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靜 黃晶 王蘇凝 艾春亮 王巖巖
從稅收角度看天津示范工業園區的發展
◎文/蔣靜 黃晶 王蘇凝 艾春亮 王巖巖
2009年以來,天津市委、市政府統籌城鄉發展,通過整合31個示范工業園區,來推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在調研基礎上,通過分析31個示范工業園區6037戶駐區企業①近幾年的財務指標和稅收貢獻,反映了近年來天津示范工業園區的發展狀況。
示范工業園;稅收貢獻;扶持政策
(一)優秀園區稅收貢獻較高,區域發展差異大
31個示范工業園區②(以下簡稱“園區”)中,2015年度市政府績效考核為優秀的10個園區當年共實現稅收32.6億元,同比下降8.9%,占園區稅收的56.8%;考核結果為達標的19個園區共實現稅收24.8億元,同比下降4.6%,占園區稅收的43.2%;考核結果為淘汰的天津濱海物流加工區、茶淀產業園區幾乎沒有稅收。從各園區2015年稅收規模(表1)看,尚未出現年稅收超過10億元的大型園區;超過5億元的園區2個,為海河工業園區和京濱工業園區,2015年分別實現稅收6.6億元和6.3億元,合計占園區稅收總量的22.5%。
從2015年示范工業園區分區域3稅收情況(圖1)看,區域稅收超過5億元的有津南區、寶坻區、武清區、西青區和北辰區,上述區域內共計18個園區,占園區總數的58.1%,2015年實現稅收共計44.8億元,占園區稅收總量的78%。其中津南區是稅收最高的區域,4個園區共實現稅收15.6億元,也是目前唯一稅收總額超過10億元的區域。其他區域的園區2015年實現稅收12.7億元,其中東麗區的2個園區實現稅收4.8億元;濱海新區、寧河區、靜海區、薊縣等區域的11個園區共實現稅收7.9億元,僅占園區稅收總量的13.7%。
(二)高端制造業成最大亮點,行業集中度較高
2015年,園區駐區企業較多的行業為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建筑業,駐區企業5328戶,占園區企業總數的88.3%(圖2)。稅收總量位列前五位的是制造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建筑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共實現稅收52億元,占園區稅收總量的91.2%(圖3)。

圖2 2015年園區企業數量情況圖

圖3 2015年園區稅收分行業情況圖
從分行業情況看,制造業企業2202戶,占企業總戶數的36.5%;實現稅收25.8億元,占園區稅收總量的44.9%,企業數量和稅收規模均列首位,是園區的支柱行業。其中寶坻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西青區是制造業的集聚地,其園區內的制造業企業2015年分別實現稅收5.9億元、5.0億元、4.0億元、2.8億元、2.2億元,合計占制造業稅收的77.5%。同時,制造業的行業多元化程度較高,行業內的金屬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等10個細分行業的稅收過億元,例如寶坻區的金屬制品業實現稅收2.2億元,津南區的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1.0億元,體現了園區制造業發展的聯動優勢和成熟度。
除制造業外,2015年駐區企業中,批發和零售業1872戶,占比31.0%;實現稅收6.3億元,占比10.1%。房地產業和建筑業共計550戶,占比9.1%,實現稅收15.1億元,占比26.3%,主要得益于園區建設需求量大,稅收規模可觀。租賃和商務服務業474戶,占比7.9%;實現稅收4.8億元,占比8.3%,主要是單戶企業稅收拉動明顯,海河工業園區的天津市萬泉實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一戶就實現稅收2.9億元,占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稅收的60.5%。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417戶,占比6.9%;實現稅收0.6億元,占比1.0%,主要因多數企業仍處于小規模發展階段,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較多,戶均稅收貢獻小。
(三)民營企業成主力軍,外資企業單戶稅收貢獻高
2015年,園區民營企業合計5674戶,占園區企業總戶數的94.0%;實現稅收49.1億元,占園區稅收總量的85.5%,是園區企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民營企業中有大量知名企業或上市公司,如萬泉實益、寶星工貿、都市風尚、首航節能、長榮印刷等。2015年,年納稅額超過500萬元的民營企業169戶,占園區企業的2.8%,實現稅收38.2億元,占園區稅收的66.6%。其中,年納稅額5000萬元以上的17戶,占園區企業的0.3%,實現稅收16.2億元,占園區稅收的28.2%。同時,民營企業的科技含量不斷提升,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科技型中小企業359戶,占園區企業的5.9%,實現稅收12.4億元,占園區稅收的21.6%。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30戶的園區7個,其中,西青汽車工業區已有科技型中小企業79家,位居首位。(見表2)
其他類型企業中,外資企業299戶,占園區企業的5.0%,2015年實現稅收5.9億元,占園區稅收的10.3%。外資企業中不乏立邦涂料、日立樓宇、立白日化、聚美優品等年納稅額4000萬元以上的優質稅源企業。國有企業(包括集體企業)47戶,占園區企業的0.8%,實現稅收2.5億元,占園區稅收的4.3%。
從戶均稅收貢獻情況看,2015年民營企業戶均稅收86.6萬元;外資企業戶均稅收196.4萬元,是民營企業戶均稅收的2.3倍;國有企業戶均稅收522.4萬元,是民營企業戶均稅收的6倍。民營企業戶均稅收不高,主要由于企業大多處于起步階段,缺乏發展成熟、利稅能力較強的龍頭企業。

