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香蘭
【摘要】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投資者的心理因素會影響其投資本身的收益情況,很多投資者不懂技術面分析,往往會根據市場上的風向或者自己感性想法來操作股票,這樣的操作一般盈利不多,虧損嚴重。因此,分析投資者的心理行為變化對股票交易的影響,切實保護投資者的權益,是一個市場能否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本文通過對廣大投資者心理特點的分析,從不同層面詳細闡述了廣大投資者的投資心理。
【關鍵詞】心理學;投資者;股票交易
一、背景
大家都知道,心理學在人類行為研究中的道德結果是,無論個體還是群體的人類行為,往往都是非完全理性的,其混合了感性與理性的集合。證券市場中,廣大中小投資者往往占主體地位。因此,評價一個市場能否穩定發展,首先要看是否可以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心理學在中小投資者的股票交易中的應用。
二、股票交易中的心理傳導過程
心理學和神經學的綜合研究發現,人類行為集合了理性與感性兩種特點,表現出理性為主,偶爾感性。神經科學經過大量深入研究,認為人類大腦的左半球對應視野的最右端,而相反,右半球就對應視野最左端。一般來說,語言方面的工作由左半球負責,情緒方面的工作由右半球處理。
大腦中兩個半球分工明確,認知神經學家約翰卡汀認為,事實上人類應該具有兩種意識。左半球的智力被用于理解“是什么”,而右半球的智力用于感覺價值等抽象概念之間的關系。這兩種智力同時工作,相互協調。大腦中的兩種智力隨著人類活動在不斷重復地觀察周圍的環境,試圖弄清楚周圍的人和事物的特點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約翰卡汀參考了大量神經學和心理學以及哲學方面的文章以后發現,人類行為中第二智力始終控制著情緒等方面的活動。該智力由大腦的右半球控制,并且與左半球的語言系統相對獨立。但是,由于兩者又相互關聯,因此第一智力和第二智力常?;ハ噢D換,互為主副。在股票市場中,如果股票起伏較大,中小股民受到沖擊,此時第二智力的情緒就主要操控了大家的行為,當投資者脫離了理性思考,變成非理性的過激投資者,就必然要犯錯誤了。因此,我們認為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整體應該是非理性的。我們可以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解釋左右腦的關系。如果右腦當作哨兵,他的任務是觀察敵情,他給左腦提供情報,左腦當作將軍,他的任務是判斷當前形勢并做出決策,然后將命令傳達下去。所以我們常常見到的交易失敗,可以說是頭腦發熱的觀察員與糊里糊涂的將軍之間的組合,這樣的組合難免決策失誤造成投資損失。
雖然人類行為偏向非理性,但是,單個的投資者由于其長期經營股票,大量的經驗積累使其對股市變化規律有深刻的理解,其思考結果和交易行為偏向理性。可是單個投資者一旦進入市場投資群體中,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群體的心理和行為會對個體產生難以想象的影響。弗里德里稀?席勒曾說過任何一個人,作為個體來看,都是足夠理智和通情達理的,但是,如果他作為群體中的一員,立刻就成為白癡一個。群體心理學領域的大量研究發現,股票市場中,廣大投資者整體行為都表現出非完全理性的特點。一般來說,在群體壓力下做出的行為往往是非理性的,雖然這些行為非常符合群體規范。股票市場中不難見到大量的從眾行為,而這種行為帶來的后果往往是大家一起虧損。另外,當股票市場出現牛市或者熊市的時候,投資者往往容易產生群體性的非理性行為,比如大家都選擇買入高峰期的高價值股票,賣出低谷期的低價股票。客觀來看這些行為與理性背道而馳。對此,有心理學家查爾斯?麥克曾說過一個公認的事實是,人們的思維喜歡合群但他們會集體發瘋,但醒悟過來時卻慢得多,一個接一個。
三、廣大中小投資者的特點
首先,投資者人數多。就我國證券市場來說,中小投資者所占比重很大,且該比例呈增長趨勢。其次整體投資水平偏低。廣大中小投資者所接受的教育水平、過往的投資經驗以及投資規模各不相同,整體水平較低。第三是投資體量較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中,約有20%的中小投資者用于投資的資金規模在5萬-30萬元區間內;約有17.25%的中小投資者用于投資的資金規模在2-5萬元之間;只有不到10%的投資者用于投資的資金規模在30萬元以上。
四、中小投資者的普遍投資心理分析
