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俊宏
摘 要 以鐘山縣公安鎮荷塘村某水稻種植田為研究對象,從產量因素、群體動態、群體質量、農藝性狀四個方面,對不同配方施肥對水稻產量的影響進行分析,從碾米品質、稻米外觀、蛋白質含量三個方面,對不同配方施肥對稻米品質的影響進行探討,希望對提升不同配方施肥效果有所裨益。
關鍵詞:配方施肥;水稻產量;稻米品質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09
近年來,鐘山縣水稻種植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成為了農民朋友增收致富的有力幫手。但從整體情況看,雖然稻農在種植中也高度重視施肥工序,但所獲得的水稻產量和稻米品質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水稻種植業前景[1]。因此,非常有必要對不同配方施肥下對水稻產量和品質方面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選取鐘山縣公安鎮荷塘村某常規水稻田為研究對象,田間種植品種為T優6135,生長周期為125 d,土壤肥力適中,排灌條件良好,經年667 m2產量可達400 kg左右,無嚴重病蟲害發生。選取0.27 hm2田塊為試驗田,每塊面積667 m2,田間情況基本一致,施以不同比例的肥料。田塊一:10 kg氯化鉀、10 kg二胺和30 kg碳銨作為基肥,10 kg尿素作為返青肥,10 kg尿素作為穗肥。田塊二:5 kg尿素+40 kg六國(48%)復合肥作為基肥,10 kg尿素作為返青肥,10 kg六國復合肥作為穗肥。田塊三:40 kg六國復合肥作為基肥,15 kg六國復合肥作為返青肥,10 kg六國復合肥作為穗肥。田塊四:10 kg尿素和35 kg普通復合肥(45%)作為基肥,10 kg尿素作為返青肥,15 kg尿素作為穗肥。
水稻生長全程中,觀察記錄其不同生長階段的基本情況,如苗數、有效穗數、莖蘗動態、成穗率、干物重、結實率、抗病性、穗長、株高、葉長和稻米品質產量等數據[2]。同時,測定不同時期稻米的粒長、千粒質量、粒寬、厚度、加工品質等情況。
2 結果預分析
2.1不同配方施肥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2.1.1 對產量因素影響
水稻實際產量方面,二號田塊的水稻產量最高,每667 m2可達650 kg,而一、三、四田塊的水稻產量分別為550 kg、580 kg和590 kg,相互間產量上的差距比較大。
2.1.2 對群體動態影響
試驗數據表明,基蘗肥對水稻順利實現分蘗影響很大,一、四田塊高峰苗都可達到26萬,而其他兩塊只為24萬。成穗率上,二號田的成穗率最高,達到82%;成穗率最低的則為三號田,只有68%,這說明不能在中期施肥時一次性投入量過多,否則無法控制群體的性能,造成成穗率的大幅降低。
2.1.3 對群體質量影響
基蘗肥施用影響水稻群體質量,前期幫助更早分蘗、中期提高高峰苗量,后期使穗數更多,葉面積也都比較大。三號田塊,分蘗肥純氮施用較少,故其葉指數比較低,而二、四田塊就因蘗肥施的較多,葉指數就較高。
干物質積累方面,二號田塊六國復合肥的使用較多,其積累量就較大,特別是從抽穗到成熟期階段,干物質積累量增長明顯。中后期,如果施用氮磷鉀肥較少,水稻抽穗期到成熟期階段,干物質的積累量就偏低,就會嚴重影響水稻最終產量。
2.1.4 對農藝性狀影響
二、三田塊采用六國復合肥,其株高比較高,可達
115 cm;四號田塊后期投肥較多,其生長期最長,達127 d,三號田塊最短,約為123 d;穗長方面,二號田塊最短,約為18 cm。不同配方施肥下,水稻節間長度不同,一、四號田塊,因施用氮肥較多,故其四、五節間都比較長。
2.2 不同配方施肥對稻米品質的影響
2.2.1 碾米品質
稻米品質中的一個指標就是稻谷色澤。優質稻米應有優質色澤,也才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其市場價格也才能最高。通過目測,四塊田塊收獲后稻米色澤,三、四號田塊的稻米色澤發暗,存有褐色斑點。而二號田塊產出的稻米色澤最好,品相最佳。這說明,水稻生長后期少用氮肥,能夠使稻米色澤更好。
