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凌秀梅,李俊霞,張洪偉,朱文斌,李瑤,王昕,朱虹霖,楊紅
(成都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5)
菌落總數與金葡菌檢測能力驗證結果與分析
周浩,凌秀梅,李俊霞,張洪偉,朱文斌,李瑤,王昕,朱虹霖,楊紅*
(成都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5)
總結分析2015年~2016年參加菌落總數與金葡菌的盲樣考核與能力驗證的結果,找出在檢測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提高檢驗員的檢測能力和水平,控制實驗室檢測質量,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通過比較新手和熟手檢驗員連續兩年參加盲樣考核與其它能力驗證(采用平板計數法檢測)的結果,分析檢測過程。連續兩年兩位檢驗員的檢測結果均能達到能力驗證組織單位的評定要求,且|Z|均小于1,兩者的檢測結果無顯著性差異(P>0.05);新手相對于熟手而言,|Z|值較高,準確性較差。檢驗員在稀釋、涂布、菌落辨別、計數等細節方面需要不斷總結、積累經驗;實驗室管理者應該加強檢驗員檢驗過程的監督與核查,從而提高實驗室的檢測質量。
菌落總數;金葡菌;平板計數;能力驗證;人員比對
能力驗證是一種評價實驗室檢測和質量控制能力的有力手段,是對實驗室工作能力進行評估的客觀方法之一,而且也是實驗室維持較高檢測水平、提高人員檢測能力及評定的要求[1]。從2015年開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委托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對承擔國家食藥總局監督抽檢任務的檢測機構不定期進行盲樣考核;本實驗室作為承擔國抽任務的單位之一,于2015、2016年參加了食藥總局舉辦的“菌落總數”與“金黃色葡萄球菌(以下簡稱金葡菌)”盲樣考核,結果均為滿意。本文通過總結新手和熟手檢驗員參加菌落總數與金葡菌盲樣考核及近年來這兩個指標的能力驗證的過程與結果分析,希望能對其他實驗室及人員有所幫助。
1.1 樣品
2015年和2016年金葡菌盲樣考核樣、2016年菌落總數盲樣考核樣,瓶上編碼為CODE1~CODE10,規格為1粒/瓶,外觀為白色球丸,各10瓶,對應相同編碼的奶粉樣品10袋,規格為25 g/袋: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2-3];金葡凍干粉1瓶(樣品號SA-168)、菌落總數凍干粉1瓶(樣品號AC-279):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測試評價中心;金葡凍干粉2瓶(樣品號A062、A073)、2016年度FAPAS的能力驗證樣(菌落總數凍干粉1瓶,樣品號M211e09):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
1.2 儀器與培養基
MIR-253生化培養箱:日本三洋公司;平板計數瓊脂干粉、Baird-Parker培養基基礎、亞碲酸鉀卵黃增菌液、凍干兔血漿:北京陸橋技術有限公司。其它試劑按照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的要求制備。
1.3 檢驗方法
盲樣考核樣及其它能力驗證樣依據組織單位提供的作業指導書處理,菌落總數采用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4],金葡菌采用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的第二法—平板計數法進行檢驗[5]。
1.4 試驗人員與結果報告
考慮實際情況,每次能力驗證試驗均采用兩名人員同時進行檢測;一名具備資格且工齡3年以下的新手檢驗員(簡稱A);另一名工齡在5年以上的具備工程師及以上職稱熟手檢驗員(簡稱B)。以B的數據結果上報,同時實驗室內部考核A。
1.5 結果評價與分析
盲樣檢測結果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給出評價,Z值計算公式為:Z值=檢測結果對數值-中位值/標準差。評價的原則是|Z|≤1為滿意結果;1<|Z|<2為合格;2≤|Z|≤3為可疑或有問題結果;|Z|>3為不滿意結果[6-7]。其它結果依據組織單位的結果通知單。
2.1 金葡菌盲樣考核檢測結果
2015年、2016年金葡盲樣考核結果分別見表1、表2。

表1 2015年金葡菌盲樣考核檢測結果及評價表Table 1 The detection results and evalua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2015 blind sample test

表2 2016年金葡菌盲樣考核檢測結果及評價表Table 2 The results and evalua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2016 blind sample test
表1、表2中B的|Z|值由組織單位的結果評價反饋,通過B的|Z|值計算得出A的|Z|值。由表1、表2中|Z|值的結果可知,A和B結果均為滿意,比較一下,B的|Z|值更小,說明B的結果與中位值更接近,結果更為準確。2015年中CODE 2菌落數的差異最大,差值達1.8×103CFU/g;2016年中CODE 6菌落數的差異最大,差值達3.8×103CFU/g。
2.2 2016年菌落總數盲樣考核檢測結果
2016年菌落總數盲樣考核結果見表3。
分別對兩位人員的菌落數及其對數值進行差異性分析,結果表明兩者在菌落數與其對數值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其中CODE 2菌落數的差異最大,差值達5.0×104CFU/g。

表3 2016年菌落總數盲樣考核檢測結果表Table 3 The detection results and evaluation of aerober in 2016 blind sample test
2.3 差異性分析
對盲樣考核中A和B兩位檢驗人員檢測結果以及取對數值后,分別用統計學數據分析軟件SPSS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配對t檢驗);分別剔除表1、表2中陰性結果后對菌落數及對數值進行差異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A與B的檢測結果差異性比較Table 4 The comparison of detection results between A and B
從表4中可以看出兩位檢驗人員的菌落計數結果及其對數值無均顯著性差異(P值均大于0.05)。
2.4 其它能力驗證結果
2015年與2016年參加多次能力驗證,分別有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組織的金葡菌(樣品號SA-168)與菌落總數(樣品號AC-279)能力驗證;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測試評價中心金葡菌測量審核樣(樣品號A062、A073);以及FAPAS的能力驗證樣(樣品號M211e09);結果評價均為滿意。結果分別見表5、表6。

