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晶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體系的不斷健全,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增強,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為了適應現階段社會大眾生活的需要,進行城市園林景觀建設體系的優化是必要的,該文通過對現代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問題的分析,探討解決途徑與對策,力求其景觀規劃設計的科學性、舒適性、原創性及最大化的景觀價值。
關鍵詞:現代住區 園林景觀 規劃設計 生態環境
1、現代住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要點
1.1規劃主題的確定
在城市整體規劃模塊,需要從生態、人文、地理角度出發,做好現代住宅小區的景觀規劃設計工作。不同形式的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其面對的大眾群體不同,表達的住宅文化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性。為了適應不同的居住群體的需求,需要進行適宜性園林景觀主體的選取,優化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理念。如果是緬懷革命烈士的紅色園林,為了襯托莊重肅穆的氛圍,可以進行松樹、冬青等樹木的種植,不能采用色彩鮮艷、豐富多彩的花卉。又如在一些休閑韻味的園林中,可以進行多種花色花卉的采用,確保人精神壓力、生活壓力的疏解。
1.2生態要素的利用
為了適應現階段園林設計工作的要求,必須實現綠色環保施工模塊整體效益的增強,進行施工投入的降低,實現現代住宅小區園林綠化面積的擴大,在施工及實際模塊,需要統籌兼顧原自然生態環境要素,進行原環境植物要素、地形要素等的有效性利用,實現對現代住宅小區場地的綜合性分析,確保自然環節、文化景觀環節、地域特征環節等的協調,做好對這些環節的充分性調查及設計,實現設計理念的整體性、統籌性分析,做好現場場地分析及園林景觀規劃指導工作。
1.3不同類型與手法
保護性規劃設計。在城市景觀設計模塊,保護性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地位,這種設計模式遵循自然景觀的保護性原則,實現對先進性生態設計理念的應用。生態型城市自然遺留地存在一系列的風景樣本及生物群落,這些生物風景非常具備代表性,這些植物種類、地貌環境等實現了休閑功能、旅游功能、教育功能等的結合,通過對不同管理模式的分析,可以將城市景觀保護設計劃分為生態科普模塊、生態保護模塊等,在保護性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需要遵循生物物種多樣性的原則。
1.4 互動性城市規劃設計
互動性城市園林景觀設計遵循人與自然互動的原則,現代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不僅要重視風景的設計性、實用性、美觀性,更要突出人與環境自然景觀的互動性,實現自然景觀與人的良好性互動,滿足社會大眾的休閑娛樂需求。
2、現代住區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2.1盲目追求檔次檔次
是一種宏觀化的設計理念,在現實園林景觀設計模塊,檔次概念往往被扭曲,被錯以為用材的高大上,被片面理解為宏大的氣派,都錯認為園林小區的上檔次,就是高財力、物力投入。有的管理者在項目設計及建設階段,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物力、人力等,為的是襯托出園林項目的高大上,在這個過程中,卻難以深入分析該住宅區的自身建筑特點。比如住宅區的入口通常要具備良好的開闊性,并且要與住宅區的建設風格相貼合,力求實用、適用、簡單、美觀,有的管理者卻在住宅區入口建立了返古園林型入口,這樣的住宅入口雖然看起來高端大氣上檔次,實際上卻與整個住宅區的建設風格相背離。現代園林景觀設計需要與住宅區的建筑風格、建筑特色等相匹配,實現設計成本及施工成本的優化。
2.2特色與個性缺乏
有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整體建筑風格千篇一律,缺乏小區園林景觀的獨特性,存在與其他小區園林設計上的模仿及克隆問題,園林景觀不僅僅是人們日常休閑游戲的場所,也是一種富有特色的風景建設作品,應該需要有其自己的風格及內涵,通過對該住宅區建設風格、主體、文化品位等的分析,設計出獨具特色的園林景觀作品。
2.3設計與施工脫節
