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嬋,張起超
(1.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漢 430079;2.華南師范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0)
運城市私人健身教練的職業前景分析
王 嬋1,張起超2
(1.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漢 430079;2.華南師范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0)
本研究通過對運城市各個健身俱樂部、教練員、健身員進行調查分析,結合運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對當地私教的供應和需求,對運城市私人教練的發展得出合理的分析和建議,從而進一步探索運城市私人健身教練的職業前景。
運城市;健身私人教練;供給和需求
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工作和學習時間越來越多,而參與運動的時間卻越來越少。生活、工作中壓力的大幅增加,給人們的精神和身體帶來了各種問題。因此,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也開始關注對精神的需求。健身俱樂部的興起便成了城市人運動鍛煉的首選。與此同時,健身俱樂部孕育出的私人教練受到了大量鍛煉者的追捧。使得健身運動越來越受人們的熱愛,健身行業得到發展,健身俱樂部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市民在健身上的消費明顯提高,對健身私教的需求也逐漸增加。
1.1 研究對象
運城市私人健身教練的職業前景。
1.2 研究方法
通過對運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康樂美、愛動、海德、萬眾、嘉佰儷、慢健康等健身俱樂部的管理者、教練員和健身會員進行隨機性問卷調查,對運城學院體育系教師、運城市健身房的私教和健身房的管理者進行走訪交流,分析數據,充分掌握運城市私人健身教練職業的發展現狀,以期能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調查、研究運城健身俱樂部和健身私教的基本情況。
2.1 運城市健身俱樂部的發展現狀
2.1.1 運城市健身俱樂部的區域選擇
健身俱樂部的區域選擇對運營效益有很大影響。通過調查的10個健身俱樂部發現,在商業區的有8家,居民區和行政區各1家。由此可見,健身俱樂部一般選擇商業區,因為交通便利,人流量大,人們去健身房更方便。
2.1.2 運城市健身俱樂部的自身條件
調查發現,運城市健身俱樂部一般以器械健身為主,有健身操房、動感單車廳等。小型健身俱樂部場地設施相對簡單,只有器械類和健身操類。中大型健身俱樂部環境相對較好且設備齊全,經營的項目和課程種類也較為豐富。
2.2 運城市健身房教練員的基本情況
2.2.1 運城市健身房教練員的性別、年齡狀況 通過對運城市健身房80名私人教練員進行問卷調查,得出的結果如表1所示。男性私教72名,女性私教8名,男性占90%,女性占10%。從年齡結構上看,20~29歲區間有70名,占總數的88%;30~39歲的有7人,占9%;40~49歲有3名,占3%。可知,運城市健身俱樂部私教大多為青年男性。
2.2.2 運城市健身私人教練的學歷水平情況 而學歷代表著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培訓能力和進步的空間。總的來說,運城健身俱樂部私人教練的整體學位水平不高。運城市健身俱樂部私教學歷專科居多,有40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50%;其次是本科學位,有30人,占37.5%;其他是高中畢業,占12.5%;受教育程度較高的教練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普遍較高,能夠有效保證教學效率。
2.2.3 運城市健身私教的月課時量與月均收入 從表2可知,運城健身俱樂部私教月課時量一般有20~30節,占75%;10~20節,占19%;有6%超過30節。因為私教的學歷、技術水平等不同,他們的課時量、月平均收入也不同。教練的課時費有100元、150元和200元3種。
通過表2可知,運城市私教月收入情況如下。月均收入3 000元以下的,占5%;3 000 ~4 000元的,占21.3%;4 000 ~5 000元,占57.5%;5 000 ~6 000元的占10%;6 000 ~7 000元的占3.7%;2.5%月收入在7 000元以上。而運城健身俱樂部私教月課時量一般有20~30節,占75%;10~20節占19%,有6%超過30節。因為私教的學歷、技術水平等不同,課時量、月均收入也不同。從業時間長的、銷售能力比較好的月課時量就多,收入就高。
2.3 運城市健身房教練員的供求關系分析
2.3.1 運城市健身會員基本情況調查
(1)運城市健身會員的性別、年齡情況調查。通過調查可知,運城市健身會員大多為男性青年。參與調查的健身會員有91人,男性占85%,女性占15%,而且都是20~30 歲的年輕人。
(2)運城市健身會員的受教育水平調查。學歷代表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健身意識較強,喜歡去健身房進行科學鍛煉。運城健身房健身會員以學士學位為主,占65%;專科畢業的會員占17%;高中畢業的會員人數占10%;碩士學位的會員占8%。
由于運城市健身會員的日常收入、所處的社會地位和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導致他們在健身時的消費水平也有很大的差異。調查研究所得的數據表現出大部分健身會員的學歷為本科,而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健身意識越強,因為知識性群體更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前進,并且更能夠接受新穎的健身方式,出現這些的原因與他們在學校時所接受終身體育理念有著非常大的關系。除此之外,健身會員還會在參與健身活動的時候把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帶動起來一起進行身體鍛煉,這大大推動了運城市市民健身活動的發展。
(3)運城市健身會員對私教的評價。通過調查顯示,運城地區參與調查的健身會員中有30%的人對健身教練非常滿意;67%比較滿意;3%不滿意,沒有非常不滿意的。這說明運城地區的健身者對私教的教學服務還比較滿意。
