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 白亞菲 孫成哲
[摘要] 目的 觀察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因子凝膠(bFGF)聯合高能紅光治療糖尿病性皮膚潰瘍的療效。 方法 選擇69例糖尿病性皮膚潰瘍的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35例,對照組34例。治療組給予bFGF聯合高能紅光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換藥治療,兩組治療療程均為4周。 結果 治療組潰瘍愈合率及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潰瘍愈合50%所需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bFGF聯合高能紅光治療糖尿病性皮膚潰瘍臨床療效良好,明顯優于常規基礎治療。
[關鍵詞] 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因子;高能紅光;糖尿病;皮膚潰瘍
[中圖分類號] R473.7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9-008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gel (bFGF) combined with high energy red light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skin ulcer. Methods A total of 69 patients with diabetic skin ul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n=35) and the control group(n=34).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bFGF combined with high energy red light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dressing therapy.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4 weeks. Results The ulcer healing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ulcer healing by 50%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bFGF combined with high energy red light has good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skin ulcers, which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basic treatment.
[Key words] 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High energy red light; Diabetes; Skin ulcer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其并發癥可發生于任何器官,皮膚潰瘍為一種常見并發癥。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微血管及周圍神經病變,造成皮膚營養障礙,一旦皮膚破損伴有感染,修復能力差,易形成難愈性潰瘍。我們應用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因子凝膠(bFGF)聯合高能紅光對2014年1月~2016年12月間我院診治的69例糖尿病性皮膚潰瘍患者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69例糖尿病性皮膚潰瘍的患者,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8例,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1];男40例,女29例;年齡43~75歲;病程3~25年;足部潰瘍42例,手部潰瘍7例,小腿潰瘍16例,其他部位潰瘍4例,潰瘍數量共127個。患者隨機分為bFGF聯合高能紅光治療組35例,潰瘍數量66個;一般對照組34例,潰瘍數量61個。兩組間性別﹑年齡﹑皮損程度及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69例患者均行血糖控制,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血糖≤11.1 mmol/L。患者給予前列地爾(海南碧凱藥業,規格10 μg/支),生理鹽水100 mL靜點,每次10 μg入壺,1次/d。潰瘍病灶均行清創處理,其中9例局部繼發感染者給予抗生素治療。試驗組創面行高能紅光治療儀Carnation-88C(深圳普門科技有限公司)每日1次照射,每次15 min。之后將bFGF(珠海億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規格5 g/支),溶解于0.9%生理鹽水,紗布蘊濕溶液,濕敷于創面,表面無菌敷料包扎。對照組給予聚胺酮碘(碘伏)常規消毒后,凡士林油紗覆蓋創面,加用無菌敷料包扎,每天換藥1次。兩組療程均為4周。
1.3 療效評價標準[2]
臨床療效的判定分為痊愈、顯效、好轉、無效4個等級。痊愈為潰瘍完全愈合,表面痂皮干燥,無分泌物;顯效為潰瘍面積縮小大于50%,有新鮮肉芽組織生長,且分泌物少;好轉為潰瘍面積縮小20%~50%,新鮮肉芽組織少,分泌物多;無效為潰瘍面積縮小小于20%,臨床癥狀未減輕或惡化;有效率為痊愈與顯效之和。
1.4觀察指標
①潰瘍愈合率:觀察第2、4周的潰瘍數量。潰瘍愈合率為潰瘍愈合數量/總潰瘍數量×100%;②記錄患者潰瘍縮小50%所需要的時間;③記錄患者治療中的不良反應。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4.0統計軟件行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各自療效見表1。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1.43%,對照組的有效率為67.65 %,組間有效率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3,P<0.05)。
2.2 兩組潰瘍愈合情況比較
治療第2周,治療組潰瘍愈合31個,對照組潰瘍愈合22個;治療第4周,治療組潰瘍愈合58個,對照組潰瘍愈合44個。分別比較第2、4周兩組潰瘍愈合率,兩組第2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55,P>0.05),兩組第4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7,P<0.05)。
2.3 兩組潰瘍愈合50%所需時間比較
治療組潰瘍愈合50%所需時間為(12.03±4.30)d,對照組潰瘍愈合50%所需時間為(17.20±4.85)d。兩組潰瘍愈合50%所需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61,P<0.05)。見封三圖7。
2.4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未見任何不良反應。
3 討論
糖尿病為全球高發性疾病,目前每年高速增長中,根據2008年流行病學調查,糖尿病發病率已經高達9.7%,并有15.5%的糖耐量異常人群[3]。該病長期慢性過程易導致多系統多臟器并發癥發生,其中糖尿病性皮膚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并發癥,其發病機制主要是高血糖狀態引起微血管及神經病變,導致多方面因素影響抑制皮膚潰瘍創面的愈合[4-5],患者出現皮膚潰瘍得不到有效控制,進而形成壞疽,嚴重者截肢甚至繼發重癥感染導致死亡。目前我國因下肢潰瘍形成糖尿病足發生年截肢率5.1%,年死亡率為14.4%[6]。因此,早期的皮膚潰瘍治療變得尤為重要。
