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元

[摘要] 目的 為了了解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放療后的血糖變化規律,并分析影響血糖變化的相關因素。 方法 對2010年10月—2016年12月醫院住院的43例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探討放療后患者血糖變化,分析血糖變化規律及其影響因素。結果 患者接受放療后血糖即刻比放療前顯著升高(P<0.05),放療后4 d血糖逐漸下降,放療后5~6 d血糖恢復放療前水平。放療后即刻血糖(17.5±3.6)mmol/L,最高達25.8 mmol/L高于放療前(7.2±1.0)mmol/L。放療前血糖高的腺癌患者放療后血糖相對更高(P<0.05)。結論 放療可以導致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繼續升高,特別是對于血糖較高的腺癌患者放療后血糖進一步升高,放療后4 d內血糖逐漸下降,約至第5~6天即可降至放療前水平。
[關鍵詞] 腺癌;糖尿病;血糖;放療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a)-0060-02
近年來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發病患者逐年增多。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糖尿病與腺癌的風險有關,因此,腺癌患者與糖尿病容易并發,對糖尿病和腺癌之間的具體影響關系也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學的重視。魯燕等人[1]研究發現化療對白血病患者可能會造成體內糖代謝紊亂和血糖升高,從而使化療緩解率降低。Meyerhard等人[2]研究發現結腸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總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時間可能會受到糖尿病的影響而加速,特別是相對死亡風險和復發風險較高。戴月娣等人[3]研究發現化療可使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并使患者發生酮癥酸中毒機率增加。可見,腫瘤發病與糖尿病發病關系密切。因此,為探討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療后血糖變化規律,分析其相關因素,該研究對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選取該院于2010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記錄并監測放療后1周內微量血糖,分析患者臨床采用放療治療后血糖變化趨勢及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0月—2016年12月醫院收住的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且患者均接收放療治療,共43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齡在45~81歲之間,平均年齡65歲;接受1~2療程 ,平均15次治療。所有患者均經過手術病例證實為腺癌患者,調查的43例患者均確診為糖尿病患者,均控制飲食,并且其中10例患者在放療治療前采用過降糖藥物處理(口服降糖藥或皮下注射胰島素),13例患者血糖控制后臨床表現正常,10例患者放療前血糖超過7.0 mmol/L。
1.2 診斷標準
腺癌均經手術病理證實。糖尿病確診參照《內科學》[4]。血糖達到16.7~33.4 mmol/L確診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血糖為大于33.4 mmol/L為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
1.3 患者血糖測定方法
留取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晨起空腹外周靜脈血,包括放療當日、放療開始后1~6 d,3 mL/次,送醫院檢驗科檢驗。血糖檢測由Olympus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完成。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均數±標準差(x±s)表示正態分布,行t檢驗,四分位數間距(P25-P75)表示偏態分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放療后1周血糖變化
和放療前比較患者放療后即刻血糖顯著升高(t0=6.12,P0=0.000 2),但放療后第1~4天血糖逐漸下降(t1=3.24;t2=2.14;t3=2.04;t4=1.80,P1=0.036 4;P2=0.030 8;P3=0.058 5;P4=0.134 1),約至第5~6天左右恢復至放療前水平(t5=0.21、t6=0.43,P5=0.856、P6=0.689)。其中,放療后即刻血糖為15.8~24.6 mmol/L,平均(17.5±3.6)mmol/L。臨床調查數據中糖尿病中的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性昏迷未見發生。見表1。
2.2 相關因素
腺癌合并糖尿病放療后血糖變化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數據分析發現患者性別、年齡、放療次數、放療前是否使用降糖藥血糖與放療后血糖變化無顯著關系。但放療前空腹血糖較高患者(≥7.0 mmol/L)放療后血糖升高,并且升高水平大于放療前血糖通過各種方式控制在正常范圍的患者,但升高結果并不顯著(F=4.13,P=0.049 8)。見表2。
3 討論
腺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特別是老年人常見腫瘤之一。近些年,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加重和生活習慣的變化,腺癌的臨床發病率也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在臨床中,也發現60歲以下的中青年腺癌患者數量也逐漸增加。據國內外報道發現,乳腺癌、肺癌、直腸癌等惡性腫瘤與糖尿病發病有關[5-7],但對腺癌與糖尿病之間關系的報道相對較少。
放療是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近些年在腺癌臨床患者中方法應用,放療的治療過程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對正常細胞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對于放療的副作用,目前的醫學研究相對較深入,如消化道反應、正常細胞損傷、患者肝腎功能、過敏反應等,但是,放療對患者血糖的影響,特別是對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研究相對較少,有研究表明放療過程可能會誘發并加重患者糖尿病,因此,該研究分析腺癌合并糖尿病放療后血糖變化及相關因素。
而研究發現,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第一次放療后血糖水平逐漸升高,至放療結束后水平達到最高,后逐漸下降,至放療結束5~6 d可恢復放療前水平。可以判斷,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放療后5~6 d內,特別是放療后即刻機體易發生糖代謝紊亂,應注意隨時監測患者血糖變化。但調查研究也發現,腺癌合并糖尿病放療后血糖變化與患者性別、年齡、放療次數、放療前是否使用降糖藥等因素關系不顯著。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放療對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響除糖代謝紊亂外,還可能加重糖尿病其他并發癥的發生,如外周神經炎等。因此,腺癌合并糖尿病放療患者,臨床治療時應注意其他并發癥發生的可能,其他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魯燕,成興波,陸軼群,等.急性白血病患者代謝異常的研究[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3,13(2): 117.
[2] Meyerhardt JA,Catalano PJ,Haller DG,et al. Impact of diabe-tesmellituson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3,21(3): 433-440.
[3] 戴月娣,陶莉,胡夕春,等.化療對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8,13(3): 254-257.
[4] 葉任高. 內科學[M].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809-812.
[5] Werny DM, Saraiya M,Gregg EW.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values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US men,2001-2001[J]. Am J Epidemiol, 2006, 164(10): 978-983.
[6] Hong SK, Oh JJ, Byun SS, et al. Impact of diabetes mellitus on the detection of prostate cancer via contemporary multi(≥12)-core prostate biopsy[J]. Prostate, 2012, 72(1): 51-57.
[7] Zhang W, Hu R. Why does diabetes offer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prostate cancer The possible role of its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J]. Med Hypotheses, 2010, 74(2): 242-243.
(收稿日期: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