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 要:大壩溢洪道是大壩發揮作用的重要通道,在汛期能夠有效地進行泄洪,從而保障大壩和樞紐的安全可靠性,這就需要對溢洪道予以質量把控。混凝土澆筑作為大壩溢洪道施工的重要環節,尤其需要做好其施工工藝和質量的把控,從而讓大壩的應用性能更強。基于此,本文就大壩溢洪道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壩溢洪道 混凝土澆筑 施工工藝 質量控制
一、工程概況
X水庫樞紐主體工程中,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擋水壩段、電站、放空管以及泄水壩段。其中,擋水壩段是碾壓混凝土構成的雙曲拱壩,壩頂高程為497.0 m,壩高最高為65.5m,電站裝機為2×2500kW。在河床壩段,布置有溢洪道,關于溢流堰泄流控制方式方面,運用的是弧形工作閘門,堰頂高程為488.0m,共包括四孔,每孔的寬度為12m,在其布置方面,大都是沿著拱圈徑向來進行的。將弧形閘門安裝在每孔溢洪道位置處,并將橫縫設置在各個溢洪道之間,這些橫縫將大壩溢洪道分成五個壩塊。在水庫大壩中,運用的是全斷面碾壓混凝土澆筑方法,運用自下而上澆筑方式,在邊墩與壩體碾壓混凝土結合的地方,對模板進行安裝,對非溢流壩體進行澆筑,這個位置也就是溢洪道與大壩非溢流壩段的分界位置。
二、溢洪道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
1、施工前準備工作
在施工工作開始前,應當利用風鎬處理溢洪道常態混凝土,這樣能夠促使其與碾壓混凝土結合到一起,使其更加牢固,當溢洪道常態混凝土澆筑分層工作完成后,在18至24小時時間段內,對混凝土表面開展再次沖毛工作。在澆鑄上層混凝土之前,應當對砂漿進行平鋪,砂漿厚度為2~3cm。在對混凝土進行拌和的過程中,應用兩臺0.75立方米拌和機來開展工作,關于砂、骨料以及水重量的控制方面,應當利用拌和機自動稱量系統來進行,關于拌和機自動稱量系統方面,應當安排專門人員,定期開展校準核對工作,在對混凝土膠凝材料進行控制的過程中,應當依據膠凝材料的包裝重量來進行,在整個過程中,安排專人進行紀檢人員開展指導及監督工作。
2、上下游懸臂段施工
倒懸模板是上下游懸臂段模板型式,在澆筑大壩碾壓混凝土時,應當對鋼管進行預埋,以此來支撐施工腳手架,對施工平臺進行搭建,在上面位置對竹跳板進行鋪設,在其周圍設置欄桿和安全網。在對角鋼進行固定的過程中,嚴格依據設計安裝高程來進行,在對上下游懸臂段模板進行施工放樣的過程中,嚴格依據設計圖紙開展,使用鋼管對邊線點予以控制,并對鋼管進行加密,這樣就會促成縱橫圍令的形成,關于間距方面縱向圍令為0.8m,橫向圍令為0.75m。在其上方位置,對1500×200mm與1500×300mm規格的鋼模進行鋪設。運用螺紋鋼筋進行拉筋,應用蝴蝶扣,焊接拉筋與原大壩預埋鋼筋。在上下游懸臂段混凝土澆筑施工中,當第二澆筑層施工結束后,對鋼管進行預埋,以此來支撐二級施工平臺,完成對二級施工平臺的搭建工作。將橫縫設置在每孔溢洪道中心位置,應當分五個倉位對各個澆筑層進行施工,運用跳倉澆筑方式來進行。
3、溢流面一期混凝土施工
溢流面一期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在安裝過程中,利用常規組合式鋼模板來進行,在上游段,應當分臺階來開展工作。0.9、0.74、0.86m分別為上游段臺階的澆筑高度,0.9m與1.8m分別為臺階寬度,關于臺階棱角處與溢流面表面垂直距離上面,應當超過0.9m。在混凝土從拌和站運輸到左壩肩的過程中,應當運用自卸汽車,并運用左岸壩肩的卸料斗和溜筒,運輸到施工棧橋的集料斗中,再利用相關工作人員將混凝土通過膠輪倒車,運輸到小集料斗中,最后利用溜筒就可以順利到達倉內。在選擇振搗棒時,應當運用80型軸式,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的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要求與規定來進行,確保將混凝土振搗到位。
4、閘墩混凝土施工
在對閘墩混凝土進行施工過程中,應當運用常規組合鋼模板來進行,運用鋼管來形成縱橫圍令,關于相關間距方面,縱向圍令為0.9m,橫向圍令為0.75m。在閘墩前端圓弧段位置處,利用拱架來對模板進行固定,拱架是利用螺紋鋼筋制成的,在模板拉筋方面,運用螺紋鋼筋來進行。每次澆筑工作完成后,閘墩升層為1.5m。在483.6m的高程下,在混凝土運輸入倉過程中,主要通過人工斗車來完成,當閘墩位置上升至487.7 m,對閘門槽二期混凝土模板進行預埋,該模板運用的是木模,依據相關的設計尺寸,將木模分成不同段,在對木模進行安裝過程中,根據測量放出的閘槽邊線來進行。
