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彬++朱崴++蔡卓++曲麗君++東麗
摘要:糧食問題不僅關乎國家的經濟發展,而且對人們日常生活有重大影響。本文對水稻直播技術進行介紹,分析其在北方雜交粳稻中的應用和優化,以期為我國農業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水稻直播技術;北方雜交粳稻;水稻產量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15.003
在我國農業與糧食安全一直以來都是相關部委重點關注的對象,它不僅關乎我國經濟的發展,對國計民生也有重要影響。各類新興技術的使用及推廣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新趨勢,其中水稻直播技術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本文對其在北方雜交粳稻中的應用作以分析,能優化其在我國北方水稻種植中的應用,進而為我國糧食產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 水稻直播技術概述
1.1 水稻種植的發展現狀
我國國土面積遼闊,整體稻區劃分6個一級稻區和16個二級稻區。截至2016年,我國水稻種植面積達到了3500萬平方公頃,占全國糧食種植總面積的25%左右。我國有近60%的人將大米作為主食,可見水稻的實際產量對人們的生活影響重大。在我國水稻的種植過程中,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工參與,所以種植效率相對較低。為了解決該問題,各類機械化設施被廣泛投入到水稻種植中,由此出現了本文所研究的水稻直播技術[1]。
1.2 水稻直播技術的特點與優點
整體來看,我國水稻直播技術的特點在于其生育期縮短、分蘗早、省工省地省資金。水稻直播技術沒有緩苗期,使得其生長實際過程明顯快于其他作物。尤其是在水稻營養生長期上縮短的時間最多,生殖生長期相對穩定。水稻直播技術通常都是采取淺播方式,沒有移栽的過程,使得作物免遭植株損傷,相對比較穩定,進而促進作物實際分蘗較早,可以為早穗、足穗提供非常好的條件和實際生長環境。除此之外,相比過去很多人力共同勞作,直播技術的引入可以節省大量勞動力,3~5個人就可以完成相關工作,極大地提升了勞動效率,降低了成本。
2 水稻直播技術在北方雜交粳稻中的應用優化研究
2.1 粳稻簡要概述
粳稻是水稻的分支品類,莖稈相對比較矮、葉子比較窄,呈深綠色,米粒短而粗,籽粒強度好,在加工的時候不易碎,出米率非常高。根據播種期和生長期及成熟期的不同,主要分為早粳稻、中粳稻、晚粳稻三類。截至2016年,我國粳稻總種植量達到了850公頃,占總面積的30%左右。我國已有20多個省(市、區)在區域內種植了粳稻,主要產地包括東北三省、江蘇省、浙江省、云南省、安徽省等。在我國北方地區,雜交粳稻種植非常多,因此引入水稻直播技術提升整體效率很有必要。
2.2 水稻直播技術在北方雜交粳稻實際種植中的優化研究
結合北方雜交粳稻的生長情況,在引入水稻直播技術之前,必須做好水稻品種挑選工作,這是非常關鍵的環節。與雜交秈稻相比,粳稻沒有恢復資源,所以雜種優勢的利用難度比較大。因此必須選育高配合理粳稻恢復系,才能做好實際的直播技術應用和推廣工作。同時,要結合地區實際的環境和具體種植目標,對品種的耐肥、分蘗、及抗病、抗倒伏能力進行挑選[2]。
要對種子進行適度的處理。水稻需要適度的溫度、水分、氧氣、養分才可以很好的生長,尤其是雜交粳稻,如果按照傳統的播種方式,先育苗再處理,就會使其生長受到影響。直播技術要求對其種子先進行技術處理,要用抗寒劑、種衣劑進行浸泡,提升種子的發芽能力及實際的抗寒能力,其次要在種子的外部包裹上可以與水產生反應的物質,可以為種子提供更好的氧氣支持[3]。
要對土地進行平整。平整土地是水稻直播作業的重要保障,也是出苗關鍵技術所在。必須要及時的翻地和旋轉耕地,進行水耙地,努力使土地平整而不漏水,為作物的實際生長提供好的環境。
要按照具體規程進行播種。借助水稻直播技術處理種子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合適的間距進行播種,保證其深度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如果播種過深,種子缺乏必須的氧氣會導致其最終死亡;如果播種過淺水稻扎根不牢而出現倒伏現象,所以必須做好播種深度的調整。
3 結語
水稻直播技術是對我國傳統水稻種植技術的重大革新和突破,要結合地區的實際情況,積極引入該項技術,在提升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為我國農業技術實力的提升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在滿,羅錫文,唐湘如,馬國輝,張國忠,曾山.基于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術及機具[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10(01):91-95.
[2]高明國.水稻直播技術推廣的影響因素分析——以河南、湖南、湖北6縣(市)為例[J].廣東農業科學,2012(23):7-10.
[3]劉明海,馬蓉,吳秀芳,陶丁.影響江油市水稻直播技術應用的原因及對策[J].耕作與栽培,2015(03):59+61.
作者簡介:李志彬,碩士,中級農藝師,研究方向:雜交粳稻優勢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