碾米品質是稻谷經歷礱谷出糙和碾米出精時,所體現出的品質,通常用精米率、出糙率和整精米率等代表,其中精米率是最能代表稻米品質的重要指標。數值高,表明同樣數量稻谷所碾出的米的數量更多,故能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3]。一般情況下,用百分數表示上述三個指標,將稻谷去殼后即為糙米,通過碾米去除米胚和糠皮后即為精米,將精米過篩后即為碎米和完整米。記錄四塊田塊三項數據發現,一、二、三號田塊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差別不大,約為82%、73%和70%;而四號田塊三項指標都偏低,分別為81%、70%和65%,表明該田塊產出的稻谷數量勢必將會偏少。
2.2.2 稻米外觀
稻米外型、堊白度和透明度是代表稻米外觀的三個指標。國際上,有的優質精米,長度可達7 mm,賣相非常好,市場價格比普通稻米要高的多。在市場上價格適中,受到消費者普遍喜愛的中質米,其長寬比都超過了3。對中高檔稻米來說,長寬比大于3.5 mm是必須實現的一個指標。四塊田塊,一號田的長度最長,達到7.5 mm,四號最短,為6.7 mm;二號田稻米最寬,為2.3 mm,三號最窄,為2.1 mm;三號田稻米長寬比最大,為3.24,二號田稻米長寬比為3.13。可見,施肥方法不同,稻米粒型上的差異是很大的,這也決定了稻米后期上市后的市場價格的差異也是很大的。
堊白度方面,一、四號田塊的差異不大,堊白大小、堊白率和堊白度這三個指標基本一致,分別約為36%、30%和10%,只達到國家三級稻米標準。但二、三號田塊的差異比較明顯,三項指標分別為48%、15%和6.5%,達到了國家二級稻米的標準,其外觀品相要好得多。
2.2.3 蛋白質含量
稻米提供了人體必須的蛋白質營養,故蛋白質含量高低是標志稻米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種植實踐證明,氮肥施用同稻米蛋白質含量間存在密切關系,二者呈正相關關系[4]。氮肥施用量大,稻米蛋白質含量就高;若氮肥用量不足,則蛋白質含量就會偏低。田中,一、三田塊稻米蛋白質含量約為6.8%,二號田塊約為7%,四號田塊約為7.3%,且四號田塊稻米直鏈淀粉的含量最高,達到22%,其所含的營養價值最高。
3 結論
從試驗結果看,氮肥施用直接影響著水稻生長進程。增氮增穗同時也影響著成粒數、千粒質量和成粒率等指標,特別是對總粒數與穗數的影響最大。雖然增加氮肥施用可以帶來產量提升,但同時也使稻米品質下滑、味道變差。因此,如何更好地科學施肥,采取最佳配方施肥方法,找尋水稻高產和高效間的最佳平衡點,是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綜合試驗中各項數據,二號田塊的穗數、千粒質量和總粒數最好,產量也最高,碾米的品質比較好,堊白度比較低,蛋白質和直鏈淀粉含量都較為均衡,食味感也不錯。所以,該田塊配方施肥法適于該縣水稻種植實際條件,應該在水稻實際種植中予以重點推廣,以夠幫助農戶獲得可觀種植收益。
參考文獻
[1]陳敏,馬婷婷,丁艷萍,等.配方施肥對水稻養分吸收動態及產量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4(1):237-246.
[2]劉慶淮,錢飛躍.測土配方施肥對水稻產量產值和品質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3(17):7486.
[3]司洋,陳秋雪.不同施鉀量級對寒地水稻產量及稻米品質的影響[J].北方水稻,2012(4):26-28.
[4]鄭運章,邱云飛,胡宏祥.氮磷鉀肥不同施用量對水稻產量的影響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4():77-81.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