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原+殷璇
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西南寧 530004
摘 要 地方網站因其“接近性”契合了受眾心理訴求,在互聯網技術發展驅動下,地方網站發展迅速。文章以廣西新聞網旗下“紅豆社區”為研究對象,從社會層、話語層和技術層探討其網絡論壇形式為社區治理帶來的可能性,以及這種形式為地方網站傳播帶來的瓶頸,空間自由化導致“官”與“民”互動動力不足;議題多元沖擊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主體非理性交流引發情緒民主。論壇為地方新聞社區管理帶來了機會也帶來很多問題,不失為地方新聞與社區治理有價值的研究案例。
關鍵詞 地方新聞;網絡論壇;紅豆社區
中圖分類號 G20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13-0063-02
芬伯格所言“計算機的發展方向并不是由設備的性質決定的,而是用戶的選擇。”[1]互聯網作為一種雙向媒介,它的互動性和去中心化轉變了傳統的表達方式,網絡從技術上賦予了個人更多的權利,也為集體民主提供了一種可能性,網絡論壇就契合了這一社會心理結構。目前,對地方新聞網站的研究從輿論導向、本土特色、營銷管理的角度探討其內容建設、競爭優勢和盈利模式,從而本文從地方新聞網站創新形式“論壇”為切入點,以廣西新聞網旗下的“紅豆社區”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以用戶生成內容的論壇形式為社區治理帶來的可能性,與其存在的問題。
1 “紅豆社區”——廣西人的精神家園
紅豆社區(http://hongdou.gxnews.com.cn/)是廣西新聞網旗下的最具影響力的論壇社區,開辦于2002年,其定位為“廣西人的精神家園”,曾榮獲“2014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中文論壇前100強”的榮譽稱號。紅豆社區開通了PC端和手機客戶端,除此之外還有博客、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紅豆社區PC端設有29個頻道和40多個固定專欄,其中,時事財經頻道下的“思辯廣西”、城市論壇和桂聲評論成為最具影響力的板塊。
社區的內容生產是社會化的,均是由用戶自愿注冊并發布,后臺管理者從中挑選合適的網帖發布在相應所屬的專欄中,用戶可以按照新帖、熱帖和精華進行檢索瀏覽。從內容生產的媒介邏輯來看,網站管理員所代表的組織定位和個人充當了把關人和引導者的角色,通過信息編排和議程設置產生特定的意義,信息因素被序列化[2]。紅豆社區區別于其他獨立模式的論壇的最大特點,它是由報業集團和政府合作的合作運營模式,主要訴求不是娛樂消遣、情感傾訴或教育學習,而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對話機制,因此,它為社區治理帶來了很多新的可能性。
(1)社會層——網絡化的個人。美國社會學者威爾曼把擺脫傳統家庭關系束縛,建立個人中心多元社會關系稱為“網絡化的個人主義”。對于用戶而言,地方新聞和互聯網技術聯動發展下,新聞事實與接受主體之間距離減少,學理上稱之為接近性。從社區的角度看,新聞成為地方化的生活經驗,憑借用戶黏性參與和構建社會網絡,現實與虛擬生活邊界日益模糊,增強了轉化為行動的能力。
紅豆社區的眾多頻道中,婚戀、社交、求職、購物、汽車等生存體驗占大比,信息已經不僅是茶余飯后的談資,而成為基于自身興趣和需求,通過新媒介將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融合,個體成為自由行動者進行社會結網,社區發揮的作用達到了毛細血管的作用。
(2)話語層——公民社會潛在力量。自主性是指鑲嵌在生活之中、運作生活和改變生活的個體和群體的理性化——不是純粹的工具理性,而是多元化的和混合性的理性——的自我選擇,自我設計、自我組織和自我調控的行動[3]。從職能分工角度看,論壇開放的形式提供了媒介接口,是承擔“官”和“民”之間的溝通中介,處理“日常生活政治”。
“紅豆社區”的一大亮點在于,它成為了民意上行的階梯。在城市論壇“已回復”板塊中,內容直接犀利,如春節期間停發養老金、舉報違章建筑、苦命女上戶難等,相關部門出面回復,問題得到順利解決。社區成員在論壇中功不可沒,積極“蓋樓、頂貼”,形成民意,這是社區成員地方性意識和認同的集中體現,進而指涉集體展開行動,培養出具有參與精神的公民。
(3)技術層——業余專業化。超本地化新聞指居民基于互動技術采集分享社區新聞的形式,其核心理念是“人人為人人”[4]。換言之,這種新聞生產方式是參與式的、在虛擬空間中呈現,用戶生成內容。毫無疑問,地方新聞網絡論壇是超本地新聞發展的形態之一,創新在于互聯網內容走向已經有了新變化。用戶生成內容和專業生成內容在博弈過程中,催生出業余專業化的生存空間。
