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寧寧
摘 要: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鄉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大量的建筑和基礎設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從而使建筑行業形成了快速發展和競爭激烈性日益增強的形勢。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的各項工作,包括施工技術的實施、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人員的管理等都需要按照的一定的管理原則進行,這樣才能夠實現建設工程的高效進行,做到科學化的管理水平。本文對建設工程管理的基本原則、加強建設工程管理有效性的措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建設工程 工程管理 措施
引言
在適應時代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同時,工程建設單位和個人一定要重視建設工程的管理。作為一項危險系數高、環境惡劣、內容復雜的工作,在建設工程技術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技術問題以及管理問題,因此,保證建筑建造工程中施工技術的良好和管理的有效性很重要,同時也必須做好建設工程現場的管理及質量檢驗,從而不斷提高我國建筑的施工技術管理及其施工現場的質量監督控制。建設工程管理的基本原則
1、建設工程管理的基本原則
1.1科學合理原則
施工現場和施工技術的各項管理工作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范化流程進行操作,必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實施標準,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做到科學管理和作業流程化操作,實現科學化的現場管理水平。
1.2經濟效益原則
所謂的經濟效益原則,就是利用較少的資金占有,較少的勞動成本支出,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因此只有正確認識到管理與經濟效益這兩者之間的有效關系,才能夠將這兩方面有機結合,既適應了當代經濟發展的潮流,又成為推動企業高速發展的動力,保證企業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成果。
1.3標準化流程建設原則
在建設工程過程中,不能夠隨意地對建筑過程進行更改,在沒有遇到特殊情況的狀況下,一定要按照既定的標準實施標準化規范流程建設,從根本上提高施工現場的生產管理和工作效率,維護施工現場的有效秩序。
2、建設項目管理的主要影響因素
2.1項目參與人員
項目參與人員是實施項目的主體,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參與實施項目的管理與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直接影響工程項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對現代工程項目管理理論、方法、技術的掌握,例如EPC總承包模式、IPD集成項目交付模式與BIM技術等。
2.2材料、設備
施工階段的施工材料、設備對施工項目管理的影響至關重要,若達不到規定的標準將會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管理與進度管理的成敗,因此必須做好施工材料與設備的管理。
2.3外界環境
外界環境主要包括自然社會環境、政策法規環境、經濟環境等。眾所周知,大型復雜建設工程項目受外界影響較大,例如,該類項目由于面積較大,可能會跨越多個行政區,會受當地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影響。且這類項目周期比較長,在項目實施期間有可能國家會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影響項目的正常實施等,因此,要想提高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水平,就必須重視外界環境對項目管理的影響。
3、加強建設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3.1提高施工人員專業素質
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是決定建設工程質量的基礎。所以要想切實保證建設工程整體質量水平就要不斷提高施工人員專業素質。首先,在建設工程項目開工之前,對于所有參加該建筑項目的施工人員都要進行基礎的施工技術培訓和現場施工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能夠有基本的建筑知識和安全常識,為建筑的整體質量和施工安全作保障。其次,對于施工技術人員要加強他們的識圖能力,當建筑師設計的圖紙交到技術人員手中時,他們要能充分了解設計師的設計規劃、布局及施工方法等,對于一些特殊要求設計師要提前對技術人員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在理解施工圖紙的基礎上,施工技術人員在進行現場施工指導過程中要嚴格要求施工人員按照設計要求施工,絕不能擅自更改施工方案。最后,要對現場施工人員嚴格要求,強調施工人員對施工現場制定的規章制度要嚴格遵守,設立懲罰措施,對于違反施工現場制度的人員進行相應的懲罰,以此約束施工人員有秩序的工作,確保營造施工現場的安全、穩定、和諧的工作氛圍。
3.2加強對建設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
良好的建設工程現場施工管理需要加強建筑材料的現場管理,尤其是需要全面控制好物資的消耗。例如,砂石、鋼材等的供應情況,管理人員要對其了如指掌,更應該將材料的出入庫、用料量、補料量、退料量等作為重點管理的對象。一旦遇到材料消耗很大的施工流程,則應由項目經理直接負責。具體的施工環節要根據實際的施工現場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如果項目過大可以將此項目分成幾個小項目,這樣易于控制。同時在工程施工之前,管理者要根據工程量的大小預算所需材料的用量,并進行合理的采購,避免材料的浪費。
3.3加強現場施工的質量管控
現階段,我國的建設工程行業內部存在這效益一信譽一質量的相互循環關系,質量是建設工程的靈魂所在,市場決定效益,信譽搶占市場,質量產生信譽。因此,在建設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工程的施工質量加以關注,形成質量至上的管理理念,嚴格執行各項施工技術規范,在行動上加以落實,思想上加以關注,貫徹執行責任制度,建立系統的質量體系。在整個施工管理措施執行過程中,做好技術交底工作,設置專門人員對各個施工環節進行跟蹤管理,簽署質量責任保證書,一旦某一施工環節出現質量或是安全問題,則可以向相應的責任人問責并進行處理。另一方面,還應加強工程質量的驗收和檢測工作,保證建設工程項目在質量上達到標準和要求,每項施工環節完成后,均需要技術人員進行質量檢驗,在保證無任何施工質量問題的基礎上,再安排下一環節的施工,若檢驗出施工質量問題,則需要進行返工處理,在未完成上一環節施工的情況下,不允許開展下一環節的施工,保證做到嚴格控制質量,層層落實、嚴格把關,從而確保工程施工的質量。
3.4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管理制度
一方面,現場施工人員需要嚴格執行作業時間、施工技術等施工規范和準則,保證現場施工人員之間的積極緊密配合,以及相關管理制度的貫徹落實,同時,規范自身的行為。在現場施工人員進場后,需要按要求佩戴安全帽,對于高空作業的施工人員,則需要系好安全繩索,而技術人員則需要每天定期對施工設備的質量和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工程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包括一線的施工人員、工程管理人員等在內的全部進場人員,均需要佩戴統一設計的胸卡,其中需要體現施工單位的公章,設置專門的道路以供人員進場,注意與設備進場的專用道路分隔,避免發生意外。
結語
要做好建設工程管理,就必須加強我國建筑建造的施工技術,對建筑建造施工現場管理過程中遇到技術問題、設備問題、人員管理問題、管理制度建設等一系列問題,要不斷的改進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建造施工技術,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部門,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結合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做好防御、監督、管理、維護等工作,降低事故發生,提高建造質量系數,保證建筑施工技術和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切實做好建筑施工現場和施工技術的安全管理與監督檢測。
參考文獻
[1]孫家財.工程管理對建設工程質量的影響[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8:217-218.
[2]劉雪鴻.淺析信息化在建設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及發展[J].現代經濟信息,2015,22:68.
[3]劉雪鴻.新形勢下建設工程管理關鍵問題探析[J].科技尚品,2015,08:6-7.
[4]國雙雙.淺談建設工程管理中的問題及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