3.3.2 運城市私人健身教練職業的發展前景 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有了新的定義,他們更加注重休閑健身,對體育鍛煉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因此對健身私人教練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1)運城市健身會員聘請健身私教的情況。在被調查的91名健身會員中,有40%的會員今后會繼續聘請健身私教;有25%的會員尚不清楚今后是否還會聘請健身私教;35%的會員表示今后不會再聘請健身私教。
(2)運城市健身俱樂部的健身會員人數調查。表3顯示,運城市健身俱樂部的健身會員人數多,康樂美、海德、嘉佰儷等健身俱樂部的環境設施較好,服務周到,所以會員數量較多。本次研究調查的10家健身俱樂部中,健身私人教練有80人,健身會員有13100人。從上述調查可知,健身會員中有40%在日后會聘請私教,那么運城地區日后將會聘請私教的人數有5240人。因此,運城市私人健身教練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廣闊的。

表3 運城市俱樂部健身會員人數
3.3.3 運城市健身行業的體育人才需求和管理者們對體育人才的評價 (1)運城市健身行業的體育人才需求狀況。 在被調查的10家健身俱樂部中,60%的健身俱樂部需要技能指導型的體育人才,20%需要體育管理人才,技能指導型人才和其他人才的需求量各占10%。因此,運城地區的高等院校在培養體育人才時應重點培養技能指導型人才,注重專業技能水平的訓練,同時注意領導能力、管理能力等其他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2)運城市健身俱樂部的管理者們對高等院校培養出的體育人才的評價。通過對運城這10家健身俱樂部管理者的調查得知,有20%的管理者認為體校畢業的專業人才可以完全勝任私教工作;認為基本能勝任私教工作的有50%;認為不能勝任私教工作的有30%。
通過對運城市俱樂部一些經營者和大部分私教的訪談得知,有扎實的健身專業知識的教練大部分都是高等院校畢業的,他們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都極好,學習能力也很強,但是沒有實踐經驗和沒有接觸過私教這一職業,不能直接進行私教工作,只有經過國家和一些健身私教培訓機構的培訓,才能滿足從事健身私教的要求。
3.1 結 論
3.1.1 運城市私教的人均月收入主要是在4000~5000元之間。
3.1.2 運城市健身房大多數的私人教練為青年男性,工作經驗欠缺,并且從事該職業的人大多數為專科畢業。
3.1.3 運城健身房的會員基本上都為青年男性,女性較少;學士學位水平的人數較多。
3.1.4 運城市健身俱樂部所提供的課程內容基本相同,缺乏創意,教學服務還需要改善。
3.1.5 運城健身房私人教練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3.2 建 議
3.2.1 運城俱樂部經理應注意設置新穎的課程內容,培養私教的創新意識,努力提高教學服務的質量。
3.2.2 為了滿足人們不同的健身健美需要,應注重培養女性健身私人教練,使男性教練和女性教練的比例得到均衡發展。
3.2.3 運城高等院校體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應符合社會市場的需求。
3.2.4 私人教練上崗必須持有相關證書。
3.2.5 運城政府應大力支持全民健身活動,增強每個人的健身熱情,提高大眾對健身私人教練的理解和認識,還能擴大私人教練市場。
[ 1 ] 青浩.烏魯木齊市健身俱樂部私人教練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D ].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5.
[ 2 ] 史曙生,馬小燕.我國健身行業私人教練職業發展審視[ J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 (1):9-15.
[ 3 ] 張紅.蘇北地區健身私人教練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J ].體育科技,2015(4):109 -111.
[ 4 ] 王國平.南昌市部分健身俱樂部體適能私人教練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D ].南昌:南昌大學,2011.
[ 5 ] 何明軍.成都市健身俱樂部私人教練素質模型的研究[ D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0.
[ 6 ] 孟令春.淺談健身行業私人教練職業發展前景[ 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3(8):221-222.
[ 7 ] 蔡英梅.我國健身俱樂部私人教練規范發展研究[ D ].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9.
[ 8 ] 張彤.呼和浩特市健身俱樂部健身私人教練的現狀調查與研究[ D ].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 9 ] 何毅,賈俊飛,董鵬.蘇州健身行業私人健身員發展現狀調查與分析[ J ].競技體育,2014,89:19-21.
[ 10 ] 劉順平.體育院校增設私人教練的探
討——以北京地區為例[ D ].北京:首都體育學院碩,2013.
[ 11 ] 尹哲.唐山市健身俱樂部私人健身教練的現狀的調查研究[ D ].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 12 ] 章晗.石家莊市區健身俱樂部健身教練服務能力的調查與研究[ D ].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 13 ] 史曙生,馬小燕.對社會體育指導員與私人教練職場競爭的思考[ 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5):11-13.
G883
:A
:1674-151X(2017)05-154-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9.076
投稿日期:2017-04-02
王嬋(1994—),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