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潮
x
常回家看看、給老年人精神慰藉、子女不得干涉“黃昏戀”、拒絕年輕人“啃老”……前不久,《云南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子女不得干涉黃昏戀”的規定尤為引人注目。
婚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權利,這項權利不僅被寫入《憲法》,而且還在《婚姻法》中被多次明示,如《婚姻法》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對于老年人的婚姻,《婚姻法》第三十條特別強調:“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這次云南省擬規定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的“黃昏戀”,只是對現行法律的重申和細化,使之更加具體和可操作,如“贍養人不得因老年人離婚、再婚而索取、隱匿、扣押老年人的合法財產或者有關證件,不得限制老年人的合法居住權利”,一旦子女有這些行為,便屬于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涉嫌違法。
雖然婚姻自由是明確的法律規定,并且是婦孺皆知的法律常識,但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事情,仍在現實中普遍存在。很多父母干涉兒女的婚姻,等他們老了,兒女又來干涉他們的婚姻。這看上去有點像“一報還一報”,實則各有各的初衷和理由。一般來說,父母干涉兒女婚姻,主觀上大多是為兒女好(客觀效果未必如此),而兒女干涉父母的“黃昏戀”,出發點則較為復雜。有些兒女干涉父母的婚姻,并不是真的為父母好,而是出于財產、贍養等方面的考慮,背后有著自私自利的因素,為自己考慮得太多,沒有設身處地為父母考慮。說得嚴重點,這其實是一種不孝,為人子女者確實不該如此。
而有些子女干涉父母的“黃昏戀”,出發點的確是為父母好。近些年來,以戀愛結婚為名,實則沖著老人財產而來的“黃昏戀”越來越多。老年人防騙能力本就較差,處于情感孤寂狀態的單身老人,往往經不起幾句甜言蜜語、山盟海誓,便毅然決然地要走向婚姻殿堂,并向對方允諾豐厚的財產回報,到頭來不僅“人財兩空”,而且對老人的精神、情感造成重大打擊。遇到這種情況,子女事先對父母的“黃昏戀”進行干涉,顯然很有必要。個中道理,與子女阻止父母購買假冒偽劣保健品是一樣的,購買保健品的錢是老人自己的,子女們難道不能干涉嗎?
子女干涉父母的“黃昏戀”,究竟是出于自私還是為了父母好?其合理的界限在哪兒?現實必要性有多大?這一切往往說不清道不明,而子女干涉父母婚姻的是非曲直,往往也剪不斷理還亂。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的“黃昏戀”,這是一個大前提、大原則,但現實是復雜的,遠沒有法律條文那么簡單,要不怎么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呢?
(摘自《北京青年報》2017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