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防“帶病提拔”須把“三關”
劉杰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防止干部“帶病提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突出強調了黨的選人用人導向,對各級黨組織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忠誠履行黨章賦予的各項職責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充分運用日常了解掌握的情況,根據干部一貫表現,突出對政治品質、道德品行、作風表現、履行選人用人職責、廉潔自律等情況的綜合分析,發現線索,查找問題。”“政治品質”“道德品行”“作風表現”“履行選人用人職責”“廉潔自律”等內容擺在了干部提拔更加顯著的位置,不難看出選任領導干部把好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的重要性。各級黨組織在防止領導干部“帶病提拔”中要真正找到“病根”,對癥下藥,堅持預防是最好的治療,切實把好總開關,要始終做到堅守正道、弘揚正氣,突出以信念、人格、實干立身,抓好問題之源,強調源頭治理,深入剖析,徹底把好“總開關”,對理想信念不堅定的黨員領導干部要敢“關”,對“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要堅決“開”,大膽重用,自內而外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規避“帶病干部”被提拔的風險,從根本上解決防止干部“帶病提拔”問題。
干部考核是干部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選準和用好干部的重要前提。干部考核要將日常考評與結果考察有效銜接。首先,考評既要堅持上級、同級、下級相結合的評價,避免干部選拔考察既定程序中的推選會,談話會等環節變成無實質內容的簡單走流程,使選人用人形式化、簡單化、表面化問題發生,又要重視群眾反映,真正深入工作地、群眾中察看實情,提升干部選拔的精準性、有效性、持續性;既要堅持德才兼備原則,又要注重實際業績評估,堅持黨性原則,注重成果導向,推動黨內選任和社會參與協調發力,將認同、支持、擁護的力量有機統一起來,充實考察內容,豐富考察方式,打牢日常了解、綜合研判兩個基礎,抓好動議審查、任前把關兩個關鍵,真正選出組織認可、干部擁護、群眾滿意的好干部。其次,將階段性考察和長期性考察結合起來,抓住重要任務完成的時間節點,兼顧重要工作緊急工作的時間銜接性,以“人”“事”“物”“情”“組織”“地點”等社會管理要素為線索深入考察,避免出現考察片面化的情況。最后,對考察內容要注重民意調查情況和民主推薦結果的分析研判有機結合。要注重聽取群眾反映、了解群眾口碑,特別是聽取工作對象、服務對象等相關人員的意見,公平評價干部,公道對待干部,公正使用干部。堅決擋住那些在政治品質、道德品行、廉潔自律等方面“帶病”的干部。
防止干部“帶病提拔”要多配包含黨性教育、理論教育、能力實踐為一體的“營養餐”,建立防止干部“患病”問題產生的長效機制,努力提升干部的“健康指數”,以高素質干部隊伍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首先要以組織培養為切入點。各級黨組織要“管培結合”,將嚴格管理干部和熱情關心干部結合起來,用心用情抓好干部教育培訓,加大各級領導干部的培養力度,消除“天花板”觀念,徹底摘下因“天花板”觀念制約各級干部工作積極性的“枷鎖”,推動廣大干部心情舒暢、充滿信心,積極作為、敢于擔當,營造善為、會為、有為,有責、負責、盡責的良好政治生態。其次要以個人自育為突破點。領導干部只有自內而外地主動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價值追求,樹立遠大目標,踐行黨的宗旨,艱苦奮斗、清正廉潔,正確行使權力,才能從根子上解決“不患病”“不染病”的問題,才能在面對各種利益誘惑面前始終保持敬畏之心,做到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關鍵時刻經得住考驗。最后要以建立健全干部選拔機制為創新點。選拔機制的不斷完善對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起著“風向標”的作用。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能動性、時效性、社會性、持續性,從制度上解決選人用人問題,多措并舉真正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養起來、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
(作者單位:云南省玉溪市委黨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