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卓
一、引言
閱讀能力是中學教學大綱所要求培養的主要能力之一,也是高中生在英語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新課標要求學生具備綜合閱讀的能力,包括語篇領悟能力和語言解碼能力。強調多學科知識與貫通,注重培養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以及根據寓意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提高其閱讀速度,增加其閱讀量和擴大詞匯量等。閱讀也是學生學習外語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我們每個師生反復思考和推敲的問題。
二、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生的閱讀量不足。從整個英語教學來看,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閱讀量是“欠賬”的,如果要求學生順利高考或者達到高中英語教學目標,這個賬是要還的,那么高中應該完成的閱讀量加上初中欠下的賬就近25萬到30萬詞左右,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精讀不精,泛讀不泛。所謂的精讀與泛讀在高中英語教學階段,無非是兩點,一點是課文教學,尤其是主課本基本上屬于精讀的范疇,課外閱讀基本屬于泛讀的范疇。現在我們存在的問題是精讀沒有精到應該達到的程度。精讀必須為泛讀做好語言準備,通過精讀教學為學生解決詞匯、句子、語法的問題,這樣學生就會順利進行泛讀。
三、 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因素
教學中,發現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因素很多,比如個人的文化修養、心理素質、思維定勢等,下面就一些主要因素談些體會:
1.詞匯量不足
詞匯量小是閱讀的一個障礙,有限的詞匯量是影響閱讀效率的障礙。
2.語法知識不足
學生雖然有一定的詞匯量,但如果沒有過硬的語法知識和扎實的語法功底,文章中一些從句的類型、長句的劃分、強調句型的分辨等語法現象還是模糊不清,就會造成理解失誤。
3.語境理解有誤
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是他們的語言知識和背景知識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當學生遇到缺乏街接的上下文時,在閱讀中不能揣摩和想象相關人物的處境、心理和有關事件的發展演變過程,不能在理解時補上缺少的街接語,閱讀就會受阻。
4.閱讀技能欠缺
大多數學生剛開始總是習慣于逐字逐句地閱讀或停留在句子上用語法知識進行分析,即一味地字字讀、句句讀,不懂得略讀、跳讀、猜測生詞、推斷等閱讀技巧,這樣閱讀中就會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這也是影響閱讀效率的一大障礙。
5.不良的閱讀習慣
(1)過分依賴詞典。
(2)回視,重復閱讀遲滯理解力的集中,減慢閱讀的速度。因此,往往會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
(3)閱讀時不以意群或句子成分為單位,而是以單詞或詞組為單位,甚至逐字閱讀。
(4)出聲讀、用手指讀也會降低閱讀效率。
四、利用有效的閱讀策略,提高閱讀技巧
1.鞏固并擴大詞匯量
(1)構詞記憶法:構詞法包括派生、合成和轉化。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常用的前綴、后綴的含義及用法,就可以根據已知詞猜出它的派生詞,從而達到擴大詞匯的目的。
(2)聯想記憶法:根據詞性及用法由一個詞聯想到和它有關或無關的詞。
(3)利用音標記憶單詞和利用上下文猜詞義等。
2.加強語法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
學生在理解復雜句、省略句和晦澀句時經常出錯,從而影響對閱讀材料全面、正確的理解。所以,學生要牢固地掌握語法知識,借助語法分析文章中句子與句子之間,句中事與事或人與人的關系,才是正確理解所閱讀材料,獲取作者所傳遞的信息,達到閱讀目標的有效方法,反之,脫離句法分析的閱讀往往是膚淺的,理解的偏差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學生要重視掌握英語中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在此基礎上掌握各種復合句的結構,這樣有助于理解長句、復雜句,閱讀理解能力自然會相應提高。另外,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也會阻礙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文化教學的素材。
3.善于分析語篇結構,抓住文章的主題
要真正理解語篇的深層含義和作者的意圖還必須從宏觀的角度分析語篇結構和邏輯關系。主題思想是對全文的概括,也反映作者的寫作意圖。可見,掌握并確定文章的主題思想是正確理解全文及成功地進行閱讀的關鍵。主題思想往往通過段落中的主題句來體現,而主題句在段落中出現的位置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種:置于段首;置于段末;置于段中。確定段落的主題句對理解整個段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幫助讀者在進行邏輯推斷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達到正確理解文章的效果。
4.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要求學生平時多朗讀,背誦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養語感。最重要的是學會意群閱讀,擺脫逐詞閱讀,以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的準確率。其次,要學會根據上下文猜詞義。由于受到傳統教法的影響,學生經常在閱讀時遇到生詞就查字典,這樣既延誤閱讀速度,也影響閱讀思路,所以,教師應該盡量鼓勵學生猜生詞,根據上下文、詞性、語法等辨別詞義。另外,在閱讀訓練時,提醒學生改掉如譯讀、有聲讀、指讀、回視等不良習慣,這樣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便會得到提高。
5.靈活運用有效的閱讀技巧
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例如略讀法,即迅速瀏覽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題句,明確作者的態度和意圖;跳讀法,即快速查找某一相關信息,讀時要一目十行,對不相關的內容一帶而過。閱讀時,學生還需要借助自己的邏輯思考能力、背景知識對文章的主題、作者意圖等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此外,限時閱讀訓練也可以提高閱讀速度。
要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工作。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并具有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的能力,找到影響學生閱讀理解的因素,指導學生采取恰當的閱讀策略,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和解題技巧,讓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活動,真正做到讀有策略、讀有動力、獨有方法、讀有創造、讀有個性,那么閱讀理解教與學的水平必將得到提高。
總之,閱讀是一種判斷、推理、歸納、總結的過程。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只要堅持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興趣,廣泛閱讀,積累詞匯,并且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定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