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從2000年~2015年國家統計局的中國統計年鑒數據來看,我國近年來造林面積、森林覆蓋率增加量和活立木總蓄積增加量3項指標的林業投資效率均呈下降趨勢。而造成這一現象,除了造林逐年困難、森林資源增長空間逐漸減小的因素之外,還存在林業行政管理不當的因素。因此,為了改變現狀,要在營林上全面推進社會化,將營林建設與管理職能還給社會,激活社會發展林業的動力。
關鍵詞:林業;營林;對策;社會化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15.042
1我國營林建設投資效率分析現狀
從國家統計局的中國統計年鑒數據來看,不考慮物價變化,2000年~2015年,我國林業投資由161.4億元增長到4257.5億元,造林面積由510.5萬公頃增加到768.4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由124.88億立方米增加到164.33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16.55%增加到21.63%[1],見表1。
為了進一步分析數據,按照1978年=100的價格定基指數,對林業投資進行換算。由于活立木總蓄積與森林覆蓋率是累積量,對相應年份投資額也進行了累計,見表2。
按照每億元林業投資額,分別計算造林面積、森林覆蓋率增加量和活立木總蓄積增加量,作為3個指標的投資效率,如表3和圖1所示。
從圖1可以明顯看出,3項指標均呈下降趨勢,即林業投資效率呈下降趨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易于造林的林地已經先期造林,剩下非林地造林難度逐漸增大、森林資源增長空間逐年減小的因素之外,當然也存在管理上的因素。
2轉變林業行政管理職能
從管理上看,當前,我國林業體制,特別是在營林管理上,實行的仍然是身兼“運動員”與“裁判員”的雙重職責,管得過寬,管得過深,嚴重影響林業行政效率與投資效率。因此,林業行政管理部門職能社會化,將營林建設與管理職能還給社會,是林業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政府要盡量少地對市場進行直接干預,把政府服務性、事務性職能社會化,以保障市場公平和社會發展公平,促進林業公平發展,提高營林建設效率。
簡化林權交易程序,完善縣級林權交易平臺,降低林業經營承包與公司化門檻,適當延長林地承包年限,統一規范林地承包年限以及續包、繼承、再流轉等方法,從而加速集體林地流轉,促進規模化經營。
結合現有森林法律法規與物權法律法規,制定林業產權保護條例,規范林地、林木征占用方法與補償方法,除了國家公益性建設之外,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插手干預林地與林木征占用和交易,提高投資者投入營林建設的信心,讓他們放心投資營林項目建設。
全面放開商品林經營權,林木經營者可以自主安排采伐,充分保障林業投資者的經營自主權[2-9]。
3 營林建設社會化對策
3.1營林社會化
現在從種苗生產到林木采伐,都是林業部門自己規劃設計,自己施工,自己質量監理,自己質量評估與驗收。這種情況容易影響社會公平、行政效率與行政成本問題。因此,林業體制改革,首先要將營造林社會化,從規劃設計起,將中介從林業行政管理部門分離出來,將營林推向市場化,實行工程化管理,林業行政部門不再插手營林管理,只負責營林立法、執法與營林政策調整。
3.2商品林市場化
商品林實行市場化運營,把商品林經營權,特別是采伐權歸還給林農,商品林采伐限額只作為指導性政策執行,林農可以實行年度結轉;對于生態——商品兼用型森林,林業行政管理部門只進行采伐限額控制,其他經營管理權也歸還給林農;林業行政管理部門只對生態林實行監管,切實管好生態林。
3.3森林保護社會化
將森林災害監測、森林防火巡查、病蟲害防治、中小火災撲救、森林植物檢疫檢驗等事務性工作社會化,進行公司化運營,讓遙感遙測科技公司承擔森林災害監測預警工作;把護林員、防火信息員等交由公司管理,負責森林防火巡查、森林災害地面調查、中小森林火災與小面積森林病蟲害防治;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和有資質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公司承擔森林植物檢疫檢驗工作。林業行政管理部門只負責森林災害宏觀管理、重大森林災害應急救援和檢疫性森林病蟲害監管 [10-15]。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DB/OL],國家統計局,[2017年6月8日].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6/indexch.htm.
[2]張國慶.發展學基本理論研究[M/OL].大成編客,(2017年5月19日)[2017年6月8日].http://bianke.cnki.net/Home/Corpus/9605.html,http://bianke.cnki.net/OnlineView/Index/9605.
[3]張國慶.基于減商化提高財政投入效率途徑研究[M/OL],大成編客,(2016年11月16日)[2017年6月8日],http://bianke.cnki.net/Home/Corpus/9602.html,http://bianke.cnki.net/On lineView/Index/9602.
[4]張國慶.小康社會建設之降低生活成本途徑研究[M/OL],大成編客,(2016年11月16日)[2017年6月8日],http://bianke.cnki.net/Home/Corpus/9599.html,http://bianke.cnki.net/Online
View/Index/9599.
[5]張國慶.生態論與經濟生態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10):30-31.
[6]張國慶.復雜系統生態論方法及其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3,(11):192-195.
[7]張國慶.試論和諧林業[J].世界林業研究,2003(06):46-50.
[8]張國慶,發展學基本理論與我國當前農村發展問題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17):305-315.
[9]張國慶.論和諧發展與和諧林業[J].綠色中國,2004,(Z1):80~84
[10]張國慶.分類經營與按需育林[J].安徽林業,2002,(01).
[11]華余兵.林業公平發展淺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5(23)175-176.
[12]王艾.從減熵化角度探討林業多元化發展策略[J].現代農業科技,2015(23)):178-179.
[13]張國慶.論和諧發展與和諧林業[J].綠色中國,2004(Z1):80-84.
[14]張國慶.完善法規 科學推進林業生物災害防控[N].大眾科技報,2008-05-20(B01).
[15]張國慶.現代和諧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N].中國綠色時報,2008-05-20(004).
作者簡介:包向東,大專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