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峰
[摘 要]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業實現了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孕穗期低溫對于水稻的產量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并且導致其生理機制存在差異,如何有效認知相關問題,并且積極落實更加有效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措施,需要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數據對其進行集中分析和綜合管控。
[關鍵詞] 孕穗期 低溫 水稻產量 影響因素 生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2-0133-01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物,屬喜溫作物,因此,熱量條件對于水稻生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在水稻孕穗期,水稻對于溫度的變化較為敏感,若是遇到低溫情況,會導致其出現大面積減產現象,正是基于此,需要相關種植人員集中研究,并且結合試驗要求對其進行常規化管控。本文結合試驗,集中闡釋了孕穗期低溫條件下水稻生理機制以及產生的影響因素,旨在為種植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1 基本研究分析
1.1 試驗材料
本文以安徽早秈802和中2優1286為例,前者水稻基本特征是劍葉較短,莖鞘呈紫色,穗鐮形下垂。后者水稻基本特征是莖鞘呈紫色,葉片為濃綠色,穗型較大,且谷粒呈現長型,較小。在2014-2015年間,對試驗區進行了測試,早秈802平均株高可以控制在80cm左右,全生育期在108-110天之間,抗白葉枯病3級,抗稻瘟病3級。而中2優1286平均株高可以控制在101cm左右,全生育期在117-120天之間,抗白葉枯病7級,抗稻瘟病3級。種子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提供。
1.2 試驗方法
對其進行盆栽試驗,實驗前保證每個塑料盆內相應水稻土組織完整,土壤的基本理性性質較為穩定,酸堿度為5.82,有機質控制每千克28.25克左右,堿解氮元素、速效磷元素以及速效鉀元素等按照標準參數,分別為每千克92.44毫克、81.55毫克以及115.75毫克,每盆栽植4穴,每穴3株,基肥要保證6.0千克,在移栽后12天內施加分蘗肥6.0克。
主要是利用水稻生育期對其進行有效劃分,由于孕穗期是在水稻抽穗前13天到15天,需要經歷15天左右,這就會使得其幼穗獲得更快的增長,劍葉和倒2葉的葉枕距約為-5cm到-1cm。結合安徽的實際天氣情況,將研究項目的溫度設定為日溫12℃、14℃、16℃以及18℃,而日夜溫差控制在2℃左右,相對濕度為60-80%。在對盆栽進行低溫處理后,將其從氣候箱中取出,直接放置在自然環境中,溫度控制為水稻適宜即可。
在試驗結束后,要對相關參數進行集中處理和測定,成熟后,要在每盆取2穴水稻進行試驗,具體要考察的參數包括:每穴實際穗數、每穗總粒數,水稻的千粒重,并且要對一些概率性參數進行集中核對和處理,主要是空殼率、受精率以及結實率等。針對相應的參數結構,結合標準化生產要求,對比理論產量以及實際產量之間的差距。例如,第一組早秈802花粉可育率為85.03±2.25%a,而中2優1286為84.11±0.89%a;第二組早秈802花粉可育率為85.66±1.74%a,而中2優1286為84.26±1.25%a。第三組早秈802花粉可育率為84.22±2.05%a,而中2優1286為82.77±0.62%a;第四組早秈802花粉可育率為83.56±1.93%a,而中2優1286為84.69±0.75%a。通過花粉可育率的比較能分析出,低溫度持續時間越長,花粉可育率越低[1]。
2 孕穗期低溫條件下水稻的生理機制
孕穗期低溫條件使得水稻的生理機制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其一,相關分析和臨界日的最低溫度。在籽粒種植過程中,籽粒的可育率以及受精率都會受到溫度的影響,使得其整體形狀結構出現了不同。若是低溫條件持續三天或者是五天,使得日最低溫度達到16℃,使得功能葉相關指標體系的最低溫度的規律性不足,水稻功能葉的地域低溫能力也就會隨之增強。其二,水稻的空殼率,低溫時間持續在一天,各個溫度間空殼率的差異不會特別顯著,若是時間持續在3-5天,則14℃的低溫就會導致水稻空殼率影響增大,差異也會逐漸增高。其三,孕穗期水稻的低溫控制一天,則整體每穗總粒數以及結實率和千粒重都會出現下降趨勢。
3 孕穗期低溫條件對于水稻產量的影響分析
在孕穗期低溫條件下,低溫會對水稻葉片的光合作用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孕穗期在不同持續時間和不同強度條件下,對于其產生的影響因素也需要進行有效分析。也就是說,低溫對于孕穗期水稻的細胞膜會產生影響,使其光合作用受阻,并且相應的光合同化物數量減少,使得孕穗期稻穗獲取的能量養分減少,使得穎化程度降低,加之溫度降低以及持續時間延長,使得低溫對水稻光合葉片光合作用影響增大,若是低溫時間持續過長,也會對其實際產量產生累積性影響[2]。另外,水稻孕穗期到水稻灌漿期,中心稻穗要保證整體功能結構和實際管理需求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稻米的實際品質和質量,因此,要對水稻植株整體以及器官性影響因素進行深度分析,減少低溫問題對于水稻的影響。
除此之外,低溫對于孕穗期水稻功能中光合作用產生抑制作用,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水稻生殖器官的結構,結合相應的試驗數據。低溫情況會降低花藥的干質量以及蛋白質中氮和鉀的具體含量,也會對其呼吸作用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從而降低水稻受精結實的效果。孕穗期低溫環境也會導致水稻稻米的粒寬減少,使得長寬比出現大幅度拉長,低溫影響了植株的常規化發育和生長。
4 結束語
總之,在對相關試驗進行深度分析和集中研究的過程中,要對相關參數進行集中處理,確保管理維度和種植技術的融合度貼合實際需求,保證種植效果的最優化,也要對數據進行集中分析和綜合處理,結合安徽省實際情況,對水稻不同的耐寒性進行綜合分析,優化種植技術,確保合理化布局和種植,以提升高產雜交水稻種植項目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濤,何霞紅,李成云等.低溫處理對水稻品種孕穗期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5,30(01):25-29.
[2]馮喜媛,郭春明,陳長勝等.基于氣象模型分析東北三省近50年水稻孕穗期障礙型低溫冷害時空變化特征[J].中國農業氣象,2013,34(04):46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