表2 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一覽表(2015年納稅2000萬以上) 單位:萬元
(一)園區稅收增長乏力,企業獲利能力有待提升
“十二五”期間,園區稅收收入由44.1億元增長到57.4億元,增長30.2%,高于同期全市稅收增幅0.3個百分點,但與樓宇經濟5年稅收增長1.4倍的發展速度相比,園區稅收的增長較為緩慢。而且,園區的稅收體量較小,以2015年稅收為例,園區稅收在全市稅收中占比僅為2%,比樓宇經濟稅收占比低15.1個百分點。從獲利能力來看,園區企業的利潤總額自2014年以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園區發展的政策紅利尚未體現(見表3)。
(二)畝產稅收規模偏低,稅收拉動作用不強
2015年,按完成基礎設施建設的園區計算(不考慮空置用地),園區每畝土地稅收產出為3.7萬元(折合55.1元/平方米)④,低于全國園區畝產稅收5萬元的平均水平。同期,天津市前五批億元樓宇建筑面積988.7萬平方米,剔除空置面積后,自用和出租面積766.6萬平方米,2015年實現稅收337.4億元,單位面積稅收產出為4402元/平方米,是園區的近80倍。盡管樓宇經濟更側重于集約化發展,平米稅收高于園區屬于正常現象,但從稅收增長看,園區稅收總量始終徘徊不前且有下降趨勢,稅收拉動作用并未達到預期效果。

表3 “十二五”期間示范工業園區稅收情況表單位:萬元
(三)融資困難普遍存在,缺乏短期融資保護
由于國有銀行對民營企業的放貸要求較高,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過于狹窄,調研發現,民營企業融資困難仍然突出。以津南區雙港鎮某知名家具公司為例,2016年上半年,一向經營業績良好的家具公司突然宣布停產,工資停發、稅款欠繳,主要原因是由于短時資金流轉困難,銀行催繳貸款,企業不得不向中小貸款公司高息貸款,由于銷售未達到預期目標,無力償還各方面的貸款,導致工廠停業,社會影響較大。該企業的案例是民營企業融資難的一個縮影,值得重視。
(一)制定長期穩定的扶持政策,拓寬財政獎勵維度
一是建議制定中長期的財稅獎勵政策,政策力度應繼續加大,至少在全國處于上游水平,避免優質企業因觀望時間過久或政策吸引力不足而另擇他處,或者入駐企業轉移投資。二是建議有關部門在法律允許的框架內,對現行散布于各個環節、各個區域的優惠政策加以梳理,整合政策調控力度,實現多繳多獎,無稅不獎。三是建議細化考核獎勵機制,除根據考核結果對10個優秀園區進行獎勵外,另外設置特色考核指標,對在招商引資、稅收增長、科技創新、畝產稅收等方面達到一定水平的園區,給予定向使用的財政資金獎勵。
(二)提高審批效率,推進項目落地速度
調研發現,土地、環保等市級審批事項流程復雜,企業辦齊全部手續往往需要7至8個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落地速度。我們建議,一是提高審批效率,土地、環保、消防、工商、稅務等部門都應盡快完善和公開權利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等,對園區企業推行準入的“單一窗口”、“多證聯辦”。二是適當下放審批權,建議市發改委、市國土資源局、市規劃局加強協調,推進行政審批改革,依法將部分審批權限下放到區縣,提高多層復審的審批效率。三是設置綠色通道,對有入駐意向的優質企業,適度縮短審核時間,積極促成企業落地。
(三)加大配套設施建設,用好投融資渠道
一是加快交通、信息、環保、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現代教育設施建設,提高人力資源素質,補齊軟硬件基礎設施上的突出短板。二是充分利用區位優勢,規劃連接京津冀新主干道,減少企業的運輸成本,用便利的交通和超一流的配套吸引企業入住。三是繼續整合示范園區資本金,投入資源建立市、區兩級投融資平臺,幫助園區內民營企業拓寬擔保融資渠道,鼓勵建立中小額貸款公司,并做好政府監管,進一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注釋:
①企業的統計口徑為住區經營的企業,注冊而異地經營的企業除外。
②31個示范工業園區分布在東麗(2個)、西青(3個)、津南(4個)、北辰(3個)、寧河(2個)、武清(4個)、靜海(3個)、寶坻(4個)、薊縣(2個)、濱海新區(4個)10個區縣中。
③因統計稅收合計時不剔除增值稅出口退稅,因此天津武清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稅收為負。
④本文統計的為駐區企業稅收,若加上注冊在園區而異地經營的企業,每畝產出會有所增大。
責任編輯:傅延懌 張麗恒
F812
A
1006-1255-(2017)07-0035-05
蔣 靜(1963—),天津市地方稅務局收入規劃核算處處長。郵編:300042
黃 晶(1975—),天津市地方稅務局收入規劃核算處副處長。郵編:300042
王蘇凝(1986—),天津市地方稅務局收入規劃核算處副主任科員。郵編:300042
艾春亮(1982—),天津市寶坻區地方稅務局信息技術科副科長。郵編:301800
王巖巖(1975—),天津市河西區地方稅務局收入規劃核算科副科長。郵編:3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