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新超,張博
(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鉆井分公司,上海201206)
甲基葡萄糖甙的合成及其對鉆井液性能的實驗研究
雷新超,張博
(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鉆井分公司,上海201206)
在酸性催化劑的作用下,以淀粉和甲醇為原料回流合成甲基葡萄糖甙溶液,再經中和、過濾、干燥后獲得固體甲基葡萄糖甙,運用紅外光譜鑒定合成反應產物,并且對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性能進行了評價,構成了一個集合成、表征和應用于一體的綜合性實驗。實驗涉及高分子化學及表征、分析化學和鉆井液工藝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包含合成操作、儀器分析、數據處理等化學實驗操作技能。
綜合性實驗;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性能;高分子化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問題,使得與鉆井液有關的環保和安全問題的高效、低成本和無毒鉆井液的研究、開發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是國外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一種新型水基鉆井液體系,在國外,它被大量應用于水平井和大位移井的鉆井,在國內則被成功應用于吐哈油田小井眼開窗側鉆井。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能有效地抑制泥頁巖水化膨脹,維持井眼穩定,保護油氣層,同時,還具有良好的潤滑性能、抗污染能力和高溫穩定性,并且無毒、易生物降解,對環境的影響極小。實驗采用一步合成法,即淀粉中的-OH與甲醇的-OH在酸性催化劑作用下直接生成甲基葡萄糖甙(MEG),并對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性能進行實驗。這樣做,相關人員可以進一步熟悉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又可以使儀器分析知識獲得實踐應用,同時,還加深了對鉆井液工藝學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
實驗使用的主要儀器:數顯恒溫水浴鍋(江蘇金壇市金城國勝實驗儀器廠),HGRL-4A型變頻高溫滾子加熱爐(重慶鑫德勤石油專用儀器廠),ZNS-A5型中壓濾失儀(重慶鑫德勤石油專用儀器廠),JJ-1型定時電動攪拌器(金壇市科析儀器有限公司),PHS-3C酸度計(上海三信儀器廠),ZNN-D6L型六速黏度計(重慶鑫德勤石油專用儀器廠),GJO-B12K型變頻高速攪拌機(重慶鑫德勤石油專用儀器廠),馬氏漏斗(重慶鑫德勤石油專用儀器廠),Tensor-27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德國布魯克儀器),回流反應裝置(自組裝)。
實驗使用的主要試劑:紅苕淀粉(食品級),甲醇(AR),磷酸,硫酸,鹽酸,對甲苯磺酸,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鉀鹽(K-PAM),腐植酸鉀(KHm),膨潤土(一級),泥頁巖樣品,實驗用水均為去離子水。
2.1 甲基葡萄糖甙的合成
實驗時,當溫度為30℃以下時,將適量的紅苕淀粉與甲醇(m/m=1∶5)原料加入到裝有冷凝和攪拌裝置,并且有酸性催化劑磷酸的三頸燒瓶中,開動電動攪拌器,在恒溫水浴鍋中65~80℃條件下攪拌回流反應8 h。反應結束后,用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調節溶液pH為6.0~7.0之間,然后用真空泵抽濾并干燥得到產品,取少量樣品用紅外光譜儀分析產品結構。
2.2 鉆井液的配制及其性能評價方法
在攪拌器的攪拌下,向350 cm3±5 cm3去離子水中加入22.5 g±0.01 g的鉆井膨潤土,在攪拌5 min±30 s后,從攪拌器上取下攪拌杯,用刮刀刮下粘在杯壁上的所有鉆井膨潤土。之后將攪拌杯重新放到攪拌器上繼續攪拌,每隔5 min需要從攪拌器上取下攪拌杯,刮下粘在杯壁上的所有鉆井膨潤土,總攪拌時間應為20 min±1 min。在25℃±1℃,將鉆井膨潤土懸浮液在密封或帶蓋容器中養護16 h后即得淡水基漿,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甲基葡萄糖甙和淡水基漿,并加入一定量降黏劑、濾失劑等處理劑,即可配制性能優良的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體系。
實驗按照《鉆井液現場測試第1部分:水基鉆井液》(GB/T 16783.1—2006/ISO 10414—1∶2001)、《鉆井液測試程序》(GB/T 5621—1993)、《水基鉆井液用降濾失劑評價程序》(SY/T 5241—1991)等標準評價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體系的抑制性、流變性、濾失性、抗高溫性和配伍性等性能。
