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麗
英語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它屬于語言學科但又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學習英語可以幫助我們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擴大知識面,把握時代脈搏,提升自身文化素養。英語和漢語之間有很大的文化差異性。學習者不得不在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圍和思維模式之間轉換,這使英語具有很大的新異性,從而增加了英語學習的難度。初中英語的課程目標主要包括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因此初中英語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四項技能的綜合運用的前提下,要重點培養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用自己所掌握的有限的英語知識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初中英語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研究教材的特點并根據教材特點制定出相應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更好的服務于教學工作。
一、語言和文化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是一門語言,而語言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學習語言不僅要學習語言本身,同時還要了解語言所傳遞的文化信息,英語的語音、詞匯、短語、句型,無一不具有文化內涵,課文的內容更是包羅萬、有風土人情、人文地理……無所不有。從英語的學習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異國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地理、社會生活、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我們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會被它之后的文化內涵所吸引,這就極大的激發了我們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激活學生已知的文化背景知識,培養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敏感度,使學生逐步學會在實際情景中恰當而靈活的運用語言,從而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
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起點和歸宿,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同時要尊重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給每個學生都有自我提高的機會和自我成長的成就感。我們的英語教材也體現了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的理念,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突出了層次感,每個單元都分為SectionA和SectionB兩個部分。SectionA簡單一些,它呈現的是本單元基礎詞匯和語言結構;SectionB所呈現的是在SectionA的基礎上的知識擴展和綜合運用。我們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基礎,靈活地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不影響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的前提下,自主的取舍和補充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分層次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同時學生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教師的幫助下自主的調節學習進度。
三、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策略
葉圣陶先生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育是一門藝術,而藝術是需要感情投入的,所以教育不僅需要一定的方法,還需要我們教師的教學機智。我認為,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我們的教學策略,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學、實物、模型、動作、表情、演示……等多種直觀手段,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化難為易全方位多層次的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和積極性,將學生引入特定的情景,在具有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競爭性和游戲性的教學活動中獲得樂趣,增長知識。心理學者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過一次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便會激發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
四、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
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核心內容就是要模擬人們在社會和學校生活中運用語言所從事的各類活動,把語言教學和學習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的語言應用結合起來。簡而言之,就是用所學過的語言去在現實中做事情。首先,我們現在的初中英語教材并不排斥語法教學,它在保持話題系統的合理呈現和任務型設計的同時,力圖有序的安排語法結構(GrammarFocus)的學習內容。其次,教學內容的真實性是進行任務型語言教學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我們的初中英語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都是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內容。最后,任務型語言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就是活動。我們教師可以根據任務型語言活動模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模仿新聞采訪、發出邀請、接受邀請、拒絕邀請。這樣既學習了語言知識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五、注重系統的評價體系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讓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體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功,樹立自信,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尤為注重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合作評價,同時我們的評價方式也要多種多樣。我們可以采取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例如,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用書每單元后的Self Check部分對本單元的詞匯知識、語言運用能力的學生自我評價內容。評價活動主要由學生來完成,我們教師只做參與和指導。形成性評價是通過教育過程和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為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提供反饋信息,以提供實踐中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質量的評價,它不以評價對象的優良程度為目的,不重視對被評價對象進行分等鑒定。總結性評價是在教育活動發生后關于教育效果的判斷。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評價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態度來實現形成性評價;在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實施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看到自己的進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總之,新課程改革要求英語教學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倡實踐、參與以及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綜合的語言應用能力。在今后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依據初中英語教材的特點,真正做到立足于“新課標”著眼于中考;我們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發揮積極的示范作用,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定期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我們不僅要注重教學方法,更要講究英語教學策略,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為英語教學服務。