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一、講評課的三大誤區
〔一〕講評課變成了批判課
把講評課變成了批判課,在課堂的開始就讓學生沉浸在“等待判刑”的沉悶緊張氛圍中,考得好的學生和考得壞的學生都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只是一片批評聲。這樣的結果是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往往會使學生對數學望而生畏,有時甚至會產生對立情緒,影響了師生的情感。
【片段】
師:這一次考試我們班的同學考得很差,××才考了67分,連計算題都扣了15分,老師都強調過計算題是送分題,連計算題都錯,還有誰能幫你?××才考了72分,你看這一道解決問題的題目昨天才講過,還是沒有做對,老師真的不知道怎么說你了……
檢測以后,學生的情感經常表現出強烈的兩極性,一場檢測后常會引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在試卷講評時,不可忽視各類學生的心理狀態,要用好激勵手段,盡量少批評。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采取的策略】
師:×××這次考試你有點粗心,把數字都抄錯了,希望你能早早地將這條粗心的小蟲除掉。
師:×××同學,昨天講的題目,你已經掌握了解題的技巧了,如果時間充裕些,相信你一定能做對的!加油!
在后來實際教學中,我嘗試首先找到學生在考試中的閃光點,以口頭評價或者書面評價的方式肯定他們的進步,可以是鼓勵式的,可以是提醒式的,可以是引導發現式的,也可以是贊揚式的……使他們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在學習過程中,不拘泥于他們對知識本身的理解與掌握,要贊揚他們的探索、創新、發現行為,使每個學生能充滿信心地、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二)講評課變成了一言堂
在講評考卷時,不顧學生答卷情況,不顧試題的難易主次,只是從頭到尾逐一講評核對答案,學生很少參與其中。這樣的結果是收效低、參與面少——對尖子生來說幾乎是白費光陰;成績中等的學生往往感慨“想知道的內容,老師一帶而過,不需要評析的內容,老師講得不厭其煩”;成績偏后的學生,依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學生沒有做到融會貫通,僅僅能解一道題而不能解一類題,下次碰到類似的題型任然束手無策。
【采取的策略】
我們不妨可以這樣進行講評,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在試卷講評中常讓學生做老師,讓他們承擔一部分試題的講解任務,當出現分歧時教師不必急著講解答案,讓學生分組討論,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少一點灌輸,多一點引導,變接受知識為發現知識,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建構。
(三)講評課就是“就題論題”、“就題講題”,沒有借題發揮、變式運用
在講評的過程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是就題講題,往往缺乏理性的高度,忽視知識、網絡背景,對知識既沒有歸類,也沒有知識的發散延展,以題講題,以題評題,不引不導。
1.多題一解,適當變式,培養學生求同存異的思維能力
許多數學習題上去似乎不同,但它們的解題的思路、方法是一樣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重視對這類題目的收集、比較,引導學生尋求通法通解,并讓學生自己感悟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數學思想方法。
2.一題多解,觸類旁通,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在教學中我們應積極地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這樣,既可發散學生解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思路開闊,又能熟練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一題多解,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可以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異欲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一題多變,總結規律,培養學生思維的探索性和深刻性
試卷講評是為了以后的不評,在講評中注意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融會貫通的能力。針對試卷中具有“一題多解”的功能和“剖析”有余地的試題,教師可作進一步的“借題發揮”,引起學生思維的發散,開拓思維的視野。
二、講評課的有效策略
(一)課前準備更細化
要做到對一次考試的情況全面掌握,除了要統計整套試卷的各類分數外,充分了解他們失分的原因。下面是我任教六年級期間,每次考試后的統計:
從以上表格可以很容易看出學生的知識短板,以此來調整以后的教學。
(二)時間的分配上再優化
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非典型錯誤,在組內交流解決”。這體現團隊合作優勢,積極展開討論,以好幫差,讓不同的組互相解決問題,其他同學聽了有利于糾正自己思維上的錯誤。
(三)放松心態,把每節講評課看成是提升學生能力的必修課
在講評試卷時,重點是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技能的培養。考試是為了幫助學生將掌握的知識在實際應用中靈活掌握、融會貫通,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結構。所以,講評試卷在改錯的層面下功夫,建立試卷錯題集,做好出錯原因,達到對知識的內化、能力的培養與智慧的也得到提升。
(四)試卷講評后的訂正要及時跟進
講評課后要及時訂正,這是講評課的延伸,也是保證講評課教學效果的必要環節。首先學生將把典型錯誤的錯題收集在“錯題本”中,寫好錯因分析,正確解答的方法。 其次,教師及時再精心設計一份針對性的過關題,作為講評后的提升。最后,讓學生及時對錯題本進行復習,達到“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效果。
一節高質量的試卷講評課,需要教師精心準備,要能在抓住典型、擇其要點、精講精析的同時,延伸發散,創新思維,歸結技巧,讓學生在試題講評中能有所發現,有所感悟,有所提高,才能達到真正提高試卷評講課教學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