5、溢流面二期混凝土施工
在對溢流面二期混凝土進行澆筑前,應當確保閘墩達到規定高程。在溢流面二期混凝土中,鋼筋存在著縱橫交錯的情況,部分位置為五層鋼筋,倉內空間比較狹小,施工人員要想進入倉內開展操作,實施起來難度非常大。在混凝土入倉過程中,如果運用人工手推車來進行,容易造成混凝土原漿的流失,這樣很難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在對基礎面完成相關清理工作后,應當對錨桿進行打設,在打設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來進行。在對錨桿安裝完畢后,應當依據堰面曲線及錨桿的平面位置,對錨桿頂面高程進行測設,通過錨桿,對樣架進行固定,然后依據樣架,對鋼筋進行綁扎,焊接溢流面鋼筋與插筋。當鋼筋安裝完畢后,對模板進行安裝,利用預制鋼拱架,對堰面體形進行控制。
三、施工質量檢測與控制
首先,關于混凝土強度檢測方面,應當通過機口來進行隨機取樣,在溢洪道混凝土試件取樣方面,共包括70組,25MPa為設計強度等級,28.7~31MPa為質量抽檢強度分布范圍,他們之間方差都為0.49,0.02為離差系數。依據相關要求與規定,應當運用正確的離差系數Cv值,來對同批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均質性進行反映。在評定過程中,最為優秀的,當屬玄廟觀大壩溢洪道澆筑混凝土質量,其強度保證率高達99%。其次,關于鋼筋力學性能檢測方面,因為溢洪道所使用的鋼筋中,都是屬于合格產品,都是從正規生產廠家來進行購買的,在所有鋼筋運輸到工地現場時,每一個車輛都具備相關出廠質量報告,在取樣送件的過程中,也是嚴格按照相關規范的要求與規定來進行,通過實驗室檢測工作的開展,確保所有鋼筋,都與相關規范的要求與規定相符合,使鋼筋質量得到保證。第三,關于澆筑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方面,在開始混凝土澆筑工作之前,應當對從倉內與模板,開展相關清理工作,確保倉內及模板的干凈,關于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以及塌落度方面,應當與有關標準相符合。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的過程中,應當自下而上分層開展澆筑工作,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過程中,應當保證混凝土振搗的均勻度,關于振搗深度方面,應當高于45cm,對于同一倉位的混凝土,應當開展連續的施工工作。為了使混凝土結合面的牢固性能得到保證,應當在上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對上層混凝土開展澆筑工作,混凝土澆筑工作完成后,并不意味著所有工作結束,應當注重開展后期養護工作,對于一些比較特殊的天氣及氣候,注重做好相關應對措施。
結語
做好大壩溢洪道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的研究,并對其施工質量予以把控,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溢洪道施工質量,才能夠讓大壩的應用效果更為顯著,才能夠讓大壩在人們的生活,以及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覃元江.中型水庫大壩塑性混凝土防滲墻施工工藝及監理質量控制[J].建材與裝飾,2017,(14):13-14.
[2]孔令巖.水庫大壩溢洪道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J].內蒙古水利,2015,(02):116-117.
[3]楊建輝,李毅平. 建筑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4,(17):94-95.
[4]劉鋼.某水庫大壩塑性混凝土防滲墻施工及效果分析[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13,(07):6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