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
本來我是要去書店的,走到樓下,下起了雨。不想折返上樓去取傘,也不想冒雨走在馬路上。于是,在幾秒鐘內,我就作出放棄了去書店的決定。
原來改變主意,原諒自己,實在太容易了。
有一位網友,說了這樣一個故事。他的一位“死黨”,對自己的女友唯命是從,平日里兩人總是如膠似漆。本來二人世界是私密的,但他會把各種“柔情蜜意”曬到朋友圈里,讓人羨慕不已。他還對外宣稱,自己與女友從來不吵架。
后來這位“死黨”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挫折,經常借酒消愁。在一場酒局后,他借著酒精的作用,在酒桌上大倒苦水,說起自己女朋友的諸多不是,然后又在微信上與另外一位朋友抱怨女朋友不體貼、拜金、懶惰等。
不久,這對原先如膠似漆的恩愛情侶便交惡分手了,原因自然是女朋友發現了他在微信上抱怨她的話,由此引發了一場情感風暴,各不相讓之下,最終各奔東西。一對在大家面前的知心愛人,最后以這樣的理由分手,實在是一種諷刺。
看來,原諒一個人很難。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觸碰的陰暗面,親人朋友不愿意接受,有時候連我們自己也無法面對。但是最后,自己總能原諒自己,親人也會包容自己,而對他人的問題,我們很難做到包容和原諒。修養好的,會小心翼翼地保持距離,盡量不與對方交惡。修養功力不深的,則會以牙還牙,甚至當場發作,弄得一地雞毛。原因就在于我們從內心深處,無法做到像原諒自己那樣原諒別人。
我們大多數都是平凡的人,過著柴米油鹽的平凡生活,所以不能給自己加上各種不切實際的要求,也不能用難以承受的負擔向自己施壓,于是人漸漸就有了原諒自己的需求。但我們也要換位思考,他人也是平凡的,平凡與平凡之間,就像小孩子過家家,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很可能會將原本平凡的生活撩起波瀾來。回頭想想,既然自己都能原諒自己,那為什么不能像原諒自己那樣原諒對方呢?
前幾天看一檔婚戀電視節目,一位嘉賓的話發人深省:“婚姻的幸福說到底就是你有沒有去欣賞對方,不是說讓你去欣賞對方的優點,而是缺點,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才有可能白頭偕老。”如果你的愛人好出風頭,那說明他內心自信;如果你的愛人不修邊幅說明他內心自由不羈;如果你的愛人謹小慎微,那往往在生活中他會讓你感到體貼放心;如果你的愛人性格比較執拗,那他有可能就是一位“直腸子”。
問題在于你會這樣帶著欣賞的目光,原諒他人嗎?
事物是相對的,缺點優點的區別在于理解的角度,如果你能慢慢學會欣賞他人,原諒他人,你就會發現,你的世界其實也是非常美好的。
(摘自《黃山日報》2017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