3.1 甲基葡萄糖甙合成反應及其結構分析
為了快速篩選出合成甲基葡萄糖甙影響因素的最優條件,采用堆積法將質量分數為2%的甲基葡萄糖甙加入膨潤土懸浮液中,通過計算膨潤土抑制率評價合成后的甲基葡萄糖甙對膨潤土懸浮液的抑制效果。抑制率越大,說明合成出的溶液對巖石的抑制效果越好。
3.1.1 催化劑種類對甲基葡萄糖甙性能的影響
遵循實驗方法,研究相關文獻,考察了鹽酸、硫酸、磷酸和對甲苯磺酸不同種類的酸性催化劑催化合成反應的影響,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酸種類對甲基葡萄糖甙性能的影響
在合成甲基葡萄糖甙的過程中,如果催化劑酸性太強,會導致淀粉水解程度增大,生成的低聚糖聚合度比較低,當其再與甲醇發生甙化反應后,成膜性就很差;如果催化劑酸性太弱,淀粉的水解程度太低,與甲醇反應很不均勻,合成出的甲基葡萄糖甙分子量會過大,成膜效果會變差,對黏土的抑制效果不佳。同時,由于磷酸酸性介于強酸硫酸、鹽酸和弱酸對甲苯磺酸之間,所以,合成甲基葡萄糖甙時,選擇磷酸作為催化劑。
3.1.2 磷酸用量對甲基葡萄糖甙性能反應的影響
磷酸的用量直接影響著淀粉水解程度和淀粉水解后糖類與甲醇的反應程度,按照實驗方法考察了磷酸用量(以淀粉的質量數計)對甲基葡糖糖甙合成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磷酸用量對甲基葡萄糖甙性能的影響關系圖
由理論和實驗現象可知,磷酸加量過多,會致使淀粉水解程度增大,生成的低聚糖聚合度降低,導致合成出的甲基葡萄糖甙分子量小,在黏土的表面成膜不好,影響對黏土的抑制效果;磷酸加量過少,會使淀粉水解程度不足而存在大量的淀粉,由于淀粉的分子量大,分子卷曲不易成膜,使抑制黏土的膨脹受到影響。當磷酸用量為1.6%時,合成出的甲基葡萄糖甙加入膨潤土懸浮液后對黏土的抑制效果好。
3.1.3 淀粉與甲醇比(m/m)對甲基葡糖糖甙性能的影響
由甲基葡萄糖甙合成反應機理可知,淀粉與甲醇比(m/m)影響著甲基葡萄糖甙的收率及其性能。按照實驗方法考察了淀粉與甲醇比(m/m)下合成的甲基葡萄糖甙性能,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淀粉與甲醇比(m/m)對甲基葡萄糖甙性能的影響關系圖
反應理論和實驗現象表明,當甲醇用量太多,與低聚糖發生甙化反應時,關閉低聚糖分子上羥基的數目增加,增大了產物的憎水性,不易分散在水中,對頁巖吸附能力大大降低,抑制性下降;當甲醇用量太少,與淀粉發生低聚糖甙化反應程度低,在糖環結構上引入的羥基數量少,導致產物親水性太強,易于溶解在水中,反而難以在黏土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膜,進而降低其對黏土的抑制性能。甲基葡萄糖甙合成的淀粉與甲醇比(m/m)為1∶5時較為合理。
3.1.4 合成反應時間對甲基葡萄糖甙性能的影響
反應時間影響甲基葡萄糖甙的合成。采取一定的實驗方法測定了反應時間影響下合成的甲基葡萄糖甙的性能,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反應時間對甲基葡萄糖甙性能的影響
實驗表明,反應時間短,淀粉水解程度不夠,分子之間相互纏結卷曲,成膜性不好;反應時間長,水解生成的低聚糖聚合度不好,副反應多,最終導致分子量過大不易成膜。當淀粉與甲醇反應時間達到8 h左右時,甲基葡萄糖甙的副反應少,合成后的溶液成膜性好,對黏土的抑制效果也比較明顯。

圖3 甲基葡萄糖甙的紅外光譜
3.2 甲基葡萄糖甙的結構分析
使用溴化鉀壓片法對合成反應產物甲基葡萄糖甙進行紅外光譜分析。由圖3可知,3 000~3 500 cm-1處為糖類多羥基(-OH)的伸縮振動,由于氫鍵締合作用,峰形變寬;2 800~3 000 cm-1處為烴基(-CH2-、-CH3)的對稱/不對稱伸縮振動;1 000 cm-1處為C-O-C的伸縮振動。這些信息以及結合甲基葡萄糖甙化學結構式可證明,所合成的產物為甲基葡萄糖甙。
3.3 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的性能評價
以合成的甲基葡萄糖甙為基液,選用一級膨潤土配制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用甲基葡萄糖甙基液評價淡水鉆井液的抗溫性、抑制性、降濾失性和配伍性等性能。
3.3.1 甲基葡萄糖甙加量對鉆井液體系濾失量的影響
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體系的主要成分為甲基葡萄糖甙,按照水基鉆井液用降濾失劑評價程序考察了該體系中改變甲基葡萄糖甙加量對體系抑制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甲基葡萄糖甙用量對鉆井液體系濾失量影響
實驗現象表明,在鉆井液中加入甲基葡萄糖甙后,鉆井液中壓濾失量在減少,表觀黏度、塑性黏度、屈服值都在增加。隨著甲基葡萄糖甙加量的增加,濾失量的減少量卻在降低,表觀黏度、塑性黏度、屈服值的增加量也在減少。由此可知,加入質量分數為20%以上的甲基葡萄糖甙,可以形成理想的半透膜,阻止與鉆井液接觸的頁巖水化和膨脹,有效地降低鉆井液的濾失量。因此,要想保持鉆井液性能的穩定,應嚴格控制鉆井液濾失量,使其低于10 mL,而甲基葡萄糖甙在體系中所占的比例應大于30%.
