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君
【教材分析】
教材希望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滲透“植物的莖結構和功能相適應”以及“生物體和其生存的環境相適應”等觀點。從章節整體安排,教科書按“土壤-植物-土壤”,植物器官按“自下而上”展開,這樣的安排比較符合學生認知特點,也符合植物體吸收、運輸、利用營養物質的內在邏輯規律,因此本節內容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非常重要的環節。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光合作用》和《土壤的成分》 等內容的學習,已經知道了有機物不是從土壤中吸收過來,植物的有機物主要是植物的葉經過光合作用合成,而通過《植物的根與物質的吸收》這節內容的學習后,學生也知道了植物的水分和無機鹽是靠根從土壤中吸收過來,但是學生對植物體是一個整體的認識缺乏。現在的學生居住在城市環境中,缺乏對身邊植物尤其是莖的觀察,對莖的形態了解不是那么充分。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比各種形態莖的實物圖片,從而使學生學會區分直立莖、攀緣莖、匍匐莖和纏繞莖。
2.通過親自動手操作(徒手剝樹皮、解剝針輕輕扎等活動),初步感受莖的各部分結構。
3.通過小組合作,顯微鏡下觀察莖各部分結構,養成合作與交流能力,明確大自然中生物結構的嚴整性,知道莖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特點。
4.通過閱讀書本年輪,培養獲取信息、歸納總結能力,并且生物與環境的密切性。體會自然界的生存不易,我們要保護自然,講求生態文明。
【重點難點】
重點:雙子葉植物木質莖的內部結構和功能。
難點:攀緣莖和纏繞莖的區別以及年輪的信息獲取。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法、課前問卷調查法、講授法、實驗觀察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展示幻燈片)這是一張我們學校內植物木芙蓉,(展示手中木芙蓉的枝條)陳老師手中這段莖就是今早從它身上剪下來呆會供我們同學實驗素材,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它有什么特點?(學生驚奇發現圖片中木芙蓉的莖上有個大洞)同學們觀察很仔細,雖然這棵植物的莖有一個大洞,但是它還是非常的堅強活著,這是為什么呢?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植物的莖和物質的運輸(第1課時)》
二、問題呈現、新課展開
1.莖的形態
展示牽牛花和普通莖的對比圖,讓學生找區別,學生通過對比知道一個是莖本身纏繞——纏繞莖,一個是借助“卷須”這樣衍生結構攀援他物生長——攀緣莖。
“在課前問卷(問題集中營1),有同學說他想知道黃瓜的莖屬于什么類型的莖?哪位同學可以應用剛才所學幫他呢?”讓一位學生回答并解釋原因,然后讓贊同他觀點同學舉手表決,檢測目標達成率。(實際授課時,此題幾乎全班學生舉手表決贊同)
教師補充:無論何種形態的莖,都是對光合作用這種營養方式的一種適應,即從環境中最大可能獲取陽光。
(通過課前問卷, 將學生有關莖形態的問題,以概率統計整理后呈現,課堂學習開展有了針對性,可以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且讓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主動尋找規律,并將學到方法解決新的問題,體現問題化學習理念。)
2.莖的分類
“課前問卷調查中,同學們對木質莖和草質莖外形判斷表現不錯,但是對它們屬于單子葉還是雙子葉植物比較迷茫,實際上大部分雙子葉植物的莖是木質莖,今天我們使用的木芙蓉植物的莖就是雙子葉植物的莖”。
過渡:雖然莖的形狀各不相同,但它們的結構卻基本相同。下面我們來學習植物的莖。
3.莖的結構
有關莖的組成方面,我們同學在課前問卷中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老師整理了提的同學相對比較多而本節課能解決的一些問題。
我們以木芙蓉為例,一起研究雙子葉植物莖的特點,從而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請同學們完成任務單上第一個任務。通過活動,在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后,教師引導學生回答任務單上問題。
(“學為中心”的理念,以問題引領學習,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可以應用教師所提供的素材,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可能在課前沒有“髓”的概念,但是學生可以通過教材自學順利完成任務,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任務二這部分是本節課難點突破所在,為了順利完成任務,教師在上課前把小組內成員合理分配。
教師等所有小組完成任務時,請一小組代表站起來向全班介紹“樹皮”相關知識板塊,然后回顧前面的“問題集中營2——樹皮脫落會不會影響到樹的生長?”請一學生站起來運用剛才所學知識進行解釋,如果有不完整地方再請另外學生加以補充,然后讓全班舉手表決是否贊同他觀點,來檢測教學目標達成率。
教師再分別請兩小組代表站起來向全班介紹“木質部”和“形成層”相關知識板塊,然后提問“竹子為什么老這么細?”幻燈片展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顯微鏡下莖真實切片圖對比,讓學生尋找答案。然后學生自主歸納得出結論。教師再向全班展示“問題集中營2——4.草本植物(大多數單子葉植物)的莖和木本植物(大多數雙子葉植物)的莖相同么?”請一學生站起運用剛才所學知識進行解釋,然后讓全班舉手表決是否贊同他觀點,來檢測教學目標達成率。
最后教師再請一小組代表站起來向全班介紹“髓”的相關知識板塊,然后回顧前面的“問題集中營2——髓在莖中起什么作用?”請一學生站起來運用剛才所學知識進行解釋,讓全班舉手表決是否贊同他們(她)觀點,來檢查教學目標達成率。
4.年輪
過渡:課前我讓同學們畫出“心中”年輪的樣子,我這里有三位同學的作品,哪一副年輪的圖是有問題?還有關于年輪,你覺得有哪些信息值得和大家分享或者
哪些問題需要大家一起解決,大家閱讀148頁后,舉手示意然后請不同的學生暢所欲言,歸納總結。
三、當堂檢測、及時反饋
1.用細鐵絲纏緊相鄰的兩棵小樹曬衣服,這樣做會對植物生長造成傷害嗎?為什么?
2.木制家具和課桌椅等的材料主要利用莖的哪一部分結構?
3.為什么(課前展示)這棵木芙蓉樹的莖有個大洞但是它還能堅強的活著?
四、課堂小結、拓展升華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莖有這么多的結構,所以它具有支持、連接和運輸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