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鳳英
感悟習近平調研工作的“深、實、細、準、效”
杜鳳英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調查研究能力是領導干部整體素質和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之江新語》的第一篇文章,題為《調研工作務求“深、實、細、準、效”》,讀后令人印象深刻。這篇短論思想性、針對性、時效性強,語言簡潔明快,觀點敏銳清晰,對廣大黨員干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具有很強的方法論層面的指導意義。
習近平指出,“深”,就是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善于與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社會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間、廠礦、群眾和社會各層面中去解決問題。
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是獲得正確認識的源泉,也是檢驗和深化我們認識的根本所在。進行調查研究,一定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調查研究成果的質量如何、形成的意見正確與否,最終都要由人民群眾的實踐來檢驗。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研究問題、制定政策、推進工作,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謹慎決策,以保證在各項工作中盡可能防止和減少失誤,即使發生了失誤也能迅速得到糾正。
調研要“求深”,就必須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調查了解情況,既要調查機關,又要調查基層;既要調查干部,又要調查群眾;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進的地方去總結經驗,又要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研究問題。基層、群眾、重要典型和困難的地方,應成為調研重點,要花更多時間去了解和研究。對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更要主動調研,抓住不放。只有這樣,才能在調研中聽到實話、察到實情、獲得真知、收到實效。
習近平指出,“實”,就是作風要實,做到輕車簡從,簡化公務接待,真正做到聽實話、摸實情、辦實事。
黨的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出臺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其中第一條明確強調:“要改進調查研究,到基層調研要深入了解真實情況,總結經驗、研究問題、解決困難、指導工作,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多同群眾座談,多同干部談心,多商量討論,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
2012年12月7日,八項規定出臺后的第三天,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出京調研,在廣東省的五天時間里,輕車簡行,不封路、不清場,住普通套房,吃自助餐。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帶頭執行八項規定的一次生動示范。四年多過去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從出行不封路、少擾民,不過度警衛、減少陪同人員,到吃家常菜、住普通房,強調艱苦樸素,反對鋪張浪費;從考察點不能“導演”,了解最真實情況,到鼓勵說真話、談問題,多到意見多的地方,多同普通群眾接觸等,體現出明顯的以上率下的導向。

習近平指出,“細”,就是要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深入分析問題,掌握全面情況。
在經濟社會加速轉型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條件下,新矛盾新問題每時每刻都在出現,黨情、國情和世情瞬息萬變。客觀環境要求我們必須做“精準調研”,充分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來龍去脈。只有精準調研,才能做到對策的“精準發力”。如果調研“走馬觀花”,做表面文章,其結果只能是“閉著眼睛捉麻雀”,貽誤工作,影響事業發展。
習近平多次強調,地方發展要與實際相結合,當縣委書記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市委書記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要跑遍所有的縣區市。“關鍵是要通過調研搞清情況,堅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
習近平指出,“準”,就是不僅要全面深入細致地了解實際情況,更要善于分析矛盾、發現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規律性的東西。
顧名思義,調查研究包括調查和研究兩個階段。調查是了解“是什么”“怎么樣”的階段,表現為對客觀事實的描述,產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研究則是要回答“為什么”“所以然”的階段,是通過科學理性的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目的是找到決定事物發展變化的本質規律。所以,要把調研“做準”,必須處理好調查和研究兩個環節的關系,“調查結束后一定要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進行一番交換、比較、反復的工作,把零散的認識系統化,把粗淺的認識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質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關鍵是調查后要善于研究,抓點時要善于管窺全豹,跑面中要能夠見微知著,綜合提煉”。
習近平指出,“效”,就是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切實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較強操作性,做到出實招、見實效。
調查研究必須強化“問題意識”,針對問題研究治本之策,努力在切實解決問題上下功夫,在真正化解矛盾上做文章。習近平強調說:“衡量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調查研究的規模有多大、時間有多長,也不是光看調研報告寫得怎么樣,關鍵要看調查研究的實效,看調研成果的運用,看能不能把問題解決好。”要緊緊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執行,深入研究影響和制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深入研究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研究黨的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深入研究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點問題,深入研究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等領域的重大問題,這樣才能使調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決策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更好地為黨委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服務。
恰如習近平在《之江新語》中講的,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口號,就是時代的聲音,也就是我們必須要逐步解決的問題。只要我們立足于時代去傾聽這些特定的時代聲音,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
(摘編自《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