。
3 電網調度智能化的關鍵技術
(1)基于整體來看,電網調度智能化關鍵技術的充分利用,對于完善調度智能化問題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電網調度智能化的關鍵技術主要包含有應用軟件、基礎數據建設、應用支撐平臺這3個方面,通過利用電網調度智能化關鍵技術的充分運用,對于實現電網運行系統的整體調度目標具有一定的推進作用。
(2)對于應用支撐平臺技術,以自動化的結構作為應用支撐平臺技術的基礎。在當今社會發展的驅使下,傳統的智能化電網系統運行已經不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了,因此,在建設電網調度智能化過程中,應該全面構建以系統為集成化目標的指揮平臺的前提下,以此來保證電網調度能夠滿足電網對于信息共享、數據采集等方面的需求,進而促進電網調度智能化的運用于建設。
(3)以基礎數據建設技術來看,此種技術的充分利用是對電網調度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有效解決,可以最大程度地確保基礎數據的可靠性與精準性,以此促進電網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并且為后期的目標創新及實施奠定了重要基礎,促進我國電網調度智能化建設順利實施。
4 對關鍵技術問題進行妥善的解決
4.1 保護裝置的配置、掌握運行方式
在電網運行時,調度人員要保護裝置的投退,將這個過程做好必須要掌握相關的保護知識,只有在熟悉、掌握保護裝置的知識后,才會找出發生事故原因,準確判斷事故的范圍,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確保運行方式的安全性。調度員在進行交接班制度中,雙方應該閱覽當日的電網運行狀況的記錄,接班后的調度員對當天的電網運行情況要全面了解,并且依據當天的天氣情況提前做好防范,以便及時對事故進行處理。
4.2 基礎數據建設
(1)遠動協議的修改,通過對變化與召喚這兩種方式將變電站中遙測數據送至控制中心,但是由于上送時間比較長,因此,利用對遠動協議的修改來更改系統測量值,進而滿足分析的需要。
(2)監控系統在對測量設置時標以后對于主站系統需要從數據儲存、前置采集等方面進行完善,構建出一個統一時標測量的監控系統,從而提高狀態估計精度以及基礎數據準確性等,為調度智能化電網的建設提供前提條件。
4.3 應用軟件
以支撐平臺與基礎數據的創新完善,來推動運用軟件的升級,形成一個較為高效的新一代應用軟件,當前可以從三道防線、管控預警、狀態估計圍繞這3點展開。首先是基于時標量測的快速狀態對變電站量測的改造建設進行估計;其次基于自適應三道防線依據電網的故障情況與實施數據的處理及建設;最后構建健全的實時管控預警系統,以此來增大電網的運行穩定狀態。
5 結語
由于電網的規模逐漸擴大,電網的智能化作為當今電網規劃中的重中之重。我國的電網運行情況存在的問題有很多,比如:電能輸送、正負電荷分布不均勻等這都是需要從電網調度智能化開始著手的,對于電網進行整體管理,建設健全的電網運行體系,進而使電網資源得到更優秀的配置。對于比較特殊的國家、地區還是需要針對于實際情況進行探究分析,在將電網調度智能化的關鍵技術應用其中,進而確保電網智能化的充分運行,為社會、人們帶來極大的便利,使人們處于一個較為舒適的環境中。
參考文獻
[1] 李木華,劉振.大電網調度智能化的若干關鍵技術分析[J].同行,2016(8):55.
[2] 楊勝春,湯必強,姚建國,等.基于態勢感知的電網自動智能調度架構及關鍵技術[J].電網技術,2014(1):33-39.
[3] 汪際峰,沈國榮.大電網調度智能化的若干關鍵技術問題[J]. 電力系統自動化,2012(1):10-16.
[4] 周華鋒,李鵬,胡榮,等.南方電網調度智能化關鍵技術研究[J].南方電網技術,2011(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