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佳
摘 要:閱讀是在小學低年級教學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內容,也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每個學生都要面對閱讀,在實際生活中,閱讀與生活的關聯也是很密切的。當前在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十分重要的,對學生以后的學習乃至于發展都是有重要作用的。要想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與方法,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閱讀;能力;技巧;方法;興趣
閱讀是小學低段學生要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具備了良好的閱讀能力的話,對以后的學習與發展都是有利的。本文就來談一談在小學低年級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閱讀教學不只是知識的傳授,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其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感情溝通的過程。老師在課堂上要用充滿愛意的眼神和微笑來傳授知識,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老師要多用鼓勵性的語言,使學生能夠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來進行閱讀。在上課的過程中,老師要經常對學生說一句:“你真棒!”這樣學生會覺得自己是在不斷進步的,經常讓孩子聽到老師的贊揚聲,讓學生始終徜徉在成功的喜悅之中,使學生覺得閱讀是一件無比快樂的事情,能夠主動學習,主動地去感受閱讀的魅力,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漸漸提高,較好地達到教學效果。
二、使用游戲教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動,對什么事情都有好奇心,并且喜歡有趣的事情。因此,游戲對于他們來說是很好的教學模式。我在教學中將游戲的模式融入閱讀的過程中,注重在授課中穿插游戲環節,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掌握閱讀的有關知識與技巧,在學會了知識的同時又玩了游戲,這樣不但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還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其實一切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的,最終還要回歸到生活中去。閱讀也不例外,它也是來源于生活的,如果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閱讀知識的存在,閱讀和生活的聯系是很緊密的。因此,我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要善于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充分地將學生在生活中的教學資源挖掘出來,這樣會使學生覺得其實閱讀離我們也沒有那么遙遠,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促進學生去主動學習知識。例如,我在教授敘事方面的閱讀知識的時候,就讓學生在家里帶來一些報紙、小說等書籍,在上課的時候讓學生把自己帶來的這些書籍相互交換閱讀,這樣,學生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了,學生在玩樂的同時也學會了敘事方面的知識,學生的閱讀能力會不斷地提升,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的目標。
四、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
老師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使用教學方法,老師要借鑒科學的教學理念,不斷地將教學方法予以創新,不斷地將教學模式優化,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重視在課堂上學生獨立思考意識的培養,將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不斷地培養起來。我的教學體會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用何種教學方法對學生閱讀思維的培養所起的作用都是比較關鍵的[1],老師創新地使用教學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思維和能力。
五、應用探究法進行教學
在閱讀課堂中應用探究法能夠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課堂中應用探究法指的就是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通過探究閱讀問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思考,探尋深層次的知識,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地被培養起來,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2]。
六、應用多媒體教學
閱讀包括的知識種類是很多的且復雜的,需要我們長時間的知識積累才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通過這樣長時間的學習過程,學生往往感到閱讀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閱讀更是讓他們感覺學習是沒有意思的。而我在閱讀課堂中應用多媒體教學,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的優勢是能夠提供精美的圖片、豐富的音頻和視頻等等,這樣所要講解的知識就能夠通過多媒體得以展現出來,學生能夠被這些所吸引,使學生覺得閱讀是很有趣的,從而主動地學習、主動地思考,閱讀能力肯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總之,要想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基礎,也是很重要的環節。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老師要應用多種方法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實際的教學內容[2],應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因此而提升。
參考文獻:
[1]馬阿麗.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13,9(11):108.
[2]曾春令.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11(18).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