表5 2015年~2016年金葡菌能力驗證結果Table 5 The proficiency test result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2015-2016

表6 2016年菌落總數能力驗證結果Table 6 The proficiency test results of aerober in 2016
從表5、表6看兩位人員的結果,SA-168的差異最為明顯,達2.1×105CFU/g。其對數值差異不大。兩位檢驗員結果均達到組織單位的評價要求。
3.1 結果的判斷
從反饋結果上看,以A為代表的新手檢驗員與以B為代表的熟手檢驗員,兩位檢測結果都能滿足結果評價的要求。經實驗室內部過程核查:1)同一稀釋度之間是否平行;不同稀釋度之間的是否成比例;2)平板上菌落分布,是否清楚分散、有無蔓延、瓊脂有無干裂,覆蓋瓊脂的厚度是否適宜等;3)培養過程觀察,平板計數是否做到多次觀察,血漿凝固酶試驗是否做到每半小時觀察一次;4)試驗過程是否操作規范迅速。從以上幾個方面分析,B在細節方面注意的更好,判斷B的結果更為準確可靠,這與組織單位的結果評價Z值相吻合。
3.2 改進措施
新手檢驗員由于工作時間短,實踐不足、缺乏經驗、對標準理解不夠透徹等方面原因,在檢測技術方面可能與熟手有一定的差距;另外標準和文獻對定量檢測的注意事項描述不夠詳細,使得檢驗人員在檢驗過程中更多依靠自身積累的經驗。針對上述情況,總結以下幾點:1)稀釋菌液要充分混合,(25+225)mL可以采用拍擊均質器混勻,后續10 mL梯度稀釋可以用渦旋儀進行混勻,確保菌液均勻分散,沒有菌球存在。2)注意傾注時瓊脂的溫度,確保細菌不會因熱力原因受損。覆蓋瓊脂適度,太厚影響菌落形成,太薄起不到防止菌落蔓延的作用;3)預制Baird-Parker瓊脂平板要進行無菌檢查與表面干燥,確保液體充分吸收,分散均勻涂布、L型涂布棒不要觸及平板邊緣;4)過程觀察,確保不會因菌落未形成或形成較小而遺漏,不會因菌落交叉覆蓋導致計數結果偏低等;5)設置陽性和陰性對照,熟悉典型菌落特征。
3.3 實驗室的質量控制
Z值是一個統計學數據,由Z值的計算公式可知,計算Z值需要很多實驗室的數據,但對于單個實驗室而言,難以取得Z值。鑒于Z值與檢測結果的對數值的關系,因而檢測結果的對數值可以粗略判定結果的偏差是否在可接受的統計范圍內;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對于有限量值要求的標準或者明示規范中,判斷是否符合要求的數據僅是檢測結果,因此如何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顯得尤其重要。不能以檢驗員通過了盲樣考核或者其他比對考核,就放松對該檢驗員日常檢驗工作過程的控制與監督核查。為了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除了強化人員的培訓,技能的培養,標準的正確理解及規范操作等過程控制外,更為重要的是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出具檢驗數據的準確性和權威性[8]。
[1]蘆云,王芳,金鑫,等.食品微生物學能力驗證[J].檢驗檢疫學刊, 2013,23(2):44-47
[2]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CL09:2013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在微生物檢測領域的應用說明[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
[3]炊慧霞,張丁,裴曉燕,等.食品衛生微生物質控定量檢測樣品的制備及結果評價[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2,22(11):2621-2624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GB 4789.2-2010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檢驗[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GB 4789.10-2010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6]張玲,劉桂華.金黃色葡萄球菌定量檢測質量控制及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6,26(2):206-207,210
[7]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GL02:2014能力驗證結果的統計處理和能力評價指南[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8]趙薇,劉桂華,張煒煜.食品中菌落總數與金黃色葡萄球菌定量檢測能力驗證結果與分析 [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4,13(4):320-322
The Proficiency Testing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Aerober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ZHOU Hao,LING Xiu-mei,LI Jun-xia,ZHANG Hong-wei,ZHU Wen-bin,LI Yao,WANG Xin,
ZHU Hong-lin,YANG Hong*
(Chengdu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Chengdu 610045,Sichuan,China)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blind assessment and the ability of verity of aerober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by 2015-2016,finded the process details of detection,improved the detectability of inspectors,controlled the test quantity of laboratory,ensured the accuracy result.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detec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result of two different levels of inspectors for participate in two consecutive years blind evaluation and other proficiency testing.Test results can reach the rated requirements(|Z|<1)of two different levels inspectors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Their test result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relative to the skilled examiner,higher z value,poor accuracy.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with the inspectors in the aspects of dilution levels,spread-plate technique,viewing,counting and so on,noticed examiners needed study and gain wider experience continually.Lab manag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and verification of inspectors detection process,thereb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laboratory testing.
aerober;Staphylococcus aureus;plate count;proficiency testing;personnel comparison
2016-12-08
周浩(1982—),男(漢),高級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微生物檢驗工作。
*通信作者
10.3969/j.issn.1005-6521.2017.1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