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其教學效果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因此,新形勢下如何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深入改革,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及西方不良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持續沖擊,當代大學生思想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必須與時俱進,深化改革,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效果,全面增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
一、不斷更新觀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團隊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學團隊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水平、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舉措。教學團隊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靈魂,只有形成團隊精神、樹立團隊意識、凝聚團隊力量,才能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機制,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從而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在教學團隊建設過程中,不能一味地盲干、蠻干,必須認真分析教學團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確定目標、堅定信念、加強研究、構建機制。確定目標指的是根據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安排的不同,教學團隊的教學目標要有所側重。例如,幫助大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形成及其歷史必然性的《綱要》課以及幫助大學生了解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和偉大實踐的《概論》課,在教學目標設定中就要以理論灌輸為主,以社會實踐為輔。在團隊建設過程中,成員們要努力排除資金、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困難,忠于團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運行機制也必不可少,可以包括評價機制、深造機制和流動機制等,促進團隊成員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環節上不斷創新,積累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解決后顧之憂,保證他們專心做好教學工作。
二、改革授課方法,探索思想政治教學新模式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黨的意識形態的宣傳陣地,在高校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高校應對其給予充分重視,加大教學資源投入力度,盡力完善各種教學配套設施。在教學資源分配方面,應該以教書育人為主,以科學研究為輔,適當減少各種項目、論文、專著、獎項的投入力度,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學上。同時,在授課方法上,實現“教”與“學”的緊密結合。教學相長是教育理論的重要原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遵循的原則。
三、創新教學方法,有效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長期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從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到教學成果的考核,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生產線,教師只需遵循一定的教學規律,就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僵化、呆板的教學模式已經普遍造成學生對此門課程缺乏探索精神、求知欲望不強等問題。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創新教學方法必不可少。
首先,教學內容要適時變化,迎合時代特點。在高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的不是把書本上條文式的知識填鴨式地灌輸給學生,然后再以試卷的形式將成績反映出來,而是要幫助學生形成理性思考問題的能力,能夠深刻、準確地把握各種人生和社會問題。基于這樣的教學目的,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把書本上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生活化,使之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思想。
其次,要采取多元化、靈活化的教學方式。例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可以采用互動式教學模式;“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模式。并在此基礎上,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最終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
總之,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管是教學團隊建設,還是創新授課方法,都需要團隊成員的密切配合,需要人力、經費、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因此,高校要從學校發展和育人目標出發,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增強課程的活力和教育的實效性,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煥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節的界定[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6)
[2]侯云霞,于金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與實踐教學思考[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7,(2)
[3]張國墉,江茂森.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環節的幾點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4]鄧先奇,段喜春.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組織和實施[J].湖北社會科學,2006,(1)
[5]錢廣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上半月·綜合),2007,(2)
[6]李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若干問題解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3)
[7]張麗.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1,(1)
作者簡介:李麗娜,1983年12月23日出生,遼寧省瓦房店市人,現為沈陽音樂學院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