1.貪婪與恐懼。證券市場中常見的兩種心理現象是貪婪和恐懼。每一個投資者在其投資之初,都是奔著獲得收益來的,并且很少有投資者在其收益向好是選擇收手。而恰恰正是廣大投資者的這種貪婪心理,形成了短暫的市場繁榮;反過來,如果貪婪的心里浪潮變成悲觀甚至是恐懼心理時,整個市場的形勢就會發生巨大扭轉。巴菲特曾經說過: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聽上去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就難了。因為什么時候貪婪和什么時候恐懼時很難把握的。當然,中小投資者同樣也很難把握這個尺度,再加上其從眾心理,更是使其與上述原則背道而馳。
2.焦慮。投資者是在用他們手里的資金來進行運作,進而獲得更多的資金,他們對其資金的這種絕對權力就容易使其產生焦慮。我們可以看到,中小投資者交易非常隨意,而且其隨意的投資也無法使其長期保持較高收益,尤其是在他們出現虧損的時候,焦慮的心理便出現了。我們認為,投資者必須正確對待盈虧,并告訴自己交易紀律,并嚴格按照交易紀律來約束自己,盡量去控制焦慮的情緒。
3.麻木。一般來說,熊市過后,中小投資者虧損嚴重,麻木的情緒開始蔓延。再加上市場表現疲軟,導致他們對市場的信心越來越差。由于大家虧損都很大,但是沒有人能狠下心來拋掉全部股票逃出去,所以大多數人選擇任賬戶自生自滅。麻木情緒開始蔓延之后,股票話題再也提不起大家的興趣,大家聊天也不愿意提到與股票相關的問題。我們認為,中小投資者的麻木情緒潮流中,正是一個好機會。這時如果能夠調整好心理偏差,對市場情況進行冷靜分析,把握最后的機會,極有可能贏得收益。
4.羊群效應。羊群效應又被稱為羊群行為、從眾行為,它是指投資者在群體壓力之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轉變原有的態度,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調查發現,實踐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羊群行為。
5.心理賬戶與處置效應。心理賬戶是人們在心理上對結果(尤其是經濟結果)的分類記賬、編碼、估價和預算等過程。由于中小投資者普遍存在自我心理賬戶分類,會人為地將自己持有的證券分成盈利賬戶、平衡賬戶和虧損賬戶。這樣的結果也導致了處置效應的加強。避免懊悔、尋求自豪的心理導致了投資者往往過早套現盈利股票,而過久持有虧損股票。被稱為處置效應。由于心理賬戶和處置效應的存在,導致中小投資者過早中止盈利,持續放大虧損,投資收益受到很大損失。
五、結論與建議
1.制定明確的投資目標。焦慮心理的很大來源是沒有明確目標,導致不自覺的和市場最大盈利進行對比。中小投資者需要制定明確的投資目標,以控制焦慮情緒。
2.制定詳細的投資紀律。中小投資者必須有明確、詳細的投資紀律并嚴格執行,杜絕隨意性。一旦發現問題,需要調整的是投資紀律并坦然接受后果,心態平和后才能客觀面對市場,在長期投資過程中戰勝市場。
3.分散投資。任何一種投資方法都有不全面性,為了分散風險,保護本金安全,必須分散投資?!安灰央u蛋放進一個籃子里”的道理要時刻牢記并堅決執行。分散投資又分兩個層次,第一是指在不同的投資品種中進行分散投資,如房產、證券、儲蓄、貴金屬等。第二是指在證券投資過程中,要在不同的證券品種中進行分散投資,如股票、債券、基金等,及在股票投資中,要在不同行業的公司股票中進行配置,以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4.主動認識心理偏差并戰勝它。任何一個投資者都是情緒化動物,容易被心理偏差所影響,中小投資者由于專業程度低,水平差,更容易做出不客觀的投資決策。中小投資者要想戰勝心理偏差,就要主動研究學習投資中心理偏差的主要表現,并有意識的規避心理偏差,爭取做出客觀的投資決策,才能取得投資收益,戰勝市場。當一個投資者賺錢時,他或許會自豪的把這些成功歸于其高超的技巧、非凡的智慧和恰當的時機選擇。但是一旦他遭受到損失,他往往會這樣開脫:不是本人不聰明,而是市場太狡猾。多數人不敢承認自己在市場趨勢判斷上、交易時機選擇上、止損價位設置上和市場對策上犯了錯誤。上述這些都是很多交易者的致命弱點和悲哀,以致他們永遠重復著過去的錯誤,而少有質的進步。
簡單來說,投資市場中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宏觀的花花世界我們或許無法琢磨,但是我們可以從細微之處入手,用心去做,用心去研究。我認為任何投資都是有一定風險的,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出一番名堂出來。那么在投資的道路上,選擇一個一路同行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衛紅亮.論投資心理學在中小投資者自我保護中的作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7,(02):216.
[2]熊鵬.論投資者的修養:暴漲暴跌的投資心理學視角[N].第一財經日報,2015-06-08(A16).
[3]張洪波.股票投資者心理與理念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