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太敏
新課程要求初中學生學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創新,做數學的學習主人。在這個新的數學學習方法中,我們教師必須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擺脫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多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喜歡數學、探索數學,并主動去學習、理解、想象,使他們在興趣中了解新的知識,掌握技能。這里談談我的一點粗淺看法。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經驗教學,選擇適當的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用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與數學緊密相連,從應用數學知識認為,數學的角度解釋,闡述,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有很大的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探究的興趣。
例如,學習了相似三角形和銳角三角函數的知識后,要測量旗桿的高度。可以這樣設計:如何測量我校的國旗臺的旗桿的高度?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測量方法。在這種設計中,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有許多問題是教師沒有想到的:如把旗桿放倒直接測量;旗桿的高度可以用勾股定理計算;天氣好可利用影子長與旗桿高的關系計算;部分影子被房屋擋住怎么辦?沒太陽光樹的頂部或底部又不能直接到達咋辦……學生運用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比例關系及三角函數的計算等等方法。
學生通過自己參與的實踐探索,在探究、做與思考中體驗,漸漸形成積極的、自主合作的、生動的、學習的實用方法。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付出自己的努力,充分發揮想象力,克服很多困難,根據學生自己的設計思路,就培養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數學學習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問題情境,引發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的本質是交往,教師應樹立“教學活動”的觀念,以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培養學生創設問題意識來設計教學,開放式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充滿活力。我在數學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經常設計一些新穎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乘方時,可設置這樣的問題作為引入:有一張厚度為0.1毫米的紙,如果將它連續對折20次,會有多厚?請估算一下,如果將它連續對折30次,會有多厚?只要學了今天的內容——有理數的乘方,你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三、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
自主學習一定是以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為保障。面對固定的學習任務,如果學生缺乏相應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即使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學習也就不能順利進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新。
(一)教學生學會質疑
愛因斯坦說,一個問題的產生往往比其得出的結論更重要。學習重在有疑問,質疑是深入思考的結果,也是自主學習的表現。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對所學知識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并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從發現、分析、解決問題中獲得新的見解。
讓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問題,可以改變學生等待老師的傳授知識的思想定勢,消除學生在學習上的依賴心理,使學生從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到成為一個主動探索者,充分挖掘學習潛能和力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每個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時充滿幻想,在教師看來這些問題甚至有些荒謬,但是請注意,千萬不要妄下結論,把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討論得到最終的結論比教師簡單肯定或否定的更有價值。雖然充分地讓學生來討論問題給教師的課堂調控帶來一定的困難,但聰明的老師應該理解,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他們的每一個問題,都閃爍著他們思維的光芒,包括他們在學習的旅程上創新追求的努力,教師應正確誘導,及時調整,科學控制,學會“掌舵藝術”,在旋轉的情況下,的海洋里乘風破浪,勇于創新,到達勝利的彼岸。
(二)教學生學會確定學習目標
學生應該學會自主學習,確定學習目標非常重要。學習目標的明確性對于學習具有激勵和導向作用,但最傳統的教學學習目標大部分不是由學生自己確定的,而是老師幫助提出來的,所以往往不被學生認同。讓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表現,能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教會學生自我評價
評價,尤其是自我評價是對自己的認識,而且對學生自己的反饋,這是自我調節的前提。自我評價不僅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應積極給予引導。
四、充分利用開放性問題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毛澤東說:“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必須改變梨。親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來源于直接經驗。”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想盡一切可能的辦法來為學生創設條件,讓學生去感受,去體驗,去發現,甚至如“2 + 3 = 3 + 2”這么簡單的問題,或者像丈量土地這一古老的問題,我們只有讓學生在親自實踐中激發他們的數學的熱情,數學教與學的過程才會有創造激情和沖動,學生的視線方能穿破堅固“圍城”,學生的思想才能沖出定勢的禁錮,學生的各種奇思妙想才能表露出來并加以完善和發展。
總之,數學自主學習方法的掌握并非“朝夕之功”“立竿見影”,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我們在教學中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不斷地進行培養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定會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