園林景觀設計階段與施工階段往往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美好的想法需要通過實踐才能成為現實。在實踐模塊,有些施工單位往往難以掌握設計圖紙的精髓,不能實現設計模塊的整體性、統籌性分析及實踐,這出現了一系列的現實建設問題。比如地形改造問題、樹種搭配問題、自然山水園失意問題等。為了實現景觀規劃的最大效果,設計者們必須做好現場指導工作,把握好園林景觀與住宅小區的關系,在實踐中,將設計的意圖、思想充分表達出來,區別于一般化的市政工程,園林景觀施工材料大多不是標準性的工業建筑產品,在實踐過程中,會遭遇到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
3、現代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應用對策
3.1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現代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理念,在景觀設計模塊,需要遵循人性化設計及施工的原則,要以滿足人的居住需求、心理需求、文化需求為目標,實現對現代住宅小區整體自然環境的保護,確保現代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要以人的活動為落腳地,創造生態化、和諧化、人性化的景觀風景。比如在現代小區建設中,進行人工水池的建設,無論在冬季無水期還是在夏季枯水期,都能讓水池成為現代住宅小區的亮麗風景線,保持水池的整體景觀性,實現水池綜合使用功能的豐富。
在小區人工水池設計模塊中,水池、草木植被分布范圍、休閑場地位置等實現了良好的設計搭配,滿足了小區居民的感官需求,同時實現了綠地質量及功能的提升,確保現代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的詩意性、趣味性、實用性,超脫住宅小區景觀建設的單一性生存層面,帶給小區居民愉悅性的精神享受,抒發了設計者對于自然之美、社會之美、人性之美的追求,實現現代住宅小區社會活力的增強,滿足人與自然相協調的規劃設計理念要求。
3.2自然、生態化原則
隨著現代住宅小區建設體系的不斷健全,生態住宅區理念不斷興起,生態住宅區實現了對人們日常居住需求的滿足,減少了對原生態自然環境的破壞,實現了人的社會生活與自然環境保護的完美協調,實現對循環生態學原理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結合,降低了建筑施工、人類生活對大自然的破壞,這是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3.3因地制宜的規劃
住宅小區的綠地建設需要遵循實用性的原則,需要綠化整體防護功能,比如考慮到冬季防風、防塵的需求,考慮到夏季遮陰降溫的需求。在綠化建設模塊,需要實現草、灌、喬等不同植物形式的結合,實現其種類配置比例的優化。為了滿足小區居民日常戶外活動的要求,需要根據居民的不同需求,進行現代住宅小區空間組織結構的優化,通過對道路廣場、綠化等模式的開展,進行不同活動區域的劃分,在道路、小廣場劃分模塊,必須考慮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實用性、安全性。
3.4實用、經濟的設計
住宅小區是人重要的居住區域,區別于公園,住宅小區的綠化建設需要滿足居民的社會生活需求,既能為小區居民建設一系列的戶外活動場地,也能為居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在小區房屋建設模塊,其對于原有土壤的破壞性比較大,往往出現大量的建筑垃圾,這不利于城市土壤性能的保持,為了滿足小區綠化工作的要求,可以進行樹種的栽培,選擇一系列地方性樹種,避免出現一系列的經濟損失。
3.5綜合、統一的藝術
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門復雜性的建筑藝術系統,其以滿足人的審美需求、功能需求為特征,現代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的開展,實現了生活環節、生態環節、人文環節、建筑環節等的結合,滿足了人的多樣化的生活、精神等需求,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也是一種藝術作品的創造過程,為了適應現階段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規劃工作的要求,必須進行住宅環境、自然環境的深入分析,實現園林設計新型理念的應用。
4、結語
通過對以人為本設計理念的應用,可以提升住宅小區景觀規劃設計效益,滿足人們的多元化生活及發展需求,這需要遵循審美性原則、科學化原則、個性化原則,優化園林景觀規劃設計體系。
參考文獻
[1]龐杏麗.生態規劃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2):49-50.
[2]王杏芳,張彥鵬.城市規劃建設中園林景觀設計風格與意境探討[J].現代園藝,2017(5):80-81.
[3]彭潔,陳加強.園林景觀設計與新農村建設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7(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