3.3.2 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的抑制性能評價
按照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水基鉆井液用降濾失劑評價程序》(SY/T 5241—1991)標準,在淡水鉆井液中加入質量分數為35%的甲基葡萄糖甙,取國內某鉆探區頁巖巖樣,在70℃的條件下熱滾16 h,甲基葡萄糖甙的頁巖回收率高達89.98%.這表明,甲基葡萄糖甙對頁巖有較強的抑制性。
3.3.3 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的抗溫性能評價
根據測定常溫、70℃、120℃、150℃溫度下測定熱滾后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的流變性和濾失性實驗數據,分析、評價了不同溫度下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的抗溫性能。實驗表明,隨著熱滾溫度的升高,其流變性能變差,70℃左右時流變性最差。但是,隨著熱滾溫度的不斷升高,流變性能有所改善。
另外,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經過16 h熱滾后仍保持有較好的濾失性能,熱穩定性好,這證明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體系具有一定的抗溫能力。特別是在高達150℃的熱滾條件下,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仍然保持著比較低的濾失量。這說明,在150℃的溫度下,甲基葡萄糖甙仍然對頁巖有很強的抑制性。
3.3.4 甲基葡萄糖甙與鉆井液處理劑配伍性的性能評價
雖然甲基葡萄糖甙可以明顯地降低鉆井液的濾失量,但是,隨著甲基葡萄糖甙加量的增加,其鉆井液的流變性能也變差。為了滿足現場對鉆井液性能的要求,通常情況下,還要加入其他鉆井液處理劑。實驗測定了在質量分數為35%的甲基葡萄糖甙(MEG)鉆井液中添加鉆井液降黏劑腐植酸鉀(KHm)、鉆井液降濾失劑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鉀鹽(K-PAM)的性能。實驗數據如表3所示。
實驗表明,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中加入1%KHm后,鉆井液體系的表觀降低,屈服值降低;在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中加入1%K-PAM,其表觀黏度、塑性黏度、屈服值均增加,三者的濾失量無太大的變化。由此可證明,甲基葡萄糖甙與鉆井液其他處理劑有良好的配伍性。

表3 甲基葡萄糖甙與其他鉆井液處理劑的配伍性能
研究甲基葡萄糖甙合成條件及其鉆井液的性能評價可知:①常壓合成甲基葡萄糖甙的優化條件為,催化劑種類為磷酸,淀粉與甲醇比(m/m)為1∶5,磷酸用量為1.6%,反應時間為8 h,反應溫度為回流溫度;②采用傅里葉紅外光譜儀對產品進行紅外分析,間接證明所合成的產物為甲基葡萄糖甙;③將合成后的甲基葡萄糖甙加入鉆井液中,甲基葡萄糖甙的加量大于30%時,評價、研究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的抑制性、抗溫性和配伍性可知,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能夠顯著降低鉆井液濾失量,特別是在高達150℃的溫度下對頁巖仍然有很強的抑制性,且與其他鉆井液處理劑有良好的配伍性。
參考文獻:
[1]鄢捷年.鉆井液工藝學[M].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6.
[2]趙福麟.油田化學[M].第二版.東營: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10:16-18.
[3]楊振杰.環保鉆井液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鉆井液與完井液,2004,21(2):39-42.
[4]王中華.國內外鉆井液技術進展及對鉆井液的有關認識[J].中外能源,2011,16(1):48-60.
[5]許有志.鉆井液技術現狀及發展方向[J].工程技術,2011(8):111.
[6]徐同臺,趙忠舉.21世紀國外鉆井液和完井液技術[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4:79-430.
[7]孫延德.全油基鉆井液技術實現自主化[J].石油與裝備,2011(5):20.
[8]孫立明,陳仲祥,翟麗萍,等.新型鉆井液甲基葡萄糖苷的合成研究[J].河北化工,2002(6):25-26.
[9]王軍義,王在明,王棟.甲基葡萄糖甙鉆井液抑制機理研究[J].天然氣勘探與開發,2006(9):62-65.
[10]王彬,樊世忠.MEG水基鉆井液的研究與應用[J].石油鉆探技術,2005,33(3):22-25.
[11]黃達全,宋勝利,王偉忠,等.MEG鉆井液在濱26X1井的應用[J].鉆井液與完井液,2008,25(3):36-38.
[12]歐陽偉,楊剛,賀海,等.MEG鉆井液技術在劍門1井超長小井眼段的應用[J].鉆井液與完井液,2009,26(6):21-23.
[13]陳誠,李曦,劉信,等.聚苯胺的合成及其對六價鉻吸附實驗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4):61-63,67.
[14]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油田化學研究所.GB/T 16783.1—2006/IRSO 10414—1∶2001鉆井液現場測試第1部分:水基鉆井液[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編輯:白潔〕
O69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4.001
2095-6835(2017)14-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