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觀點、結論明確型作文題,巧妙化用、闡釋關鍵句。
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人卻說,有話則短,無話則長——別人已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有時這是個性的彰顯,有時則是創新意識的閃現。
前面兩句話蘊含了明顯的辯證關系,卻不能從這兩句話中明確寫作方向,但抓住最后一句的關鍵詞“個性”“創新”,命題者的意圖就非常明顯了。再理解“有話則短,無話則長”句就好理解了:“有話則短,無話則長”既能彰顯“個性”,又能體現“創新”。因此,對于這則材料,考生既可以從個性角度切入,又可以從創新角度切入,還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寫,即創新并不妨礙個性的彰顯,在保持個性的同時不妨去大膽創新。
定律五:辨明關系法
適用于邏輯關系型作文題,辨明材料元素間是取舍、并列、條件、假設、因果、遞進、轉折、讓步等關系中的哪種關系。
一株罌粟開花了,嬌艷美麗的花朵在風中搖曳。罌粟對過路的人說:“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實,一定會給你帶來快樂?!甭啡藢浰谡f:“如果我陶醉于你片刻的快樂,就會給我帶來長久的痛苦!”
這則對話中有一個“快樂”與“痛苦”的矛盾問題,只要抓住了這兩者的辯證關系,就抓住了立意的核心?!翱鞓贰迸c“痛苦”的邏輯關系可以是因果、假設、并列等多種邏輯關系,在立意時選擇其一來寫即可。
定律六:褒貶傾向法
適用于褒貶色彩明顯型作文題,充分捕捉體現命題者褒揚與批判的詞語。
在長達千年的爭斗之后,狼和羊終于握手言和了。這對雙方來說都是求之不得的。為了促使信任,雙方交換了人質,羊交出了牧羊犬,而狼則拿出了狼崽。儀式進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證人大象出席。
轉眼間,小狼長大了,它們個個嗜血成性,咬死了許多羊羔,并叼著跑回了森林之中。而作為人質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語,在睡夢中遭到狼的襲擊,被狼撕扯成碎片,變成了冤魂。
本材料有明顯的感情傾向句,即“而作為人質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語,在睡夢中遭到狼的襲擊,被狼撕扯成碎片,變成了冤魂”。在這句話中,“花言巧語”和“冤魂”兩個詞鮮明地表達了對狼的批判和對羊及牧羊犬的同情,所以考生必須在堅持材料對二者的感情傾向的基礎上立意。而有的考生忽視了這個情感傾向,提出了“兵不厭詐”“要善于動腦筋”“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等觀點,對狼大加贊賞,就跑題了。
定律七:求異同法
適用于多則材料型作文題,弄清各則材料的指向趨同還是各異,達到“異中求同、同中求異”,或因各材料并不全面,需要“互補疊加”,才科學合理。
①佛羅倫薩詩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②波蘭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p>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強調要有堅定的信念;材料②“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是講走路時要有虛心求教的精神,要多聽他人指導。二者都很有道理,但都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二者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若將兩者結合起來,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堅定信念,又要有“常問路”的虛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