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仁星 李建臣
[摘要] 青少年正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這一學習階段的主要任務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更是通過教師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學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的養成。田徑教學過程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創造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滿足個體需求以及社會需求。因此,本文研究了在新時代背景下田徑教學活動對青少年的創造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抗壓能力等核心素養的養成的影響,希望能夠對推動青少年的核心素養的養成提供參考。
一、前言
近幾年來,核心素養在教育領域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時髦”的熱詞,每次談及教育問題時總要提及核心素養,然而對于核心素養的概念看法各有不同。我們要考慮在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的的背景下,田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教?如何設置學習情境?如何激發學生的潛能?針對以上提出的田徑教學中的諸多問題,探究田徑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青少年核心素養的養成具有非常必要的時代價值和實踐意義。
二、核心素養的概念與定位
1.核心素養的概念
要準確定位核心素養的概念,我們首先要把握核心素養的本質,第一,核心素養是關鍵素養,而不是全面素養;第二,核心素養的不僅要反映人的發展需要,而且更要反映當今社會的需要。進一步從核心素養的本質出發,我們可以看出核心素養的概念是個體在解決復雜的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或能力,是以學科知識為基礎,整合了情感、態度或價值觀在內的能夠滿足特定現實需求且必備的品質和關鍵能力。
2.青少年核心素養的定位
第一,教育部于2014年3月下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要研究制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青少年應該為了適應社會進步和自身的長遠發展必備的品格和社會競爭力;第二,青少年作為一個國家的后背力量,青少年的核心素養體現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強盛,青少年的核心素養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的核心素養已經作為教學過程中貫穿國家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
三、田徑教學中影響青少年核心素養養成的制約因素與對策分析
1.田徑教學中影響青少年核心素養養成的制約因素
(1)青少年對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不夠
田徑運動參與的積極性不夠一直是田徑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青少年參加田徑運動的積極性不高也就無法通過田徑教學來促進其核心素養的養成。青少年對參與田徑運動積極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隨著體育課程的改革,體育課中出現了大量民族傳統項目和國外的許多體育項目如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等等,極大的豐富了體育課的內容和形式,相比于籃球、足球、羽毛球、游泳等項目來說,田徑運動的受歡迎程度較低[1];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內容的選擇和技術難度的把握,特別是沒有適應青少年的身體發育規律,學生完全處于被練習、被學的角色,最終導致學生不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如何讓跟多的同學參與到田徑運動中來,這是現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
(2)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能有效的促進青少年良好的核心素養的養成
教學的過程中合理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雖然現在已經有了許多既能激發學生興趣又能讓學生很好地掌握運動技能的教學手段與方法,但是似乎并沒有產生什么良好的效應,教師的角色、思維和授課方式仍舊沒能跟上新課程改革的步伐,教師們已經適應了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技術學習多是以“注入式”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學生大都是采用單獨進行練習的方式,不注重對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上課程序始終是“三段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能有效的體現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開放性和娛樂性,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的刺激不夠。
2.田徑教學中青少年核心素養養成的策略
(1)提高青少年對田徑運動的認知水平
提高青少年對田徑運動的認知水平有利于發展青少年核心素養,2016年10月25日,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樹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凸顯了體育的重要地位,田徑運動的跑、跳、投是所有運動項目的基礎,換言之,田徑運動在日常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當代青少年必須認識到田徑運動并不只是他們眼里的超負荷的繞圈跑、無休止的跳躍以及一次又一次的遠投,而應該認識到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中養成了頑強拼搏的品質和高強度負荷下的抗壓能力,這都是為適應21世紀社會的變革所需要具備的關鍵素養,田徑教學內容在磨練意志及戰勝自我等方面具有別的項目難以比擬的積極作用。
(2)田徑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協調發展
田徑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協調發展有利于發展青少年的核心素養。在教學的領域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辯證統一,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協同發展來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非常有效的,田徑運動技術的教學都需要教師的講解示范,那么教師的才能、人格、品德都會直接印象到學生的人格塑造,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得氛圍也直接影響到教師的工作激情[2]。那么,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師的道德、能力水平,更要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同學們形成積極主動,身心愉悅的學習氛圍,發展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創建平等、充滿正能量的師生關系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保障。
四、小結
目前國內外對于如何在田徑教學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的研究不足,尤其是關于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還未完善,核心素養的根本問題還未研究清楚。鑒于此,在我們的田徑教學過程中應該先著眼于注重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認識、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等方面,在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該更加結合實際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青少年核心素養的養成與提高,讓青少年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發展、相互合作,開拓進取,實現知識、能力、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提升青少年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褚宏啟. 核心素養的概念與本質[J].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01):1-3.
[2]朱觀榮,蘇文波,劉世秋. 中學田徑教學中現存問題和建議芻議——以跑步教學為例[J]. 大眾科技,2012,(02):179-18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