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宇
隨著《大圣歸來》和《大魚海棠》在過去兩年連續憑借革命性的制作水準令人眼前一亮,重振國產動畫仿佛就成了關乎產業興衰和民族自豪感的熱門話題。新近上映的《大護法》頗具中式山水畫風的筆法與江湖氣十足的人物與故事,被認為是又一次中國動畫經典傳統的回歸。帶有寓言意味的荒誕劇情使它成為這個時代中國動畫電影的可貴樣本。
《大護法》刷新國產動畫尺度
在這個高溫的夏天,《大護法》引發了更高溫的討論。自7月13日登陸全國院線以來,《大護法》票房突破8000萬,獲得豆瓣評分8.1的高分。
最近幾年來,暑期檔漸漸成為了國產動畫的秀場,越來越多的國產動畫想在暑期檔這塊大蛋糕上分一杯羹,這個檔期也像一塊試金石一般,用心的好動畫功成名就,那些靠抄襲賺鈔票的被扼殺。也正是這幾年的光陰,一點一點地讓人們看到了國產動畫崛起的希望。
2015年的《大圣歸來》,從一開始的籍籍無名,到后來的口口相傳,成為那一年暑期檔當之無愧的票房黑馬。2016年的《大魚海棠》,雖然外界對于這部影片眾說紛紜,爭議不斷,但是十二年磨一劍的恒心與毅力,美到每一幀都可以做壁紙的畫面,憑這份認真與執著,就值得觀眾為之鼓掌。
作為國內第一部“少兒不宜”的動畫,分級制首先是《大護法》的一個標簽。在沒有分級制度的國內,《大護法》主動標明了自己PG-13,它不是一部拍給兒童看的電影。影片有大量爆頭、肢解、剁尸等血腥場面,但更主要是它的隱喻和內涵,影射的現實令人細思極恐。
影片講述了欒衛國的大護法奉命尋找離家出走的太子。為尋找太子,大護法誤打誤撞闖入了花生鎮,從而開始了一場冒險,也被卷入了一場陰謀。影片用一個披著無厘頭喜劇外衣的荒誕故事展開一則寓言,故事背后若隱若現指涉了一種不著痕跡的愚民統治,就連最終的反抗與變革,也都充滿了宿命式輪回的意味。令人嘆服導演的智慧與勇氣。再加上片中時而閃現的殺伐場面,不免讓人驚呼——我們終于有了不再低幼兒童化的成人動畫。如此看來,《大護法》能在中國電影審查制度下順利上映簡直是一件幸事。
《大護法》的宣傳語是這樣一句話:獻給時代高墻下的自由靈魂。對極權的隱喻是影片的核心,也是注定會被拿出來討論的部分。荒誕性是這部電影的又一特征。權利統治的陰謀,個體自由被剝奪,這是一個反烏托邦故事。所有花生人都生活在被洗腦的統治之下,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他們愚昧無知,恐懼著,也麻木著。他們看待自己的同胞被屠殺,依然無動于衷。這樣的劇情在當下國漫中很少見,將集權意志以動畫的形式展現,《大護法》刷新了國產動畫的尺度。
“意義高于一切”
在《大圣歸來》和《大魚海棠》出現之后,每當有一部稍有新意的動畫作品出現,都難免被人們拿到放大鏡下仔細加以觀察。
在票房方面,《大護法》沒有很好地繼承前兩部經典之作。在上映首周過后,《大護法》的票房剛剛超過了3000萬,這其中還包括了貓眼給電影的票房補助?!洞笞o法》首映當日,時光網顯示的排片量為13.2%,相比《瘋狂動物城》上映首日的排片,只低了1%。這說明《大護法》在排片量上享受的是迪士尼動畫電影的待遇。與另一部國產動畫電影《大圣歸來》的首日排片量9.2%相比,《大護法》更有理由創造一個好的票房。
在上座率不如預期之后,各家影院紛紛降低了《大護法》的排片量。直到在社交媒體上火爆之后,人們才意識到“這么好的電影排片量也太低了吧!”好口碑低票房,《大護法》顯然沒有很好地抓住自己的第一撥觀眾。評論普遍認為:《大護法》的電影化敘事偏弱,“故事很好,劇本平平”。
影片中,最令人期待的大護法與無臉人羅單之間的正面大戰并沒有得到展現,有些草草收尾的嫌疑,花生人的全體覺醒過程展現也很草率。不思凡構建起的龐大世界與諷刺體制的作用似乎并沒有借助劇情得到妥當的發揮。
另外,導演不思凡選擇了一種不同尋常的畫風和質感來表現作品的喜感?!洞笞o法》里的人物幾乎個個扭曲甚至是詭異,花生鎮里的花生人只是空有一副人的模樣,眼睛和嘴巴都是自己貼上去的紙片,不會說話也不具備思考的能力。這種木訥呆滯的群體人物設定,自然是為了影片是要強調的“愚民”主題服務。但在人設之外,不思凡還試圖用大量突兀生硬的自言自語式對話,又或是尷尬的哈哈大笑式表情來彰顯喜劇效果,在本就清奇的畫風襯托下,倍感違和。
《大護法》確實因為背后那些值得探究和玩味的寓意,而贏得了遠超同類作品的褒獎。但也必須承認,《大護法》是一部意義高于一切的電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和情節,都過于符號化,是為了說明道理而存在,缺少自發且豐滿的情感與行動。
中國動畫電影的“大躍進”
雖然《大護法》在敘事、邏輯上尚有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在整體世界觀架構上稱得上成功。尤其是它為中國電影提供了可貴的寓言樣本。
不思凡汲取各方營養,用大亂燉的方式炮制出一部風格統一且自成一派的動畫電影。就影片宏大的世界構建和針砭的寓意來說,這部電影的膽量了不起。影片藉由一位從外界闖入的主人公,去描寫一個完全封閉的世界,在這個任由編導想象構建的舞臺上,去展開一則寓言。不思凡的嘗試值得肯定,他試圖用一個披著無厘頭喜劇外衣的荒誕故事,去講述背后那難以言說的道理與寓意。
從模仿好萊塢敘事的《大圣歸來》到日漫風格明顯的《大魚海棠》,再到《大護法》,這個時代的國產動畫似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子,國產動畫在擺脫Low、低幼方面又有進一步的突破。其實國產動漫的崛起和逆襲,需要的不是動輒票房過億、過十億的合家歡作品,需要的是原創劇情,更多的體現創作人的獨立思考。從美漫、日漫的發展過程來看,正是很多個性化的思考構成了其動漫世界的繁榮。
《大護法》有了一個很不錯的開始,它向我們證明了一部畫風獨到的動畫同樣可以承載一個足夠深刻的道理,也向我們證明了中國的動畫除了取悅低幼化的孩子,仍然擁有巨大的沃土和空間。
但《大護法》遠不是一個完滿的結束,它是這個時代中國電影的一個可貴樣本,像許多電影一樣存在明顯的優點和瑕疵,而它的可貴之處是,其優點與瑕疵都足堪成為我們探討和分析的對象,為日后更出色的作品,找到脈絡和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