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雛形】
面對袋鼠出籠的現象,管理員一味加高籠子的高度,卻不從根本上去找原因,這種緣木求魚的方法不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豈不是可笑之極?
可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的行為又與動物管理員的行為有何異?他們只管一味地向前看,對自己的行為不加以細致的思考,自以為是,最終不但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反而落得個啼笑皆非的下場。現實生活是如此,歷史上也有著像“動物管理員”式的人,最終導致自己的事業失敗。
在火燒烏巢的戰役中,袁紹擁有多于敵軍幾倍的兵力,但為什么還被敵軍打得落荒而逃?原因就在于他沒有抓住敵人的弱點,反而被敵人給鉆了空子,最終使得實力大減。因此,我們需要抓住一個事物的關鍵點,從根本上去入手,采取正確的方法,這才是成功之道。
在神州與萬家樂兩家熱水器公司面臨激烈競爭之時,一位員工的廣告語使這場“鬧得不可開交”的競爭平息下來。神州的廣告語是:“款款神州,萬家追求?!毕嗬^,萬家樂公司也推出了他們的廣告語:“萬家樂崛起于神州?!闭沁@種做法使得惡性競爭平息了下來,同時也使兩家實現了雙贏。原因就在于雙方的廣告語中都有對方公司的名字。
所以,看似不能解決的問題居然得到了解決,關鍵就在于采用了正確的方法。假使這兩家公司惡性競爭下去,不但不能使兩家公司獲利,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因此,同樣的事情可能會有不同的結局,關鍵就看你用了怎樣的解決方法。
青蒿素的出現,不僅轟動了世界,也贏得了國人的贊揚。原因就在于屠教授選擇了正確的材料。同樣的問題,美國花了大量的金錢去研究抗瘧藥物,但為什么沒有成功?正如你無法讓莫言去提取青蒿素,屠呦呦也難寫《紅高粱》。所以,對于一個問題,我們需要采取正確的方法,用合適的人,不然不但不能使問題得以解決,反而會像故事中的管理員那樣遭人笑話。
沒有人的青春是在紅地毯上走過的,我們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就讓我從現在起,以思考為槳,行動為舟,駛向屬于我們自己的成功之路。
作文開頭從材料中提煉出“問題的解決需要正確的方法”這一論點,但是接下來卻沒有緊扣論點中的“正確的方法”進行論述,而是從“對自己的認識”這一角度進行論述。
對袁紹戰敗和兩家熱水器公司競爭雙贏的事例進行論證時,應緊扣論點對事例進行深入的論述,方具有說服力。然而在這兩個論證過程中,該作文對袁紹戰敗事件沒有深入地分析,對熱水器公司競爭雙贏的事例多陳述而少分析,導致作文的立意與事例不能夠緊密結合,形成一體。
這部分有一些問題,一是運用的事例不夠確鑿,如屠呦呦發明青蒿素的原因并不僅僅是因為選擇了正確的材料;二是語言表達混亂,如中美抗瘧藥物研制的對比與后面的莫言與屠呦呦的對比論述存在表意混亂;三是在論述中因果關系存在錯誤。
作文結尾部分與上文無關,屬于跑題,應加以修改。
升格指導
1.考生在作文中要扣緊所論述的關鍵詞句,突出想要表達的重點意思。但若一味生硬點題,作文會顯得呆板。因此考生在行文過程中,可多運用一些表達方式(描寫、抒情、議論等)和修辭手法(比喻、排比、設問、引用、對比等),使得作文重點突出。其中最為有效的方法是引用名言、俗語等進行點題,不僅富于變化,而且吸引人眼球。
2.考生要注意作文在寫作過程中要與論點貼合,不能信馬由韁,即使上面的兩種方法能夠給人以作文沒有跑題的第一印象,但是事件的敘述往往會呈現出不同的方向;而要證明論點,考生必須運用正確的論述方法和表達語言。
3.高考作文鼓勵見解深刻,并且鼓勵多種多樣,或是深入本質,或是揭示原因,或是說明結果,或是指出規律,或是預見發展,或是抓住要害,或是給人啟發,等等。要做到深思,就必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個別到一般),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要辯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