在紅豆社區中,傳媒現實對日常現實的滲透明顯,業余專業化表現在日常生活內容按照傳媒方式顯現,甚至一開始就考慮到了傳媒表達的可能性。在跟多文化慶典、體育賽事、企業形象帖中,多以圖片的視覺化形式呈現。此外,業余專用戶創作的原創帖,雖然質量良莠不齊,但是不失為智力創新的有益嘗試。
2 網絡論壇在地方新聞傳播中的問題
“公共領域首先可以理解為一個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眾的領域,但私人隨即就要求這一受上層控制的公共領域反對公共權力機關自身,以便就基本已經屬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質的商品交換和社會勞動領域中的一般交換規則等問題同公共權力機關展開討論”[5]嚴格意義上說,控制者和把關人作用甚微,所以我國政府或喉舌媒體在建設電子政務時,并不作為首選形式。網絡論壇的技術特性衍生出了一系列問題。
(1)空間自由化導致“官”與“民”互動動力不足。紅豆社區隸屬于廣西新聞網,廣西新聞網是國務院批準,區黨委宣傳部主管的地方新聞網站,紅豆社區的媒介屬性屬于事業管理,它承擔著上傳下達、宣傳教育的行政職能。從這個意義上說,紅豆社區介入網絡論壇的官方身份,但尷尬的點在于,媒介扮演的是“準政府”角色,在此只是承擔了中介和平臺的作用,其發展并未受到上級政府部門制度支持。
紅豆社區的城市板塊是主打品牌之一,截至2017年,玉林論壇以793萬發帖量高居榜首。筆者對“玉林論壇”100條熱帖進行了內容分析,需要管理員與網民需要的合作的帖子近七成,即相關切身利益要討個說法,這類帖子的目的性很強,如“玉柴世紀城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但是793萬總帖中,“已回復”的只有8條。
(2)議題多元沖擊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網絡論壇創設了一個相對民主的對話場域,但是并沒有設置相應的準入標準,私人議題逐漸占領在公共領域,論壇的參與方式變成了消費的,而不是批判的,主流價值觀難以介入。再者,論壇迎合網民圍觀、獵奇的心態,碎片化和世俗化交流討論缺乏探討價值,進一步瓦解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權。
紅豆社區的常駐欄目中為迎合大眾口味,娛樂性質占大多數。平臺敞開,論壇對話范圍擴大,但是對話層次降低了。玉林論壇熱度第一的帖子關于狗肉節,網民曬狗肉圖甚至說“氣死狗粉”。現代快節奏的生活節奏下,網民在網上宣泄情感,公共議題的嚴肅性難以獲得持續關注。紅豆社區的定位——“廣西人的精神家園”效果打了折扣。
(3)主體非理性交流引發情緒民主。輿論,正如庫利所說“不是100個人分別制造的100只船,而是100個人合作制造一只大船。”[6]諾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論從社會心理學視角來把握這只“大船”,多數人的輿論通過從眾心理控制社會。從傳播效果角度來看,某些情況下多數群體處于多元無知的狀態,匿名性又賦予了網民暢所欲言的條件,群體很容易在論壇極化,造成沉默螺旋的始動。網民通過自媒體發聲、評論新聞,觀點是分散且從屬的,而論壇形式中網民意見是主體且主導的。
在紅豆社區中,舉例網民呼吁一些物業公司或者政府部門出面處理問題,情緒激動的網民在短期未得到解決的情況下,使用語言暴力責罵和攻擊相關部門。甚至在發帖提問伊始就言辭激烈,動輒問責,網民順應“意見氣候”,趨于同一種聲音,論壇主體在論壇上非理性表達,引發“情緒民主”。
3 結論與思考
地方新聞網站運用網絡論壇的方式進行社區管理,在社會層、話語層還是技術層都為社區管理帶來了新的可能性,成為活化地方新聞傳播的創新力量;同時,論壇的開放性也為社區管理帶來了很多問題,不失為地方新聞與社區治理有價值的研究案例。
參考文獻
[1]安德魯·芬伯格.可選擇的現代性[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3-4.
[2]陳衛星.傳播的觀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8.
[3]李有梅,等.社會生活的變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4.
[4]王斌,高詩劼.社區參與和多元卷入[J].編輯之友,2013(9):76-79.
[5]尤爾根·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M].曹衛東,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32.
[6]C.H.庫利.社會組織[M].青木書店,197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