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
即便把合資車也納入視線,觀致也都是上乘之作,但遺憾的是銷量始終不如人意。這個一路磕磕絆絆走來的高冷品牌,何時會有轉機?劉良就任觀致CEO之初,有人說他有點臨危受命的意味,幾個月來,他治下的觀致開始出現復蘇的跡象。舉手投足間,劉良傳遞出一種自信,這也許和他的成長經歷有關。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顆吃到的是什么?!边@話出自《阿甘正傳》。對劉良來說,他開始品嘗巧克力的時候,阿甘還不知道在哪里。
劉良1977年參加了高考,當時他高中還沒畢業,他過了分數線,但在體檢環節沒有過,“因為小時候有中耳炎,對聽力有點影響??悸犃芨阈?,坐在隔壁,墻那邊說打倒蔣介石,你聽出來就好,聽錯了就說明耳朵有問題”。劉良讀高中在鄉下,那個年代念書不易,學校很爛,他是那一屆的絕唱。
劉良一直覺得他的幸運之神是第一次參加高考開始的,“如果沒有恢復高考,像我們這些農村娃,是出不來的。我父親一輩子就念了三年半書,母親文盲,但他們有一點很堅持,哪怕是勒緊褲帶,也要讓兒子上學。我念書時成績一直很好,等到1978年高中畢業參加高考,我是縣里的狀元”。
大學還沒畢業,研究生制度恢復了。他在紡織廠一邊實習一邊做畢業設計,并準備考研。那時國家教委有一個計劃,選一批尖子生去國外留學,劉良真就考上了出國研究生。那算是幸運之神第二次關照到他。
1982年,原本準備去美國讀研的劉良,突然又遇到了一個插曲,網球運動員胡娜去美國比賽,滯留不歸,“胡娜事件”致使中美文化交流一度被暫停。學校輔導員跟他說,留學這事還是有,美國是去不了了,日本怎么樣,日本還可以去?!拔乙粋€農村娃,哪里都可以,巧的是我在畢業那年鬼使神差選修了日語。
在日本,劉良讀完了碩士,接著又考上東京工業大學博士生。東京工業大學是日本的麻省理工學院,他是機械工程碩士,高分子材料博士。在日本學完了,就去了美國,念了一年的博士后。不久,他就進入汽車產業。
到今天,進入汽車行業已有27年的劉良,曾任職威伯科公司卡車、客車、轎車事業部全球總裁,有著偉世通、福特等知名企業高管的供職履歷。是什么吸引他來到了觀致呢?
在較長一段時間里,劉良覺得汽車行業已經是一個夕陽產業了,但過去三年汽車行業開始不一樣了,自動駕駛、車聯網、新能源車等等,有些改變根本就是顛覆性的,這一切給劉良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汽車行業要變成一個高科技很有吸引力的產業,他又有激情了。
三聯生活周刊:為什么會選擇觀致作為職業的落腳點?
劉良:我對觀致一直很關注,來之前也做過一些案頭調研,我真心覺得一群曾經在奔馳、寶馬等企業任職的全球汽車精英人士,聚集到觀致這樣的平臺,以聰明著稱的猶太人也為此投資,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還有奇瑞,作為民族品牌的標桿,一心要打造新的中國品牌,這是很有想象空間的事業。
三聯生活周刊:去年9月進入觀致,今年3月出任CEO,你是怎樣的心態?
劉良:以前我服務的企業都是成功、成熟的跨國公司,觀致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初創型企業,它的性質決定了企業文化和以往我經歷的有較大差別??傮w來說,我覺得在中國要成功,要對中國市場比較了解,要有能力制定策略并使之落地,我自認為我這方面有優勢。我以前的職業生涯也遇到過很多困難,我覺得那些吃苦的經歷,在觀致說不定會用得上。我自信我能夠帶好一個團隊,能夠和股東進行充分溝通。
我來觀致前,對困難是有預估的,來了以后現實情況應該說比我想象的挑戰還要大,但我覺得這是個機會。也許當時觀致“新高端”這個概念生不逢時,經過幾年磨合,我覺得,只要現在找準方向,而且有足夠的資金支持,觀致一定會取得成功的。
三聯生活周刊:你覺得觀致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劉良:在我看來,觀致首先缺子彈,產品就是汽車公司的子彈,沒有合適的產品,拿什么去市場上競爭?我們快速決定做了一款和奇瑞平臺共享的SUV,這個產品今年底就會亮相,我來之前是沒有這個計劃的。SUV是中國市場的寵兒,我們已經有觀致3都市SUV、觀致5 SUV,今年將會推出副品牌Model Young的一款緊湊型SUV。
三聯生活周刊:在產品認知上,觀致是否需要一些調整?
劉良:觀致是好車,但它也許不是一款正確的車。以德國人的標準,更多看重操控性、制動距離等,但以中國市場目前的消費需求看,更多的還是看重空間、動力選項、內室色調等等,當然還有價格定位。之前,觀致的產品只做對了一半,做了一個好車,相對我們的目標客戶來說,不一定是正確的車。
所謂做正確的車,出發點不是工程師的夢想,出發點是市場需求。未來的新車型將按照這個思路去做,既要做好車,更要做對的車。
三聯生活周刊:你對觀致的未來有信心嗎?
劉良:我來觀致后的最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確定觀致品牌的核心價值。我認為,中國汽車市場處于消費升級過程中,“新高端”品牌定位因此有了市場機會。觀致的未來在于消費升級,汽車消費者買第一輛車時,由于財力不夠,用小幾萬塊錢買了一個自主品牌的車,幾年之后,當這些消費者開始購買第二臺車的時候,觀致應該在他們的消費清單上。
三聯生活周刊:你所說的“正確的車”,是否應該包含一些流行元素,比如移動互聯?
劉良:我對車的定義從幾方面來考慮:一是造型,觀致在這方面有獨特的設計,我們要繼續優良基因,更年輕化、更動感;再就是配置,其中一類是智能互聯,觀致逸云在2014年剛出來時是行業領先的,未來新款開發,將重新梳理它的功能和能力,了解市場需求和同行的開發態勢,我們要做差異化,確保在新車出來時,觀致逸云能夠重回行業領先。
當然首先要保持品質第一,然后是智能互聯,將它變成一個亮點,動力要有非常大的提升,全驅的動力選項會出來,內飾也將重新審視,這些措施在駕駛員輔助駕駛技術、安全技術等配置方面都會加強。最后,我們會非常慎重地審視價格定位。
三聯生活周刊:怎樣從一個好的產品變成一個“好+對”的產品?
劉良:從一個好的產品變成一個好的加對的產品,要求是很高的。品牌方面確實是很大的一本書,首先品牌就是品牌定位的問題,我們的定位就是新高端。觀致的目標群體為“80后”“90后”,這批新的汽車消費者,他們會越來越多地看中獨特的時尚造型、一流品質以及智能互聯帶來的體驗。時尚的設計、一流的品質我們已經有了,在產品體驗以及智能互聯方面再進一步加強,我們有能力做得更好。
這是很有挑戰的,一個產品要不斷地投入,既做好又要做對,品牌也要打造,而且可能不會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需要一些時間。另外,盡管現在中國市場對新能源車的追求方興未艾,但我認為,對觀致來說,提出兩棲戰略是正確的,傳統車的量需要盡快上來,一旦達到基本的銷量開始盈利,傳統車業務就會變成觀致新能源車發展的助推器。而這個助推器一旦出現,就變成差異化的優勢。
觀致CEO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