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蕊 孫真真 焦偉偉
摘要:“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掀起了返鄉創業的高潮,返鄉創業以其促進貧困地區實現脫貧、帶動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重要意義受到社會的廣大關注。為了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而作為我國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主戰場之一的燕山一太行山片區急需實現脫貧致富,探討燕山一太行山片區人民返鄉創業行為,既有利于以創業促就業,幫助群眾獲得收入,也有利于推進燕山一太行山片區扶貧攻堅的進程,對燕山一太行山片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燕山一太行山片區;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影響因素
一、問題的提出
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發現大多都是對燕山一太行山片區的貧困現狀及對策的研究,而對于燕山一太行山片區的人民的返鄉創業的探討微乎甚微,甚至基本沒有。連年來,緊跟著發達繁榮地區勞動鱗集型產業轉移加快,返鄉創業的人數激增,農村勞動力開始回流,就連大學生也有好多選擇回鄉自主創業,下鄉創業的也不在少數。對此當局也接連頒布了一系列關于返鄉創業的優惠政策。
以是,通過對燕山一太行山片區返鄉下鄉人員的行為影響因素研究,來敦促該地區創業的進程,并針對燕山一太行山區的返鄉下鄉人員提出一些推進他們進行創業的建議。在一定程度上來講,燕山一太行山片區返鄉下鄉人員創業的進程不僅有助于推進燕山一太行山片區扶貧攻堅,對燕山一太行山片區區域的經濟發展也有重要意義。那么是什么影響著燕山一太行山片區人民返回家鄉、尋找項目、自主經營的呢?相信如果解決了這些問題,定會加快燕山一太行山區乃至我國的精準扶貧的步伐。
二、燕山-太行山片區返鄉下鄉人員創業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1.思想方面
對于該片區返鄉人員來說,他們有著濃厚的戀土情結,使得他們具有強烈的創業愿望,由于家庭的緣故,為了更好地贍養老人和撫育子女,于是他們會選擇回鄉創業。不論在外面過得是好還是壞,落葉歸根的思想根深蒂固,比較強烈的自我價值實現的愿望,使得他們希望為家鄉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因此,傳統的思想觀念成為他們返鄉創業的巨大推動力。對于下鄉人員來說,農村具有獨特的環境和資源,使得他們認為農村具有市場發展前景,加之國家優惠政策的實施,促使部分社會人士及大學生下鄉自主創業。
2.能力方面
對于該片區返鄉人員來說,多年來在城市中辛苦打拼,豐富的打工經歷讓他們獲得了很多資源,比如資本、人脈、技術等,擁有了相對更高的綜合素質能力,所以這就促使他們返鄉創業。但是由于信息和個人自身條件的限制,不能準確、及時獲得創業項目、產品和生產要素市場供求等信息,這無疑增加了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他們受教育水平不高,文化素質低下,使得管理能力仍有所欠缺,這會制約企業的成長。而對于下鄉人員來說,他們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并對相關政策有所了解,能與返鄉人員形成互補。
3.創業環境方面
(1)產業梯度轉移。近幾年來,沿海地區迅速發展,資源空間收到了企業經營成本、要素成本的限制。而實際相對來說,對于一些經濟落后的地區就有了一定的優勢,燕山-太行山片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生態與文化等旅游資源豐富,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獨特的文化和資源對于返鄉下鄉人員創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2)新興技術的出現。近來,一些新技術如雨后春筍般充斥著現代經濟的生活,拉近了農村和城市的距離,我們可以跟隨先進時代的步伐前進,乘網絡之便,用網絡之捷,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開辟網絡市場,實現網絡世界和農村相結合,構建繁榮的電子商務村。而燕山-太行山片區還沒有廣泛地應用新技術,這為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3)城鄉二元結構。因為我國特殊的國情導致的城鄉二元性,使得城村之間、城鎮居民與農民之間在各方面存在著諸多差別。這樣一種不公平待遇,農民工難以忍受城市社會的歧視,讓他們認為自己始終是一個打工者的身份,不能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促使都市體力勞動人群回流鄉村,促進了農人的返鄉創業。長期存在的二元性,區別了各個城市,增大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所以也促進大學生選擇返鄉下鄉創業。
4.政策方面
近幾年,當局接連頒布了許多支持返鄉下鄉創業的政策性文件,政府簡政放權,做好創業服務和創業教育培訓工作,實施創業培訓五年計劃,為返鄉下鄉人員自主創業奠基。但由于政府政策傳播不到位,導致不能很好落實。有的地方政策辦事手續繁瑣,有的對返鄉下鄉創業者的配套服務措施也較為滯后。還有就是由于創業前期一般都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然而,銀行的貸款門檻卻很高導致借貸困難,融資渠道也不豐富,造成沒有足夠的創業資金團。
三、促進返鄉下鄉人員創業進程的建議措施
1.提倡返鄉創業人員的優勢互補結合。因為外出打工者主要從事的是體力勞動,受教育水平不高,造成文化素質偏低的現象,所以完善政府教育培訓體系,增強創業才能,最重要的是提高農民工的創業能力素質、心理素質、規避風險、識別商機和預測前景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而下鄉人員缺乏經驗和人脈,知識無用武之地。眾多返鄉下鄉人員形成優勢互補更有利于返鄉創業的進程。
2.調整創業環境,改善后續的配套服務措施,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優化創業環境是加快返鄉下鄉人員創業的根本舉措。返鄉下鄉人員雖然有在外打工的閱歷經驗或只有知識,但他們并不清楚創業企業必要的資本和服務的取得,通過完善服務體系,改善后續配套服務措施,讓他們學會自己去選擇創業項目,明確創業方向,制定詳細明智的計劃,對創業做到游刃有余。
3.擴大融資渠道,加強資金支持。規范政府行為,簡化準入程序。規范政府行為,簡化工商登記手續,降低門檻,要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和農村郵政儲蓄銀行的作用,鼓勵農村金融機構創新,設立創業基金,改進農村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多給創業者一些選擇,加強資金支持,提高銀行貸款額度,解決創業的第一步困難,給創業者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足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