糖尿病患者多為慢性過程,出現并發癥時,多合并多系統多臟器疾病,常伴有感染、內環境紊亂及營養不良等狀況,諸多因素均不利于皮膚潰瘍的治療及恢復。另外,糖尿病患者皮膚組織中含糖量高,有利于細菌生長繁殖,使得潰瘍經久不愈。因此,糖尿病性皮膚潰瘍目前仍以控制血糖,創面清創換藥,改善微循環為主要治療方式。其中在基礎治療中,改善微循環治療始終貫穿其中,本文采用前列地爾注射液進行改善微循環的基礎治療。前列地爾的生物學效應為擴張血管平滑肌、抗血小板聚集、細胞保護作用及抗炎作用。前列地爾具有直接舒張血管平滑肌和抑制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作用,對心、肺、腎及全身的動脈、靜脈的血管床都有較強擴張作用。前列地爾能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紅細胞變形性、降低血液黏度等機制,發揮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素A2合成的作用;同時又能直接對抗血栓素A2釋放所誘導的血管收縮與血栓形成,從而促進新側枝循環的建立,進一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加血流量,促進局部新陳代謝,減少潰瘍組織缺血缺氧及水腫狀況,滿足了潰瘍修復中對血液供應的需求。另外前列地爾還有抑制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的功能,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7]。以上都可對皮膚潰瘍愈合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同時可在此基礎之上配合細胞生長因子及物理療法進行治療。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對來源于外胚層、神經外胚層和中胚層的多種細胞具有較強促進修復和再生作用。并能促進成纖維細胞的增殖、遷移及細胞外基質的合成[8,9],且能促進毛細血管再生,改善微循環,促進創面愈合的作用[10]。治療中應用的高能紅光為導管發射的紅光帶狀光譜,波長為(640±10) nm。人體組織細胞中線粒體是紅光的主要效應器,其吸收的光子能量導入人體組織,進行氧化磷酸化,合成三磷酸腺苷二鈉,為細胞提高能量。同時三磷酸腺苷的大量合成,提高人體細胞的新陳代謝。另外,紅光的照射可提高成纖維細胞和肌肉細胞的ATP產生效率,促進了機體細胞的分裂,加快了細胞的生成速度[11]。紅光的照射對人體血管內皮細胞因子、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均有明顯促進作用,提高了創面的愈合率[12]。紅光可明顯促進創面組織膠原沉積,并加快氧自由基的清理,氧自由基是線粒體釋放的一種物質,可破壞細胞膜結構,導致細胞自溶。紅光照射后明顯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進一步促進傷口的愈合[13,14]。紅光照射增可降低組織炎癥部位白三烯、前列腺素及五羥色胺的含量,從而產生明顯的止痛效果[15]。
本研究應用bFGF與高能紅光聯合治療糖尿病性皮膚潰瘍,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有效率為91.43%,明顯優于對照組的67.65%,其有效率明顯高于周玲、韋佳琛等[16,17]單獨應用bFGF治療糖尿病性皮膚潰瘍的效果,說明該方法具有較好的療效。兩組比較潰瘍愈合50%所需的時間,治療組的潰瘍愈合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該方法加快了患者潰瘍愈合速度,明顯縮短病程,節約患者治療成本。同時研究中發現,該方法治療糖尿病性皮膚潰瘍時療程應不少于兩周。治療中患者未出現不良反應。說明該方法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陸再英. 內科學[M]. 第6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5-797.
[2] 劉啟亮,胡捷,孫婷婷. 前列地爾脂微球制劑治療糖尿病性皮膚潰瘍的臨床研究[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09, 23(4):230-232.
[3] 魏靜. 前列地爾在糖尿病慢性并發癥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33):106-108.
[4] 肖青青,王一飛,李欣. 糖尿病皮膚潰瘍創面修復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4, 13(2):133-136.
[5] 曲建嬌,曲建慧,金雪雁.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足的現狀[J] .中國現代醫生,2016,54(15):73-77.
[6] 冉興無,鄭月宏.加強多學科協作,提高糖尿病缺血性足潰瘍的治愈率[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6,8(7):385-387.
[7] 陳杰翔,安宏元.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聯合前列地爾作用于糖尿病潰瘍創面[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50):9393-9396.
[8] 陽純兵,羅新中,游貴方. 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深度燒傷創面的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09, 7(1):26-27.
[9] 林潔,代志強. 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外用凝膠治療局部燒燙傷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4, 16(6):1016-1017.
[10] 李穎,趙禹,劉桂華. 胰激肽原酶聯合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糖尿病足的臨床效果分析[J] .中國醫藥,2015,10(4):514-516.
[11] 謝南珍,程紅纓. 紅光輔助傷口治療的研究進展及應用[J].重慶醫學,2015,44(19):2686-2688.
[12] 賈丹兵,朱宇,劉珊,等. 紅光照射對創傷愈合的影響[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8,29(13):1195-1197.
[13] 古英明,宋世鵬,黃瑩,等. 紅光照射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自由基的影響[J].透析與人工器官,2011,22(1):1-4.
[14] 陳霞. 紅光照射促進切口愈合的觀察與研究[J] .中國民康醫學,2013,25(9):62-63.
[15] Minatel DG,Frade MA,Franca SC,et al. Phototherapy promotes healing of chronic diabetic leg ulcers that failed to respond to other therapies[J].Lasers Surg Med,2009,41(6):433-441.
[16] 周玲,李春燕. 表皮生長因子聯合濕潤燒傷膏治療糖尿病皮膚潰瘍療效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12,29(11):2224-2225.
[17] 韋佳琛. 前列地爾聯合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治療糖尿病性皮膚潰瘍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8):230-231.
(收稿日期:201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