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詩薈
我國最新版的《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結果(201 0-201 2)》顯示,浙江人的飲食結構不夠合理,油、鹽、肉吃得太多,由于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居民中貧血和維生素D缺乏等情況比較多見。臺州市疾控中心表示,臺州市民吃鹽的情況,與全省基本一致,臺州人日常愛吃咸菜等腌制食品,實際日常鹽的攝入量,應該是大大超出了每日6克的建議攝入量。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攝鹽過多容易導致高血壓,因高血壓死亡的人數占世界死亡率的19%。大家現在都知道,鹽吃多了不好,但飲食結構短時間也難以調整,我們的鹽攝入量依然過多,于是老百姓就想出了各種辦法:鹽吃多了,那就多喝水沖淡它唄。這樣做,是否真的有效呢?
臺州醫院營養治療中心主任何曉琴告訴記者:“鹽吃多了,喝再多水也無濟于事。老百姓錯就錯在沒認清鹽過量的危害是怎么產生的。鹽里的鈉離子進入人體,卻留在細胞外。鈉離子增多,血管張力就會增大,升高血壓。而人體代謝時,腎小管會回滲鈉離子,因此,多喝水雖然增加尿量,但鈉依然儲留體內,不能有效排出。”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我國居民鹽攝入量為每人每天不超過6克,即瓶裝啤酒一瓶蓋的量。但何曉琴認為,臺州人日常鹽的攝入量遠超6克,很多人并未意識到“其他鹽分”,醬油、黃醬、雞精、味精、腌制食品等也含鹽。
那我們萬一吃多了鹽,還有辦法補救嗎?何曉琴認為,運動出汗就是非常好的排鈉降壓方法。“現代人體力勞動量少,同等攝入量下,排鈉不足。運動出汗,在患病早期,甚至可以將高血壓逆轉回正常值。”
“還有一個方法,是我自己總結出而且常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打個比方,今天我們在外就餐,吃了高鹽高油的食物,那明天我們就清淡飲食,減少鹽的攝入,這樣就把體內鈉的平均值給降下來,這也是一種補救方法。”何曉琴說。
日常生活中,鹽攝入過多的群體,也可以選擇購買低鈉鹽。何曉琴說:“很多老百姓對低鈉高鉀鹽不理解,社會上甚至流傳著低鈉鹽會導致高鉀血癥的說法。其實,低鈉鹽是健康食鹽。普通食鹽氯化鈉含量在95%左右,而低鈉鹽能將氯化鈉含量降至65%~80%。低鈉鹽可以預防高血壓,減少腦卒中、心臟病、慢性腎病的發病。”
何曉琴還提供了一些家庭限鹽小訣竅,比如少吃腌制食品、過度加工食品、快速食品等,咸話梅干、餅干、漢堡等食物均含大量的“隱形鹽”,最好將每日食鹽的攝入量粗略計算出來,買500克食鹽后,記下購買日期,看看能吃多少天,再除以家中就餐的人數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計算食鹽量時,也應加上通過醬油所攝入的食鹽量,醬油中食鹽含量為18%左右,5毫升的醬油約含有1克鹽。
(摘自《臺州晚報》2017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