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虎
摘 要:信息技術進入英語課堂之后,對傳統的英語教學是極大的沖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效果,都與傳統的英語教學有了極大的不同。課堂中信息技術的妙用,會讓刻板的英語教學課堂異彩紛呈,比如可感的生活場景的引入,讓課堂更加生活化;音頻視頻的播放為學生營造了輕松的學習氛圍,這些都極大地改變著教與學的內涵。
關鍵詞:信息技術 英語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7-01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7.068
一、視聽導入,把學生帶入學習英語知識的情景之中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讓學生學好一門語言,首先是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霸娗楫嬕狻笔且环N浪漫的生活情趣,學習語言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何不在上英語課前,先讓妙齡的中學生浪漫起來呢?當教師在課前卯足了勁,吊足學生的胃口之后,上課時學生的學習欲望才會更加強烈。記得我在上The Foolish Old Man Who Removed the Mountains這一課之前,我先播放《愚公移山》的漢語歌曲:“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當教室里響起了這一旋律時,學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起來。緊接著我播放英語聽力《愚公移山》的內容,這一段視頻、音頻的播放,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學生輕松學習創設了一個情景,同時為整個課堂的學習效果做好了鋪墊。這樣課堂內容和學生的情感一下子就拉近了距離,學生本來對英語就望而生畏的恐懼與膽怯也會隨之煙消云散,學生自然會愛上英語口語的操練,他們會在這樣的氛圍中品嘗到多學一種語言的樂趣。
二、操練應用,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一)語言材料呈現形式的新穎性
英語課本中的語言知識只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需求,學生才會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能說。但是這些語言材料在課本中就顯得比較死板,可是有了信息技術的參與,這些信息就會如同沙漠中注入的清泉,有了生機與活力。
課例一: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教師先展示色彩艷麗的圖片,讓學生試著用已學英語說說圖片的內容,然后播放Flash動畫,讓他們看著這些動態圖片說說正在做什么,學生一下子會對學習材料熟悉起來。
(二)活動內容具有可感價值
教材中的許多內容具有交際性的任務,信息技術可以表格的形式使這些內容變成學生在可觸摸感觸的具體活動,課堂只有活起來,學生只有動起來,才能顯示學生的參與度的高低,顯示著學生學習的效果好壞。
課例二: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 2 I w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我出示任務:Look at the way you could help people in the picture, then list other ways.學生看到這樣的表格之后,就會迅速行動起來,和同學合作,和教師交流,學生小組之間進行討論,盡可能提出盡善盡美的策略。此時可以在大屏幕上顯示學生的討論結果,并且按照小組進行分類,學生在這里能夠體驗到自己的學習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下一輪的討論會更加激烈。在信息技術的參與下,英語課堂顯得不再死氣沉沉,而是既有山的沉穩,又有水的靈動。學生在操練活動中,他們的英語思維得以鍛煉,想象力和創造性在不著痕跡的探究中得以發展。
(三)文化教學的豐富性
由于英語學科的特殊性,文化的跨度比較大,既有我們的民族文化,又有英語國家的文化,還有非英語國家的文化,學習這些豐富的文化知識,學生的視野才會更加開闊,他們的思想也會隨之更加豐富,思維更加活躍,在各種場合和情景中,交流才會更加得體。
我在上“英國的飲食文化”這一單元時,先準備了一段老外在餐廳用餐的視屏,然后讓學生找出我們的飲食文化與他們飲食文化的異同,然后說說對兩種文化的看法。學生在讓人目不暇接、垂涎三尺的視屏食譜中,談興很高。緊接著我又讓學生選擇食譜中的一個食物,用英語談談對這樣的食物的做法與吃法有何新的看法,從食譜中看一個國家的發展歷史和文明程度。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總是滔滔不絕,長此以往,學生學習的英語知識在不斷增長,見識在不斷增長,文化素養也在水漲船高。
三、課后拓展,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課后拓展是課堂的延伸,一位教育家指出:好的課堂不是在課堂結束時,畫上句號,而是有更多的問號。這就說明課后拓展對學生潛力、學習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同樣,清華大學校長曾在一年的新生歡迎會上講道: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的高低不取決于45分鐘的課堂,而是取決于課后的努力與學習。英語的學習沒有捷徑可走,要多聽、多說、多寫。寫作耗時長,一般在課堂上無法完成,就讓學生在課后去寫。E-mail除了能加強人際交流外,在輔助寫作教學方面優于傳統教學。教師可以把平時的作業以E-mail的形式發到學生的郵箱里。學生的寫作訓練,可以同樣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給教師,和教師互相探討交流。學生也可以用QQ空間、微信等形式寫英語日記,然后和同班學生進行交流。同時當遇到外國節日的時候,鼓勵學生在網頁上搜出自己需要的材料,然后繼續學習外國的文化。這些都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應用信息技術的便利提升他們的自學能力,這種能力的提高將對學生的整體素質的發展有助推作用。
總之,巧妙地、恰當地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不僅能夠激發初中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與積極性,而且還能提高英語教學的課堂效果,增加課堂的趣味性、生動性、探究性。只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讓它成為教師情境創設、學生靈感誘發、師生互動的工具,才能讓英語課堂精彩紛呈、形神兼備。
參考文獻:
[1] 付愛萍.淺談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3(24):44-45.
[2] 龍光彩.初中英語課堂“五環節”教學模式探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7(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